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真千金靠花钱成富豪 > 真千金靠花钱成富豪 第27节
  她叹了口气:
  “有个工作是真好啊,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早上起来有了盼头,你放心吧,不要工资都行。”
  “再说年轻时我曾经帮村里挖水渠比男工还干得多。”
  胡奶奶带着褶皱的眼皮里泛出生之希望,带着哀求看向梨歌。
  梨歌只好作罢,
  她总不能连老人家最后这点支柱都剥夺吧?
  于是忙安慰她:“您放心,一定会让您干下去的。”
  小洁则神采奕奕:
  "这个池塘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系统,也就是说我们打捞完这一批小龙虾,以后就是净赚了。"
  梨歌刚放松下来的心情猛地一收。
  “不过有笔支出要花……大约是两万块钱左右。”
  梨歌闻言一喜。
  看来人间还是值得的。
  “什么花销?”
  “购买龙虾苗的花销。”
  “梨歌,我已经把第二批小龙虾苗投入空池塘了。”
  梨歌想想决定算了,
  反正第二批小龙虾应该也不会再重复第一批小龙虾的好运。
  再说第二批出栏时已经是秋天,
  那时他们目前的存量客户需求会饱和,到时候再增新的客户应该很难。
  “不过有个好消息。”
  “那家龙虾苗厂家给了折扣!”
  他在本地代理,原本大家都觉得龙虾苗是哪里的没关系、
  可咱家采用了他们的龙虾苗大获成功,导致他们的销售量大幅增加,
  所以当然要打个折扣。
  “原本两万的龙虾苗,他们决定一万八千卖给我们。”
  梨歌呼吸有些困难。
  怎么花钱就这么困难呢?
  她不知道这时村口正有一行人正在问路:
  “请问这里有农家乐吗?”
  打头的正是《舌尖上的岷江》摄制组导演——栾关。
  他们一行人在附近拍摄了一种历史悠久的团糕,
  这会儿正找地方吃饭呢。
  因为黑石沟的观光业兴起,
  李家村有商业头脑的人家开了几家农家乐供游客吃饭。
  因此他们跟着导航就到了李家村。
  进了一家外头看着干净的农家乐。
  农家乐里面人不多,栾关一行人照着菜谱点了一本。
  店主乐呵呵给他们上菜。
  外皮黄澄澄的白切农家走地鸡、架着砂锅端上来的土鸭炖芋头、麻辣鲜香的椒麻鱼、热气腾腾的野蘑菇丝瓜汤。
  他们是真饿了,风款残云般开始干饭。
  就在这时一股浓郁的香味飘过鼻端。
  几个汉子瞧过去,
  店主手里端着一盘红油油的麻辣小龙虾,
  各个个头饱满,被烹饪的红油汪汪,
  那勾人的小味远远就随风吹进他们鼻腔里。
  勾得诸人馋虫直流。
  一行人各个直勾勾盯着小龙虾。
  店主觉察到他们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
  “这不是菜单上的菜,是我们自己家的午饭。”
  栾关看着身边一群同事们饿狼般渴望的眼神,问老板:
  “可以卖给我们吗?”
  老板想了想,为难点点头。
  小龙虾一上桌,大家的筷子就纷纷夹了过去。
  栾关从专业美食家角度审视。
  粗陶盘里盛满了红油汪汪的小龙虾,
  里头小龙虾和鲜红的辣椒相得益彰,
  最上面还撒着香菜点缀。
  让人忍不住猜想到底多好吃。
  他夹了一个。
  不错。
  个头极大。
  虾体饱满,虾钳看着就厚实有肉,堪称虾中极品。
  剥开也很顺利,毕竟虾个头大,剥起来要更容易些,
  剥完后立刻露出里面雪白的虾肉。
  栾关点点头:这玩意儿看着很干净。
  他剥好虾肉,送进了嘴里。
  入口那瞬栾关一愣:
  麻、辣、鲜、香、咸,
  一刹多种味道齐齐触碰到了舌尖。
  像是一场针对味蕾的饕鬄盛宴。
  极具江湖菜的一切特征:粗犷霸道,却让人欲罢不能。
  刺激过后便触及到虾鲜嫩的肉质。
  没有土腥味,
  反而还带着一丝鲜甜,说是海虾都有人信。
  虾肉充满弹性,堪称弹牙。
  第15章 电视衰落了
  栾关明白过来。
  怪不得好吃。
  原来虾肉新鲜紧致,
  这能带动酱汁的渗入,增加调味的复合。
  再拿起一个吃时就忍不住先嗦一口汤汁过过瘾,
  抚慰一下迫不及待的肠胃。
  其他同事就更不客气了,只盯着这盘菜吃。
  一会功夫就见了底。
  场记开玩笑:“老板,你不厚道啊,怎么把这么美味的小龙虾留下自己吃?”
  老板憨笑:
  “这是村里街坊自己养的小龙虾,出栏后给我们送了些,不是菜单菜。”
  “那怎么卖啊?”
  “卖很贵的。”老板答,“听说现在一斤都涨到150了。”
  什么?
  大家都瞪圆了眼睛,居然这么贵?
  可是惊讶之后很快就觉得合理:
  今天吃的这盘小龙虾是生平吃过最好的,值这个价钱。
  摄影很有兴趣:“那我们可以拍一拍啊。”
  “李家村……”副导演像是想起什么,“这老板是不是姓……梨?”
  农家乐老板点点头:“是啊,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