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第61节
  天色还是黑沉沉的,四周星星点点的光晕, 乃是来者提灯步行。
  考场之外, 三步一兵,即使只是一个小县城, 可也是天子脚下, 自然需要严阵以待。
  朦胧的雾色为这些严肃的兵将蒙上了一层让人胆颤的寒气, 也是一种无形的威压。
  是以,原本路上还有些的低语声也在这一刻消失殆尽,考生们默默无言, 只排着队鱼贯而入。
  县试的考场总是简陋的, 徐瑾瑜一边走, 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除却四周守卫森严的兵将之外,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树木残瓦的黑影, 等看到隐约的光亮时,这才已经到了审阅的孔目附近。
  “下一个,徐瑾瑜。”
  徐瑾瑜忙上前一步,那孔目看着自己手中的名册:
  “徐瑾瑜,年十二,清丘县小石村人,容貌颇盛——”
  孔目念完,便看向徐瑾瑜核对身份,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被记一个容貌颇盛。
  却不想,他一抬眼,便顿住了:
  “……进吧进吧。”
  果然不负“容貌颇盛”四字,只这四字,便无人可替了。
  徐瑾瑜并不知孔目心中想法,过了身份核对一关后,便是对考生的搜身检查。
  前朝之时,考生需要脱光衣服,在检查者规定的屋子里赤身来回奔跑三圈,如此乃是为了防止有人借助谷道藏匿小抄。
  不过本朝不用,太宗曾言,读书乃是为了让有识之士皆入朕之麾下,可却未行入仕便先行折辱,朕心不忍。
  是以,如今的搜身检查只是简单的需要去除外衣,穿着里衣被检查。
  而徐瑾瑜很快就过了检查那一关,那搜子见徐瑾瑜年岁小,还低声安抚他两句。
  如此两次检查结束,徐瑾瑜终于可以进入正式考场,他顺着考引,找到了自己的位次。
  109号号房。
  这个号牌已经算是比较靠后,而这也还是清丘县乃是京郊县城的原因,若是其他地方小县,能考县试者,莫说百数,数十,甚至十几也是有的。
  等徐瑾瑜在自己的号房坐下后,晨光微熹,一丝亮光拨开黑暗,缓缓映亮了整片天空。
  而徐瑾瑜也终于观察到,在自己前方不远处,便站着一个兵卒,他一目可观四人,但有异动,便会直接被其拿下!
  在徐瑾瑜看过去的时候,那兵卒的目光在很快和徐瑾瑜对视上,一股子冷肃之气,扑面而来。
  这是正儿八经上过战场的兵卒!
  徐瑾瑜微微颔首后,便转开目光,那兵卒亦是如此。
  又是半个时辰的等待,只听一声响亮的:
  “关龙门——”
  这便是入场时间截止了。
  随后,是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等人到跟前,徐瑾瑜方看到那是一行四人,两两抬着一只竹筐,前者重,后者轻。
  原来是笔墨砚台,四人各取一份,放到徐瑾瑜的桌子上,便又继续往后走了。
  徐瑾瑜打量了一下笔墨,发现其虽然不算质量多么好,可也不是很差,顿时心下一松。
  毕竟,在科举场上,笔墨就是学子对战的枪,不容有失。
  又是足足一刻钟的安静,忽而听到一声威严低沉的声音:
  “发卷。”
  随着纸张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人群中有些骚动,但很快就被制止,但又渲染了严肃的气氛,众人一时大气也不敢喘。
  徐瑾瑜很快就拿到了考卷,但是却不能轻举妄动,直到一声:
  “考生作答。”
  徐瑾瑜方才抬起一直放在膝盖上的手,一边磨墨,一边看着题目。
  初春的天气冷寒,直冻的人手指发僵,但徐瑾瑜方才就已经看过,搁置在号房角落的木炭都是已经受潮的可以滴水的木炭。
  这种木炭不知是怎么能受潮至此,但若取用难以燃烧不说,很容易被烟雾呛咳。
  徐瑾瑜正在看着题目,对面的考生受不了冷,直接点了木炭,可没想到,没点着不说,反而被呛的咳嗽起来。
  “噤声!”
