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别叫我歌神 > 第1694节
  印尼的感觉!
  只是一个乐段,好感,瞬间拉满!
  而当克鲁亚斯·陈在海岸上登上驶向他即将支教的小岛的船只后,音乐渐渐缩小。
  听到克鲁亚斯·陈的目的地,船老大摇头劝诫道:
  “孩子,那个岛可不是好地方,趁现在还来得及,快点回家吧……”
  克鲁亚斯·陈并没有听船老大的劝诫,他还是固执地登上了船只。
  就在此时,音乐又变了。
  原始、神秘,粗犷,还带点奇特的宿命感的音乐响起。
  似乎,克鲁亚斯·陈的命运,已经被注定了。
  电影院里,科图特猛然瞪大眼。
  “哎??哎?!”
  这是什么?
  这是……
  格尔当?
  他听到了他们巴塔族的音乐!
  格尔当,是一种苏门答腊北部的原始宗教祭祀和庆典音乐。
  在苏门答腊北部,几乎每个人生命中的每一件大事,都是在族人的这种音乐之中度过的。
  在听到这音乐的时候,他似乎就已经嗅到了家乡的味道,看到了家人的温暖笑容。
  他出生、他娶妻、他升官、他的祖父去世……
  都是在这样的音乐之中。
  但是,这音乐,又有什么地方不同?
  凄厉的音色,在这段巴塔族的乐段中响起,当那乐器响起时,就让人有一种欲哭欲笑,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情绪在蔓延。
  复杂难言。
  托卡夫斯基也瞪大了眼。
  这声音他太熟悉了!
  唢呐!
  就在不久前的春晚分会场,这乐器刚刚担纲了开场的演出。
  而在这段音乐里,谷小白用唢呐,取代了在格尔当里,拥有极其重要份量的,唢呐式的乐器萨尔内。
  刹那间,让这个乐段《海岛》的情感渲染力,又上了一个层次!
  看到这里,观众们的心情,也是跌宕起伏。
  《巴达卡》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局。
  胸怀着梦想和责任的克鲁亚斯·陈,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宿命。
  再也无法逆转。
  当凄厉的唢呐,撕裂了海上的迷雾,一座小岛,慢慢在前方浮现。
  音乐,戛然而止。
  克鲁亚斯·陈,已经迎来了他最终的归宿之地。
  已经再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堕入命运的螺旋。
  “唉……”船老大深深的一声叹息,然后转头,离开了小岛。
  正如电影观众们的心情。
  为什么,悲剧总是无法阻止。
  克鲁亚斯·陈转过身去,看向了那小岛。
  朴实的笑脸,热情的男女,表面上看过去,一片安闲、祥和的景象。
  但一种阴郁的,晦暗的,隐约的旋律响起。
  这音乐依然是甘美兰,却就连土生土长的印尼人都不知道,原来甘美兰的那种锣鼓组合,还能演奏出如此阴郁、邪恶、压抑的感觉!
  在《巴达卡》里出现的第二个主题或者说概念。
  《海盗》!
  与《克鲁亚斯·陈》相对,身为反派的《海盗》!
  虽然真正的海盗还没有现身,克鲁亚斯还没有发现这个小岛的真相。
  但,真相只是潜藏在那里,等着你去发现。
  而光明与黑暗的争斗,现在开始!
  第1790章 真正的勇敢
  《巴达卡》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完全来源于《乘风破浪三部曲》。
  所以,在看这部电影之前,许多人都觉得,应该开篇就来一首《牵星》,中间来一首《拾星》,最后再来一首《归乡》,把《乘风破浪三部曲》再唱一遍,至少有许多《乘风破浪三部曲》的素材。
  很多人,甚至是冲着“在电影院里再听一遍《乘风破三部曲》来的。”
  但真正观看了《巴达卡》之后,他们却发现,里面其实并没有真正使用《乘风破浪三部曲》。
  至少没有把这首歌,就那么简单地用在了电影里。
  只有极少部分专业人士,譬如托卡夫斯基,譬如蒋明初等人,才能听出来,谷小白其实将《牵星》的音乐素材,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在前期的许多音乐片段里,都出现了《牵星》的影子。
  某种配器,某个旋律走向,某种和旋,甚至是某种节奏。
  没有极强的记忆力,没有极强的对音色的分辨能力,恐怕真的很难找到《牵星》的影子。
  依然是那种“似,却不是”的感觉。
  甚至,连“相似”都需要仔细辨别。
  毕竟,大半年之后的谷小白,不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在感悟上,都比之前进步了太多。
  同样的主题,又有了新的感悟和表现形式。
  所以,前面的第一幕部分,大家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失落的。
  为啥没有《牵星》啊!我想听《牵星》!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谷小白的配乐,完全没有喧宾夺主,完全没有打扰《巴达卡》这部电影的呈现。
  相反,谷小白完全把自己的音乐当成了配角,服务于电影本身的展现。
  而现在,电影来到了第二幕。
  配乐又变了。
  当这部分《海盗》主题的音乐出来时,许多人听完之后,立刻就有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是什么来着?
  随着电影的继续向前推进。
  胸怀梦想的克鲁亚斯·陈,在这座小岛上慢慢扎根下来,他和岛上的许多人都成了朋友,努力把外面的世界,带给岛上的孩子们。
  他黑了,瘦了,但是眼中的光芒依然没有熄灭。
  岛上的生活,和大城市里完全不同。
  他尽力去帮助穷困而淳朴的村民,帮助一些穷困的老人,帮助一些似乎还拥有梦想的孩子。
  但那名为《海盗》的乐段,却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响起。
  在阴影之下潜藏着,在不停的变奏。
  帮助一名村里老人写信之后,老人有些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孩子啊,这里真的不是你应该来的地方,趁现在,回去你的大城市里去吧……”
  《海盗》在变奏。
  路过路边时,他看到了几名小孩子,在玩海盗抢劫的游戏。
  《海盗》还在变奏。
  正如《小星星》一样,一个简单的旋律,在音乐家的手中,能够变出来那么多的不同变化。
  这样一个《海盗》,原来能够拥有那么多的变化!
  甚至有一个朴素而美丽的渔家少女,喜欢上了这个高大帅气,似乎总是满脸阳光的年轻人,总是会脸红红地看着他。
  但直到有一天,他看到这名少女,背着枪,从渔船上拽下来一个俘虏,一枪砸倒在地上。
  突然间,在《海盗》的变奏里,出现了几个鼓点。
  “嘭啪啪啪!”
  声音不响,却石破天惊!
  刹那间,船老大的告诫、老人的劝说、在船上见到的一切不合理,突然之间全都穿在了一起。
  而那首《海盗》突然之间,将所有的旋律都组合在了一起。
  和《小星星变奏曲》相反,在这部电影里出现的,先是《海盗》的各种变奏,而现在,海盗真正的旋律,没有经过变化的旋律,终于出现。
  低沉、缓慢、阴暗、嘶哑……
  正如之前所有情节的碎片拼合在一起一样,这配乐中所有的熟悉感,也都已经拼凑在了一起。
  竟然是《拾星》中,那黑暗而压抑的“念诵”部分!
  “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