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都市 > 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 第88节
  第二天,洪星星又一次精神饱满的出现在教室里,但她不像之前一直只是和剩下这五个同学寒暄,只是夸奖衣服好不好看和今天的妆容美不美,她掏出自己的ipad,把昨天和网友讨论过的错题拿了出来,第一次和其他同学进行了讨论分享。
  “……额,你今天好像特别不一样?”坐在她边上的是另一个小个子的女生,在此之前,洪星星更多的还是和她交流(毕竟是同桌,如果没有交流的话,这档节目播出的时候会说我这个人不合群的!)。
  也正因此,比起其他人,小个子女生更愿意讲出自己对她的真实感受。
  洪星星笑了笑,一边翻开自己的课本,一边说道:“我只是突然发现,我现在的每一次进步,其实对于直播间的观众来讲都是一种鼓舞……于是我就想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镜头量,
  也不是为了成名,为了那些娱乐圈所有底层艺人一直以来想要的那些虚无的东西,
  就是为了那些在直播间的、需要从我身上汲取道力量的粉丝们。
  我只是突然发现,
  明星这个职业最重要的不是成名,而是要给看到她的人带来鼓舞。
  我想当这样的明星。
  ……
  ……
  因为很多考试的时间交错,就像洪星星对直播间观众说的那样,节目组最后对四个节目并不是同时开启录制的。
  先录制的是《考公吧》《考研吧》和《法考吧》,因为三个考试比较临近,艺人们在这三个选项里都是做的单选题,所以在时间上可以完全同步进行。
  之后,等一部分人考试结束,《考证吧,大哥大姐》才会陆陆续续根据不同艺人选择报考的证不同而分开录制(因为《考证吧》里面的内容真的太多太乱了,节目组这边还没想好要怎么录)。
  所以目前三十六位参加节目录制的嘉宾,基本都在专心致志攻克一项考试。
  嘉宾们感到很满足,在各科老师的明确的指导下,在每天晚上和其他考友的沟通和自习上,他们变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投入考试复习,越来越觉得自己在一天一天的变好;
  节目组也感到很满足,他们原本以为贝总这个“用直播带综艺”的宣传方案是不会成功的,却不想直播间因为老师的原因,每天的观看人数都在逐步增加。作为一档小众的综艺节目(是的,他们深刻认为这档以考试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是小众的),能够前期用这种方式提炼出一批观众,到时候保证首期节目的点击率——贝总不愧是最烂的经纪人、最优秀的项目策划人!
  只有贝总本人感到不满足。
  她不理解——
  为什么节目开录之前还有大笔大笔的花销出账,节目一录制就没有出账了呢?
  这个钱要怎么才能花掉呢?
  作者有话说:
  嗯,这个综艺节目,主要就是要扭一下艺人部这群艺人的一些思想观念,塑造一个“佛”一点的艺人部,让他们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培养自己的技能上面,方便我们后期的几个项目。
  第106章 亏钱的第一百零六天
  ◎我搞有奖竞赛了!◎
  一个很正常的道理叫做, 当一个节目录制过程非常简单的时候,往往也意味着这个节目本身就是个小成本的综艺节目。
  比如我们贝总这一次发挥急智想出来的这个《考试吧,大哥大姐》, 别看她想得很完美, 前期大把大把的花钱, 但花钱这件事情,就跟你找工作一样,你不能就光顾着眼前的利益,就光看人家老板现在给你承诺的一个月七千, 不顾长远。
  你以为刚毕业能一个月七千块钱很多了,那有没有考虑过,今年你拿七千块, 十年后你还是七千块呢?你的工作量实际上会不会是那些月薪三千五的两倍呢?
  工资不是就看现在的, 要看你的岗位前途、晋升空间、含没含五险一金、到底税前还是税后、出差多不多、有没有补贴、包不包吃住等综合考量才可以。
  决定投资一个花钱的项目也是一样。
  你以为这档节目一上来就又是培训费(请名师的价格是很贵的)、又是设备费(就是前期说的gopro和直播设备),光是报销审批单签字就要签三天, 这节目花钱花得可太过瘾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
  这特么是四档节目的花销!
