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别叫我歌神 > 第538节
  那边,谷平和张学翠挂了电话,两个人对望了一眼,然后突然嘿嘿笑了起来。
  “我儿子,能耐了啊!”
  “能上春晚了!”
  “啧,咱们俩也能去现场看春晚了……”
  突然不知道为啥,好骄傲的样子。
  其实,谷平和张学翠夫妇,并不懂怎么和儿子相处。
  他们文化不高、半生辛苦,除了认真的劳作,拼一把力气,别的一无所知。
  他们为了家庭,牺牲了许多的东西,譬如和谷小白相处的天伦之乐。
  他们背着襁褓中的谷小白,在寒冷的冬夜练摊,因为找不到空档喂奶,把谷小白饿得哇哇大哭。
  在谷小白刚刚能断奶的时候,就不得不狠心把他自己锁在家里,因为夫妻俩早上三四点钟就要爬起来出门练摊。
  等到谷小白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在炒菜摊上帮忙算账了。
  等到再大一些,谷小白就已经会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
  夫妻俩能够过的比人强,能够拥有自己的店面,依靠的是一双勤劳的手。
  吃得苦中苦,才能在这个社会站稳脚跟。
  他们唯一教会谷小白的,也就只有这五个字。
  所以,从上学的时候开始,谷小白就比别人更认真,更刻苦,更安静,更不爱惹事。
  然后他的学习就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直到现在,谷小白越来越优秀,可这种优秀也是距离,他在干什么,他在忙什么,已经是夫妻俩很难理解的了。
  谷小白唱的歌有多好,物理上成就有多高,他们更不懂。
  夫妻俩有时候想要靠上去,却又畏缩。
  而现在,谷小白走得更远了。
  谷小白到底走到了哪里?
  他的成就到底什么水平?
  那是夫妻俩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但今天,他们明白了。
  谷平走到了阳台上,面对着下方的街道,看着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声喊了起来:“我儿子上春晚了!”
  “我儿子,他——上春晚了!!!”
  第589章 好难啊
  谷小白上春晚的节目单定下来了,但还有很多的难题没有解决。
  钟鼓之琴这种乐器,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挑战性最大的乐器。
  如何录音,如何直播都是问题。
  而且,谷小白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
  他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谁来演奏钟鼓之琴?
  千鼓之琴还可以让盲伯来帮忙。
  但百钟之琴呢?
  谷小白准备了一个备用方案,就是自动弹奏装置。
  但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自动弹奏装置,都是为钢琴制造的,大小、动力都完全不同,需要进行改装或者重新制造。
  而到时候能不能完美运行,很难说。
  这个方案,只能当作备用。
  而更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合适的乐手。
  可这个更麻烦。
  作为一种全新的乐器,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掌握百钟之琴的演奏方法。
  东城,秦川乐器厂,巨大的厂房里,传来了阵阵低沉而极具穿透性的钟声。
  东城艺术大学十多名教授和学生,围在百钟之琴的键盘前,一个个眉头紧皱。
  钟鼓楼的那口钟,在东城的市中心闹市区,不适合用来彩排。
  所以,他们就来厂房彩排了。
  “不行,慢了,节奏没跟上!”
  “刚才那一下,力量太弱了,完全没有气势!”
  “左边的琴键不能用手指按,要用拳头!”
  “脚,脚……是不是又把脚忘了,手臂来不及的话,用脚啊!说了你多少次了!”
  好几名教授围在一名演奏的学生身边,有些气急败坏。
  被训斥的学生也一脸的无奈,甚至有些烦躁,他无奈道:“老师,这首曲子真的好难啊……就算是钢琴上都不好弹好不好……”
  “少说废话,快点练!”
  别看这些教授一个个喊起来似乎很懂,真让他们坐在键盘前,恐怕表现还不如这些学生们。
  这些学生们,有的来自钢琴专业,有些来自管风琴专业,都是键盘乐器的高手。
  但是突然让他们改变乐器,也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更何况,钟鼓之琴使用的不是琴键,而是木棒一样的激发键,整个键盘比普通的钢琴也要宽得多。
  终于,一名教授道:“如果一个人真的反应不过来的话,不如试试四手联弹?”
  “这个主意好!”听到这个建议,其他人眼睛一亮。
  他们回头看了一眼,挑了俩学生出来:“你们俩试试!”
  厂房里,又传来了一阵阵的钟声。
  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了咆哮声:“乱了!还是乱!”
  “你们这是四手联弹吗?你们这是乱弹!”
  “节奏!跟上节奏!”
  咆哮声不断,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乐器,面对完全不同的力量反馈,以及有延迟的琴声,想要练好一首高难度的曲子,真的很难。
  同一时间,东城艺术大学,钢琴专业大三的王明所,有些怏怏地从琴房里走了出来。
  刚才,他们在琴房里进行了一场内部选拔,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可以参加一场国际级别的比赛。
  而他以倒数第一名的成绩,惨遭淘汰。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现在的他,却还是恨不得想要大哭一场。
  不能哭,要忍住。
  至少,回到宿舍再哭,不能让人看到。
  学琴这么多年,王明所吃过很多的苦,受过很多的罪,但王明所从来没有想过退缩。
  因为他觉得,自己付出的这东西,和家里人为了让自己学琴付出的比起来,什么也不算。
  学琴,实在是太贵了。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甚至可以说贫穷的工薪家庭。
  从他记事的时候,就记得奶奶总是吃很多药,总是卧床不起,父亲总是回来得很晚,每次都很疲惫。
  但他却从小展现出了不同的天赋,从第一次跟着父亲路过琴房,他就被那在琴房里练琴的小哥哥小姐姐吸引住了。
  缠着父亲学了三个月的琴,当老师告诉他的父亲,他有天赋,希望能够好好培养时,他从父亲的脸上看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一种难言的无奈。
  但是,终究,父亲还是同意他学钢琴了。
  一年之后,父亲花了七八千,帮他买了一架二手立式钢琴。
  五年之后,父亲花了二十多万,帮他买了一架小三角。
  又是五年之后,他考上了东园艺术学院。
  虽然东城艺术大学并不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艺术大学,但钢琴专业还是很不错的。
  每一届只招几名学生,能够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重围,是全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这些年花在练琴、学琴上的钱,怕是已经超过了百万。
  在其他人陆陆续续换了大房子的时候,他们还缩在那狭小的蜗居里。
  一直到现在,王明所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还爱不爱钢琴,还爱不爱音乐。
  但是他不能放弃,他必须坚持下去。
  但是,到了大二的时候,王明所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状况。
  他的个子已经不怎么长了,但是双手、双脚却依然在生长。
  他的鞋码从43一直增加到了49,简直像是一条船。
  而他的双手,也比普通人大了两圈。
  弹钢琴需要手指比较长,但并不是越长越好。
  更不要说,他的手指不只是在变长,还在变粗。
  随着手指的变长,他的动作越来越不灵活,许多曾经能够做到的技巧,都慢慢做不到了。
  许多高难度的,高速的曲子,他总是会出错。
  老师曾经提出让他放弃,转到其他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