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 > 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 第1节
  本书名称: 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
  本书作者: 寿南山
  本书简介: 今天早6点正文完,休息两天开始写番外哈
  苏谕兢兢业业干太子三十年,能文能武,闻鸡起舞,助父皇安定朝堂,帮母后稳住后位,护幼弟平安成长,结果父皇厌他不恭顺,母后与他离心,幼弟仇视他,一朝被废,苏谕万念俱灰,吐血而亡。
  再睁眼,他穿成了七十年代北方山村的3岁奶团子。
  家徒四壁,破屋漏风,寡妇娘和年幼的兄姐孤苦无依,奶团子病弱没用傻乎乎,是这个家里最大的负担。
  苏谕两眼一闭,累了,爱咋咋地吧。
  他躺平扮演废物小傻子,可不仅没受到家人们的嫌弃抛弃和放弃,还被宠成了无忧无虑的快乐小宝贝。
  寡妇娘是老实面疙瘩,却会为了他,红着脸跟碎嘴的邻居大声争辩。
  9岁的大姐重生后,没着急去报仇和搞钱,最先干的事,反而是想发设法的给他养好身体。
  7岁的二哥冲动没头脑,被母亲勒令不许打架,但只要有人敢欺负他,二哥即便是冒着被打屁股的风险,也要帮他找场子揍回去。
  5岁的三哥胆小死抠搜,可会把从牙缝里省下来的,好不容易弄到的吃的,专门留给他。
  苏谕上辈子没能体会到的温暖亲情和快乐童年,被这辈子的家人们通通给补回来了。
  他的厌世被治愈,决定不再躺平,和家人们一起努力过好生活!
  可他刚迈动自己的小短腿,pia叽,摔倒了。
  小萝卜头苏3岁握紧自己软绵绵的小拳头,看来他现在最先要努力的,就是赶紧长大!
  山里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家长里短和热热闹闹的鸡毛蒜皮可一点也不少。
  苏谕平时最爱干的事,就是兜兜里揣上把瓜子,看大姐收拾村里的极品,山上城里的各处捡漏,抓住时代的机遇,带领全家走向辉煌,这后世的躺赢日子,简直太有意思啦!
  【食用指南】
  温馨治愈,养崽,欢乐抓马山村生活,微群像
  不是纯爽文,主亲情,感情线稀薄
  双主角:女主是重生大姐苏颖,男主是古穿今小弟苏谕
  初始文案梗创作于2023.6.22
  内容标签: 古穿今 种田文 重生 爽文 年代文 治愈
  搜索关键字:主角:苏家人 ┃ 配角:青山村众人 ┃ 其它:
  一句话简介:70年的快乐童年,治愈人生
  立意: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作品简评
  苏谕上辈子呕心沥血做一个卷王好太子,却到死都没能得到家人的认可和关爱。死后他穿成了七十年代的3岁奶团子,苏谕决定躺平做个小废物,但是没想到这次没有努力,就被新的家人们给宠成了无忧无虑的幸福小宝贝,苏谕的厌世被治愈,他决定在这里开启新的快乐生活。
  作者文笔流畅,剧情感人,山里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家长里短热热闹闹,让读者领略到温暖亲情,值得一读。
  第1章
  苏谕是被耳边几道凄惨的哭声给吵醒的。
  他皱了皱眉头,费力的睁开双眼,入目的就是一间从没见过的破烂茅草屋。
  茅草屋没有窗,房内阴冷昏暗,他身下是硬邦邦的冰冷土炕,而哭声正是来自他身旁的一个年轻妇人,以及三个年纪不大的小童。
  年轻妇人与小童的衣衫破旧,补丁上覆着补丁,不知穿了多久。
  苏谕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他不是死了么?就在父皇身边的大太监,于东宫当众宣读废太子圣旨的那一刻,心如死灰的泣血而亡。
  突然一阵眩晕感袭来,苏谕脑内快速闪过了现在的这具虚弱的身体,在过去三年内的记忆。
  稍微缓了片刻,苏谕明白了。
  他当下的这种情况,应该算是画本子里写的借尸还魂!
