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别叫我歌神 > 第1677节
  “终于要来了!”
  “是吧是吧!肯定是吧!”
  “要不要去看看?”
  “走走走,去看看!”
  跑来海上龙宫演出的那些演职人员一脸懵逼:“你们在说什么实验?”
  “核动力啊!海上龙宫要切换成核动力了!”
  “前天小白说装置改造得差不多了,算算时间差不多是这两天。”
  “我们宿舍的小本跟着公输老爷子实习呢,昨天回来说也就这两天了。”
  “肯定是要切换核反应堆了!我们终于不用为了省电,把空调温度设在18度了,这几天冻死老子了!”
  “对啊,这段时间天天窝在北德文斯克,快憋死了,等把动力切换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天天去海上浪了!”
  听着学生们兴奋的讨论,演职人员们却是更懵逼了:“核反应堆?那不危险吗?”
  “又不是核弹爆炸,危险啥?”
  “对啊,核反应堆想要爆炸可不容易呢。”
  “北德文斯克到处都是核弹和核反应堆吧……少说也有十几个,你担心的过来吗。”
  “加上核弹的话,说不定有几百个。”
  几个第一次来海上龙宫的演职人员听得是满脸煞白。
  我们这是来了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这么危险!
  “万一那个核泄漏了,该怎么办?”他们可是没少听到核辐射的危害的。
  “哪有那么容易泄露,世界上核反应堆那么多,你听过多少次核泄漏事故?”
  “再说了,这可是海上龙宫,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那万一泄露呢?”
  “万一泄露了也没啥啊,人又不是一点辐射都不能承受,有安全剂量的,少量辐射人们自己就解决了。”
  “你家的大理石地板辐射可也不小呢!”
  “再说了,嗨,这不是有防辐射服吗?”
  “终于有机会穿了吗?我领回来就想试试了!”
  “对了,你们还没领防辐射服吧,走走走,我带你们去领!”
  “我给你说,这个东西叫做盖革计数器,待会儿啊,如果这个东西噼噼啪啪响起来,你就赶快跑,能跑多快跑多快!剩下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士解决!”
  “那要是不响呢?”
  “不响的话就离近点看戏呗!”
  “那它一般会响吗?”
  “真希望它响一次!”
  “????”
  虽然演职人员有点惊慌,但是在学生们的科普之下,慢慢也安静下来。
  但依然觉得奇怪,这些人的脑回路,怎么那么奇怪!
  不应该是人人谈辐射色变吗?
  这就是理工科大学学生的可怕之处吗?
  人均好奇宝宝,胆大包天!
  在好奇宝宝们争先恐后跑来看热闹时,海上龙宫的地下动力层,一个巨大的反应堆,正在启动。
  谷小白站在那反应堆之前,仰望着慢慢亮起来的各种仪表,满脸的笑容。
  趴窝这么久,海上龙宫终于可以复航了!
  第1773章 在俄罗斯过中国春节是什么感受?
  北德文斯克海岸,海上龙宫已经在这里停泊了接近一个月了。
  这个被谷小白一飞冲天,结果耗尽了能量,然后受限于燃料补充,在俄罗斯北部军事重镇北德文斯克呆了一个月的庞然大物,在之前的一个月里,几乎都在用残留的燃料,维持着整艘船的日常运转,再也没有离开过港口。
  虽然它已经在这里停泊了一个月了,但是每天依然有许多游客,从各地赶往北德文斯克,远远瞻望它的英姿。
  因为长时间没有移动,当初被海上龙宫粉碎的冰块,此时已经再度冻结。
  加上前几天落了一场雪,此时的海上龙宫,通体雪白,已经完全和北德文斯克及附近的白海融为一体。
  在那片冰雪覆盖的世界里,白色蔓延向了无尽的远方。
  海上龙宫依然被冰封着。
  在海上龙宫之前,一个新闻采访团队,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对着镜头进行直播。
  在海上龙宫设立春晚分会场的消息传到了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热度远远超出了节目组的预期,网络上民众对海上龙宫的分会场设置,以及其节目单等,显露出了格外旺盛的好奇心。
  也正因为如此,提前抵达海上龙宫的,除了一部分导演组、转播组和电视台的技术人员之外,还有好几组采访队伍,兵分数路,来到了海上龙宫。
  在科教频道,海上龙宫的筹备工作,更是几乎全程跟拍,推出了一档《北德文斯克的海上龙宫》节目,这档节目非常硬核,大部分情况下是采访一些海上龙宫的技术人员,拍摄一些机械构造,邀请一些海上龙宫的大咖讲解一下海上龙宫运转的秘密,以让一些科技爱好者一饱眼福。
  这节目对大部分人来说,或许是枯燥的。
  但是对科技爱好者、理工科的从业者来说,简直每一帧都是涩图,在人的心上杀人又防火,勾得人全身燥热难安,恨不得现在就买张机票去海上龙宫看看。
  而在转播过程中,总有一个镜头,会长时间停留在画面上。
  洁白、漫长的冰封海岸线上,覆盖着厚厚冰雪的海上龙宫静静立在画面的中央,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而在画面的前景上,有一些渺小如同蚂蚁的人,或者宛若甲壳虫的车辆,在这海岸线上缓缓移动着,格外渺小。
  玉琢冰雕的海上龙宫,没有了当初破开冰面的霸气,却显得格外的美丽。
  它翘曲的浪瓣上,覆盖的厚厚积雪和被风吹出来的斜斜的冰棱,折射着阳光,投射出了七彩的光环。
  随着缓慢移动的镜头,又或者缓慢移动的太阳,这画面美到让人窒息。
  而每当这时候,每一个看节目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在节目一开始时,央妈邀请的那名专家做的点评。
  “海上龙宫,是科学、工程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因为它的缔造者,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科学家、工程师和艺术家。世人往往惊叹于海上龙宫的先进理念和工程学奇迹,但我觉得我们应当学会欣赏海上龙宫其他方面的美,如果你真的有幸前往海上龙宫参观的话,你会发现这种美是无处不在的。它本身有着科学家所追求的那种简洁与对称,有工程师的复杂与规律,有艺术家的繁复与变化,你会格外惊叹,这世界上竟然真的有一个东西,能把这三种大部分情况下很难兼容,几乎对立的因素,结合在一起……”
  “海上龙宫,它只要在那里,它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百看不厌的美。”
  这句点评,简直点评进了所有观看节目的人的心里。
  真美啊!
