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别叫我歌神 > 第293节
  毕竟这个mv系统,本来也只是试用而已……
  唉,任重道远啊……
  “不过,这件事对小白你,其实……好处并不多……”邹老总觉得还是亏待了谷小白,“你有什么条件的话,也尽管跟我提……”
  小白人家志不在历史,而且也没有相关职称、学历,什么东西都是没有资格评的。
  只能刷存在感、名气或者地位。
  什么“历史神童”之类的称号。
  人家小白需要吗?
  完全不需要啊!
  “可以把我的名字删掉吗?”
  “不行。”
  “那就把赵老……师兄的名字加上吧。”顾小白白道,“我也想送赵师兄上长江。”
  若说关系和感情,其实在场的所有人加起来,也没有一个赵兴盛对他来得重要。
  赵兴盛感动的差点泪流满面,没白疼这孩子!
  “不用,我的长江我自己来,而且我们肯定都是要在编委署名的,毕竟要干活嘛。”赵兴盛道,“而且这次之后,青年长江是跑不了的。”
  “嗯,那我就没什么条件了。”谷小白道。
  谷小白又坐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开。
  回到实验室里,看着两个头更秃了的咸鱼,谷小白突然问:“奔老师,灞老师……你们俩多大了?”
  “43。”
  “42。”
  “什么?我还以为你们……”已经六十岁了!
  明明长的那么老!
  “唔……”谷小白回忆起邹老的话,再想想当初耀哥儿说的“投资论”,问道:“你们俩想不想上杰青?”
  总不能一直当咸鱼啊对不对。
  “什么?!!!”
  第327章 这不可能是我们的咸鱼秃头教授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每一个成年人光鲜的外表之下,剥开了,都尽是失意和挫折,无法与任何人诉说。
  奔老师……或者说,东原大学物理系教授刘海宁,也是如此。
  今年43岁的刘海宁,以世俗的判断标准来说,应该是成功的。
  43岁的东原大学教授,可能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那种高层次人才。
  但他,其实已经走到了自己的人生的下半场,眼前一眼可见的,都是下坡路。
  43岁,正是一个男人家庭压力最大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要为自己的事业奔波,为父母的健康忧心,为子女的学业劳神,为夫妻关系而忧心。
  而这些,对刘海宁来说,都已经岌岌可危。
  刘海宁出身在一个农村的单亲家庭,由母亲含辛茹苦的拉扯大,从小没少受欺负,好在学习好成了村里的希望,后来娶了一名城里女人,过上了老家人人羡慕的大教授的生活。
  就连老家祭祖,都要他回去登台上座,发表讲话的。
  但像他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凤凰男。
  妻子的家族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家族,家里兄弟有的从商,有的从政。
  自从结婚以来,刘海宁在妻子的家里,就抬不起头来。
  一个来自穷乡僻壤的穷小子,和自家女儿谈恋爱的时候,衬衣都是打补丁的,见了肉两眼都放光。
  妻子的家里人,看刘海宁的表情,要么是鄙视,要么是同情,要么是嘲笑。
  刘海宁就这么憋着一股劲,拼命学、拼命考、拼命努力,终于成了一名东原大学的教授。
  但在家里还是抬不起头来。
  妻子生孩子的时候,家里的老母亲来帮忙照顾了几个月,然后是哭着回去的。
  从那以后,就算是死都不愿意再来了。
  后来老母亲大病了一场,他想要把母亲接来照顾,结果妻子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还是家里的老母亲劝他,说让他以自己的家庭为重,她在家里挺好,去城里住不惯……
  但从那之后,夫妻俩就已经分房睡了,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也是这个时候,刘海宁触摸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感受到了智力、实力、运气上的差距。
  他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出的成果还没人家随便搞出来的多,拼尽全力,却依然混成了东原大学最后排的差生。
  说出去可能不相信,刘海宁的骨子里是自卑的。
  是的,这样一个东原大学的大教授,骨子里是自卑的。
  他在家里从来不吃水果,因为妻子说:“这水果那么贵,你吃了浪费。”
  是的,他连水果都没有资格吃。
  妻子对他吆五喝六,就连女儿都跟他不亲近,学生也不怎么尊重他,谷小白有一次口误叫了他奔老师,他也没生气,反而乐呵呵的说,就这么叫就行,后来不知道怎么着,他们自己都这么互相称呼了。
  可这么叫,到底是自嘲,还是自黑?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其实有了谷小白的帮助,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有了横向、纵向的项目,他们已经知足了。
  下午,忙完一波实验,又去学校里给学生们上了一节课,刚回到实验室,就被谷小白叫住了:
  “我在想,我们的实验室现在也搭起来了,如果我们尽全力帮一个人出成果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冲一冲杰青?”