  不是录制一个节目花了三千万, 是录制四个节目花了三千万!因为你买的设备、还有付的培训费, 都是要平均用在四个节目上的!
  所以相当于一个节目花了七百五十万!
  四位数直接变成三位数, 是不是瞬间就觉得这个钱好像也没多少了?
  起码从秦贝在圈里知道的一档综艺节目的制作成本价格来看,一个综艺节目最后制作成本不到一千万, 那真的是一档小成本综艺节目了。
  尤其你仔细想想, 这档节目的录制地点在公司和宿舍——场地费相当于没花!都是日常开销!
  请的嘉宾都是自家公司没有任何名气、至今抛头露面直播没有引来任何一群粉丝围观的比练习生还练习生的艺人——人家录这四个节目最后就每个人收了五万块钱的劳务费,加在一起可能还没有一堆gopro贵!
  人工成本堪称没有,食宿也都在公司, 连上课时候提供给老师和艺人的矿泉水都不需要另外走采购渠道!
  直接公司会议室里就可以拿!
  就问你这节目算不算小成本?
  秦贝坐在办公室里等这四档综艺节目的报销单, 心里想得美美的, 总觉得自己非常机智的搞出来了四个特别花钱的综艺节目,而且还是那种又花钱、到时候拍出来又不会有人看的,万一公司真的最后倒闭了,那这枚功勋章应该有她秦贝的一份功劳!
  第一周她洋洋得意坐在办公室里签合同和报销单,幻想着苟大头对她千恩万谢;
  第二周她等了好几天也没等到综艺部的人来申请新的花销;
  等到第三周,尤其是这一周,游戏部迪迦部长一直在申请的《火柴人大闯关》愚人节活动就要开始了的时候,她终于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打工人找工作的时候经常会犯的错误,直接就坐不住了!
  不行!
  不能这样下去了!
  再这样下去四月愚人节游戏活动,大把大把的营收入账,苟大头那里那个剧本才磨洋工磨到了一半,距离写完还遥遥无期,而她这边这个综艺节目又没办法继续花钱……
  那这最后一次亏本让公司倒闭的机会不也没了?
  她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既然答应了小伙伴要为他的亏本事业再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她就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摆烂!
  坐在办公室里是花不了钱的,除了点电费什么都花不掉,所以说闭关锁国是不对的!就得对外开放!要走出去!只有主动走出去,才能找到花钱的地方,把钱大把大把的花掉!
  于是她第二天就走出了办公室,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对《法考吧》《考公吧》和《考公吧》三档节目录制情况的跟踪走访,具体操作模式就是分别选一天去到人家上课的教室的外面的门上的小窗隔里表情严肃的偷窥……
  具体动作你们可以脑补当年容嬷嬷偷窥淑芳斋的场景。
  总之直接差点把回过头发现她存在的艺人给吓晕过去——所有学渣最怕的就是老师查岗!哪怕他们没有在玩手机/走神/做小动作/传小纸条!
  在跟随这群艺人们如同学生一般每天很认真的上课(她尝试听了一堂课的内容,但因为前面两个星期的课她都没听过,第三周这课已经上到了她看答案都看不懂老师是怎么把题目做出来的程度了),又在每天晚上很无聊的开着直播闷头做题(当然她只打开了直播间看了人家做了十分钟的题目就关掉了,这种一点声音都没有的直播间真的是非常无聊了)之后,秦贝对这档节目播出之后不会火这件事深信不疑。
  谁会愿意在节目里看这些个玩意儿呢?
  你有时间看,你还不如自己去考呢!
  既然这节目不会火,那秦贝立刻就想到自己该怎么合情合理的把钱给花掉了——
  于是第三周的周四,秦贝把综艺部部长谢谢请到了办公室,和他“探讨”了一下《考试吧》这档节目的录制内容。
  她表示,之前和你们说这档节目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呢,是因为考虑到你们部门这回新员工也来得比较多,手头上又有一个《这歌听上去很实用2》要筹备,所以也没想太多,就让节目边录边直播,没让你们过多参与。
  她又表示,但是呢,现在情况发生了一点变化。
  谢总监瞪大了眼睛:“什么变化?”