  曾经皇宫里的那个——
  为了父皇帝位安固而多次与群臣激辩,甚至不顾自身安危代父御驾亲征,披挂上阵远赴边疆战场;
  为了母妃后位稳定和幼弟能在深宫中平安长大,而勤奋刻苦不敢言弃,而呕心沥血昼夜不休,把自我完全抛诸于脑后;
  实际上只是感动了自己,完全没有得到任何挚亲之人的真心关爱,可怜又可悲的愚人——废太子苏谕,是真的死了。
  他死之后,魂魄来到了一具近千年后的身体上,借尸还魂了。
  这具身体的名字也叫苏谕,当下只有3岁,身体消瘦,手短脚软,极度的营养不良。
  正是前两天的一场初雪,带走了小苏谕的性命。
  苏谕再次睁开双眼,发现身边的年轻妇人和三个小童,其实没比小苏谕的身体要强上多少。
  他们是小苏谕的新寡妇母亲,以及三个年幼的兄姐。
  四人身上也是一样的干枯瘦削,破衣服不大,却能在寒风中乱晃荡,脸颊上没有肉,骨骼的轮廓格外亲的清晰,抬头时,暗淡的双眼大得吓人。
  好似再来一阵寒风,就能继续带走这剩余一家四口的脆弱性命。
  看来,这后世的平民生活,也并没比他那个朝代要好到哪里去。
  苏谕虽然有了原身小苏谕的三年记忆,但其实没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小苏谕由于营养不良,大脑和身体发育迟缓,整个人看起来有些呆呆的,被村里人戏称是废物小傻子。
  这导致了苏谕借尸还魂后,继承的记忆模糊且断断续续。
  苏谕目前知道的重要情况,就是这个家里的男主人前段时间去世了,停灵过后,上午刚下葬,寡妇娘带着四个小娃娃艰难度日,连保暖的冬衣都还没有着落。
  而且这后世好似已经没有皇帝了,他那对权力近乎偏执的父皇,机关算尽了一辈子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和他一样一杯黄土埋人间罢了。
  所谓的辉煌王朝,所谓的英武帝王,早就不知被人给遗忘到历史的哪个犄角旮旯里去落灰了。
  想到这里,苏谕的嘴角似笑似哭般讽刺的抽动了下。
  但很快,刚刚的用脑过度使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浑身的虚脱无力和寒冷眩晕再次袭来。
  苏谕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艰难的把左手搭放到了自己的右手腕子上。
  他粗通一些医理,检查出自己现在仍旧发着低烧,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饥饿和寒冷。
  身旁,年轻小寡妇哭的撕心裂肺,三个小童哭的呜呜咽咽,可苏谕实在没精力管了。
  他甚至连自己都懒得管了。
  什么活不活,死不死的,爱咋咋地吧。
  他现在的小身体要是没能熬过去,大不了再去地府走一遭,只希望地府的鬼官,这次别再忘了给他喝孟婆汤了。
  谁愿意记着上辈子的糟心事啊,碍眼至极!
  而且这个家里情况如此困苦,也许没了他,小寡妇能拉拔活剩下三个还算健康的娃。
  或许,他们心里也正暗自的这么想着呢吧。
  毕竟食物有限,给他这个废物小傻子多分一口,他们岂不是就得少吃一口了?
  不过无所谓了,苏谕不想在乎了,累。
  他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没什么聚焦的盯着正上方的漏风茅草屋顶发呆。
  “妈,小弟好像醒了,我去煮锅白薯汤吧,地窖里还有几个的,您和二弟三弟也吃些。”
  苏谕右侧传来了一道哭哑了的女童声音,正是来自小苏谕9岁的大姐苏颖。
  前阵子是村里秋季抢收,苏颖的父亲苏老三就是在抢收的过程中累死的,停灵加上村里抢收和晾晒粮食,正好昨天过了头七,今天一大早,在村里人的帮助下,苏老三这才刚下葬完成,埋到了七八年前就去世的苏爷爷和苏奶奶的坟头旁。
  此时正值深秋的半下午,一家人刚从山上回到家没多久。
  原本在山上就哭嚎了大半天,回家没忍住又哭了一回,到现在,一家五口连饭都还没顾得上吃一口。
  父亲死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
  苏老三跟苏大伯和苏二伯早都分了家,谁家的日子都难,没人会平白帮扶她家。
  是以除了发烧得迷迷糊糊的3岁小苏谕,就连5岁的老三苏诚都知道,这个家里现在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或许他们一家五口,全都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也正因为这样,小苏谕不清醒,其余清醒的人哇哇哭,谁也没想起来做饭吃。
  这会苏颖瞅见小苏谕醒过来了,担心他的身体,才想起来去地窖拿仅剩下的一点儿粮煮汤水,好歹给肚子灌个水饱,多少能好受些。
  但他们不知道,这会儿睁开眼的小苏谕,身体里待着的已经不是原来的小苏谕了。
  其实也不怪家里人不上心,现在村里的娃都养的糙,偶尔感个冒发个烧,没人会专门带着上卫生所看病拿药去,那不得花钱呀,谁家有那个闲钱啊。
  多数都是看情况差不多,就自己在家养着,一般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
  但坏就坏在,小苏谕出生的时候原本就先天不足,后天又营养不够,底子亏空得不行。
  前几天还眼睁睁的看见父亲,一头栽到在田地里再也没能起来,吓着了。
  再加上深秋的风雪降温,小苏谕反反复复的发烧,最终就没能熬过去。
  听大女儿苏颖提起做饭这茬,新晋小寡妇刘兰香这才停下了哭声。
  她用袖子抹了抹眼角,开口应道:“你去吧,妈去把炕烧起来,今天在山上大家都冻得够呛,尤其是老四,好不容易好转了,可别再严重了。”
  说着话,刘兰香就穿鞋下了地,朝着院子里的小厨房走去。
  小厨房里的灶台子底下砌了烟道,直通茅草屋里的小土炕,只要灶台子烧了火,屋里就能暖和许多,虽然在这漏风严重的破茅草屋里,也就是聊胜于无的程度吧。
  原本每年的这个时候,该是苏老三拿干稻草各处的查漏补缺,糊墙搭房顶,保证冬季的大雪不会压塌了屋顶。
  可今年,苏老三人没了,这活儿还不知道怎么弄呢。
  刘兰香很快出了屋,家里的老二苏茂跟老三苏诚说:“我去帮妈烧火,你看着小弟!”
  老三苏诚用力点了下头:“嗯!”
  这时候烧火麻烦极了,实心的木头不好点燃,得劈开了再用干燥的细草木枝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