  美到真的想亲眼去看看!
  “可惜的是,这种美是需要沉淀的,如果它不能停留在港口一个月之久,也不可能和四周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随着海上龙宫能源切换的进度,对海上龙宫来说,能源短切已经是过去式了,从现在开始,你再也难以看到海上龙宫一动不动的停在某个港口一个月了。自然也不太可能看到这种海上龙宫和附近的环境和谐融合的画面了。”
  “当然了,海上龙宫这次的动力切换改造非常有技术含量,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海上龙宫的这套新的核动力系统……”
  听这位专家说得那么感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什么艺术大师,但其实是一名核反应堆、核动力领域的大牛来着。
  “从绝对的技术代际来说,海上龙宫的这套核动力系统,其实只能算是第一代的军用核反应堆技术,脱胎于前苏联的技术,理论上来说,这套动力系统已经有点陈旧了,但强就强在,海上龙宫的技术人员只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改造了这套系统,让它能够适用海上龙宫的庞大能量需求。”
  “海上龙宫的动力需求有多大?根据我的测算,为了维持船上所有人的生活所需、动力所需,以及一些高级别实验室的能量,它的能量需求峰值,是当前全世界最大航母,美国尼米兹级航母能量消耗的十倍以上。”
  “说实话,目前以我本人的水平,真的是想不到,海上龙宫是如何做到,用这种代际的技术,输出如此庞大的能量的,我只能自叹弗如,并非常希望能够拜读到小白博士的新的论文。在这之前,我所有的点评,其实都是不自量力,将来可能会贻笑大方的,大家也就姑且听之。”
  “在小白非常擅长的航空动力学领域,有一句比较流行的,半吐槽的话,叫做‘力大砖飞’。意思是,只要推力够了,连一块板砖都能飞起来。”
  “航空动力学研究到极致,就是不需要什么动力学研究,只要推力大就够了。”
  “这次的海上龙宫的核动力升级,也给我这种感觉,什么代际的技术不重要,输出够就行……”
  “以当前的科技,是不可能做到这种速度的,当前的情况我们只能相信,海上龙宫其实早在设计之初,就有核动力化的构想,甚至早期已经做了相关的设计和改造,这是一种非常有远见的设计,因为对海上龙宫这种庞然大物来说,核动力其实是最经济的选择……”
  这位专家的点评,对海上龙宫又或者谷小白来说,真不知道是褒奖还是贬低了。
  因为谷小白确确实实是最近才开始做海上龙宫的动力改造的。
  海上龙宫的设计之初,连动力都没有构想,完全是利用风能的,哪里想到了核动力?
  但谷小白确确实实是刚刚接触核动力,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吃透了这种技术,将其应用了起来。
  谁能想到海上龙宫这东西的主体部分,其实是系统奖励,改造起来非常简单呢?
  严格来说,海上龙宫就是一个最好的“沙箱系统实验室”,谷小白可以在里面做各种各样控制变量的实验。
  常规的核反应堆,需要以高强度的材料来承受高温和辐射,性能高了就需要恐怖的空间和质量来承受辐射与保证安全性,但是海上龙宫里,却像是一个“虚拟”的盒子,将这方面的困难降到了最低。
  在海上龙宫里,谷小白可以在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先让一个系统运转起来,而不怕它失控或者失败,然后再开始细节的研究。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位专家的点评,许多对海上龙宫垂涎已久的人,终于忍不住下定了决心,买了海上龙宫的春晚分会场的票,又买了去俄罗斯的机票,直奔俄罗斯。
  和机票以及往来所付出的时间成本比起来,分会场的票价才二三百块,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往年,国内春节的时候,都是返程的机票一票难求的,但今年却呈现出了反常的逆向春运客流的趋势。
  中俄两国互相联合,临时调配了许多的航班。
  这些人这个时候跑到俄罗斯,当然不可能去看一场演出就回来,肯定会进行一轮俄罗斯乃至欧洲游,才能值回票价。
  一时间,再次出现了大量游客前往俄罗斯的盛景。
  保守估计,这一波也将会为俄罗斯带来几十万的游客,总消费额将会超过千亿卢布。
  而为了迎接这一波消费者,俄罗斯的几个主要城市,到处张灯结彩,营造出了浓厚的春节氛围,让人一时间以为自己是在国内。
  甚至很多俄罗斯人,跟着中国人,过起了中国春节。
  也是同一时间,央妈还上线了一档特殊的节目:《我在俄罗斯过春节》。
  派出了各路记者,采访了俄罗斯数个大城市的华人、华侨、游客,以及许多滞留在俄罗斯的学生等等。
  节目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春节出游了,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传统的中国家庭,还是回到故乡,与家人父母团聚,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