  秦贝说她前几天都在关注直播间,也实地去看了节目的录制,觉得这个录制还是有点太无聊了。
  谢总监整个人大写的一个无语,这特么节目形式不是你自己定的吗?无不无聊你不应该当时定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吗?一个全程就是拍怎么准备考试和怎么考试的节目,这能不无聊吗?
  秦贝说是,前期是我考虑不周,现在我想了想,觉得趁着节目还没剪,整个录制过程长,你看要不你们先把《这歌听上去很实用2》放一放,反正(如果公司倒闭了)这节目也不急于一时,怎么着录制和播出也都在下半年,干脆上半年拿这档录制比较简单的节目给新人们练练手怎么样?
  谢总监有些心动。
  实际上因为这次整个公司招募的新人数量特别多,各个部门都出现了因为新人太多、需要培养新人、所以很多工作速度都放缓了的情况(当然,贝总和苟董对此乐见其成),他们综艺部之所以那么早就开始筹备《这歌听上去很实用2》,也是出于要顺带教新人的考虑。
  如果能拿这档很明显整个公司并不算重视的新节目给新人练手(考虑到现在全公司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苟董那边的电视剧上面,公司都知道这档节目不受领导重视),那其实能达到的效果和他延长《这歌听上去很实用2》节目录制的效果是一样的……
  于是谢总监很谨慎的问:“那咱们节目形式要怎么改?”
  这个问题问得好。
  秦贝来劲了。
  她说我们可以搞个周末有奖知识竞赛!
  谢总监鹦鹉学舌:“周末有奖知识竞赛?”
  秦贝说:“对,就是知识竞赛!”
  其实如果你对综艺节目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知识竞赛节目,像华国,你所知道的这种知识竞赛类节目比如《一站到底》《百里挑一》《以一敌百》《幸运52》等,其实都可以归类到这里面。
  这类节目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经久不衰——可能一种答题方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口味的变化而被淘汰,但用知识进行竞赛的本质却一直是这类节目的一大看点。
  当然另一个特点就是——这种节目吧,不可能会火。
  你可以看到慢生活综艺节目因为过于真实的老友相聚喝酒谈心而登上热搜;
  你也可以看到恋综类综艺节目因为嘉宾过于毁三观的发言而被喷上热搜;
  你甚至可以看到某些旅游综艺节目、集体生活综艺节目、室内游戏节目因为嘉宾的种种离奇表现而纷纷登上热搜;
  但你看过到这种问答类的节目登上热搜吗?
  #震惊,某某某竟然答对了这道题!#
  #xxx这句名言居然是他说得!#
  我就问你这种热搜你见过吗?
  反正秦贝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她印象里是,这类型的综艺节目是从来没有上过热搜的!
  没上过就行了呀!
  在他们随随便便做一个项目都能上个几次热搜,特别是她上一个主持的项目《我的足球梦》国内热搜上完了国际热搜还要再上,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秦贝觉得她能做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从头到尾风平浪静、不上热搜、不出现社会性的话题、且最后这个项目还能亏本,这个项目就已经很厉害了!
  秦贝对这个知识竞赛,是这么个安排:“我看了课表,因为现在距离各门考试都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课表也是每周周末都休息(当天就不需要上课,艺人们在宿舍直播自学就行了),那不如就学某些培训机构,周一到周五上课,周六周日抽一天模拟考,咳,不是,我是说搞知识竞赛!”
  “这也算是一个成果展示嘛,你现在就纯粹的上课和做题,艺人们到时候去参加考试是不会知道自己到底学得怎么样的,”
  “所以学校里才会经常要考试,要测验——那我们这个也可以有考试和测验,且因为我们毕竟是录一个综艺节目,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测验的形式变得更加活泼一点,比如,知识竞赛。”
  谢总监想了想,觉得搞知识竞赛其实问题不大,题目可以让任课老师出,答题人就是参加节目录制的艺人,你不说这种比赛做出来有多少人看,起码从录制的角度来讲,要录制这种节目是很简单的。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那这个竞赛要怎么竞?”你搞一个比赛,总要有个比赛形式吧?你是要笔试还是面试呢?面试的话你是要无领导小组呢还是一对多面试呢?总要给个大致方向吧?
  花钱的地方来了!
  秦贝讲到这里的时候很兴奋,两手并用给谢总监形容了一下自己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