  “我们?”两个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奔老师已经43岁了,还有两三年的时间,不如我们先帮奔老师冲一年看看?”
  在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机会时,刘海宁都呆住了:“我?我行吗?”
  “为什么不行?”谷小白一脸茫然,“邓老师也是杰青吧,我觉得我们的实验室,不比他们的差,两位老师的学术水平也够了吧。”
  “那可是杰青啊……”刘海宁还是没什么自信。
  我?杰青?
  杰青是什么概念?
  在别的地方,一个杰青,就可以拉起来一个系,你挖走了一个杰青,就相当于挖走了一个系!捧出来一个杰青,就等于建成了一个系!
  在东原大学,那也是前三排的优等生了!
  到了这种级别,cns是可以灌水的,其他的期刊是想怎么就怎么发。
  在国内的自然科学界,很多教授过了45岁就开始养老了,为什么?
  因为杰青的申请门槛,就是45岁。
  过了这个年龄,若是没能杰青,那基本上就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了,很多人就开始淡泊名利了。
  就算是被谷小白“包养”了,两个人其实都没怎么想过“杰青”这个称号。
  毕竟太难了,他们是要和全国各个学科最优秀的教授竞争。
  那些教授都优秀到什么程度?
  譬如谷小白说的邓老师,就是东原大学声学所的邓舜扬,那是掌管一个实验室的存在。
  再譬如谷小白的那位总是懒得出场的老师,三十出头的年纪,一篇论文引起学界热议,可以直接受到欧洲核子中心的邀请,带着自己的学生团队跑去研究的那种,现在都还不是杰青呢!
  而他们现在,想要发个cns,都得犯难纠结一阵子的。
  就我这种,还杰青?
  “不不不不,我还差得远……”
  “我觉得也没差多少啊……”谷小白在脑海里对比着眼前的两个秃头教授和邓舜扬,学术成果上是不如人家,但现在也可以出成果了;纵向项目可能目前不太多,但可以再申请啊,有了实验室,就不用像之前那样畏首畏尾了,大胆一点,肯定能申请上!然后砸钱砸资源出成果就是了!反正声学是一个偏应用的物理学小分支,只要砸钱,就一定能做出来成就!
  别的方面,从朱启南偷拍的邓舜扬午睡的照片看,脑袋上的头发也差不多……
  就是邓舜扬戴了补发片。
  “唔……奔……不,刘老师,你戴个补发片吧。”
  没错,奔老师……不,刘老师和邓舜扬差的,就是一个补发片!
  “我……那……我……”刘海宁纠结道:“如果推我的话,老高怎么办?老高也42了……”
  “今年全力帮你,明年帮灞……高老师!就这么定了!”谷小白认真道:“对了,夏师兄,你帮老师选个补发片!等等,选两个!”
  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当一头乌黑亮丽秀发的奔老师和灞老师……
  不,东原大学教授刘海宁和高昌伦大步走进实验室时,在场的学生,一时间都没敢认。
  什么,这是我们的咸鱼秃头教授?
  不,这不可能是我们的咸鱼秃头教授!
  第328章 谷小白的社团活动
  下午,刘海宁还在实验室里忙碌着,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突然面色一变。
  然后他拿出手机,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有人接,面色顿时更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