  那学子被吓得一个激灵,直接连一旁的砚台都掉进了炭盆,那兵卒都要吹哨示警了,学子连忙捂住嘴,憋的眼睛通红,差点被背过气去。
  如此一来,只怕即便在沉心答题,也不负原本状态了。
  徐瑾瑜虽然听到了身边的动静,可是却没有抬头,这会儿他正认真的看着考卷。
  平心而论,这考卷的内容尚不如书院月试的题目难,是以徐瑾瑜只一提笔,便停不下来。
  即便是停笔,也是在胸口处捂热冻僵的手指罢了。
  那下笔如神的模样,直看的对面的学子艳羡不已,而他却因为方才一番心惊胆颤,而脑中一片空白。
  县试的第一场,是考经解,按照常理论,只要能答对六成便能成功考过。
  毕竟,四书五经的内容实在广博。
  不过,在徐瑾瑜看来,确实简单的不得了。
  书院经解题还有用字与字之间间隔的距离来让学子自己揣测填写什么,可是县试他竟然没有!
  简直太体贴了!
  不过一个上午,徐瑾瑜就已经答的七七八八,等到中午放饭之时,徐瑾瑜看了一眼那已经零零星星沾上霉点的干硬饼子和零星飘着半片叶子的热汤敬谢不敏。
  如此寒冷的天气,也难为那司记能搜罗来那些发霉的饼子了!
  至于那热汤里的菜叶,谁又知道怎么来的?
  徐瑾瑜调整好心态,又用了半个时辰答完题目,便直接笼着手,发起了呆。
  几次那兵卒都看过来,可是徐瑾瑜都没有心情理会。
  自他穿越至今,还是第一次体会到饿肚子的滋味,饥肠辘辘,直饿的人烧心。
  徐瑾瑜不由缓缓收紧了袖中的手指,这可真是不美好的体验。
  终于,等到酉时正,随着一声“考生起身,离开考棚”,所有学子纷纷起身离开。
  “再等一下,再等一下,我就快要想出来了!我就快想出来了啊!再给我一点儿时间——”
  一个兵卒压着一个不断想要往回够的学子,冷面走过,那学子一阵哭,一阵笑,竟然几若癫狂。
  随后,人群中发出几声叹息。
  徐瑾瑜顺着人海走出,一眼就看到不远处的徐母:
  “娘!您怎么来了?”
  徐母直接把准备好的装了热水的竹筒塞给徐瑾瑜,又给徐瑾瑜塞了一只热乎乎的葱油饼:
  “我听庆阳说了考场的事儿,就在这儿等着了,冷不冷,饿不饿?”
  徐瑾瑜大口咬了一口葱油饼,喷香温热,又柔软弹牙的饼子一下子拯救了徐瑾瑜那空空如也的胃囊,徐瑾瑜只来得及“嗯嗯”两声,便大口的吃着饼子。
  不多时,其他四人也走了出来。
  徐母的热水葱油饼,让几人几乎感动的哭了出来:
  “太难了,呜呜,太难了!”
  “简直饿煞我也!”
  “婶子简直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好吃好吃真好吃!”
  一群人吃的那叫一个喷香,只看得周围学子们纷纷投来怨念的目光。
  考场里干硬的饼子咬都咬不动,他们也饿啊!
  偏偏这几人还吃得那叫一个向!
  于是乎,当天小小的清丘县上的葱油饼摊都被购买一空。
  徐瑾瑜等人一吃一喝,这才回到了小院,温暖的屋子让众人如获新生。
  “可算是活过来了!”
  “号房里的炭那哪里是人用的?跟水里泡过似的。”
  “应该就是水里泡过的。”
  宋真摸了摸下巴,如是说着:
  “我听我爹说,一个月前,有一艘北边的运炭船在江里翻了,可是那主人家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如今想来,这莫不是早就寻好下家了?”
  “什么下家,冤大头才是!那木炭连最普通的黑炭都不是,应该是最次的黑烟炭!”
  “考场之上,有人点过,确实烟雾呛人,不过这黑烟炭又是何物?”
  徐瑾瑜不由有些好奇,陈云直接道:
  “我外家就是做炭生意的,我虽然不知其中内情,可也知道,这木炭也分等级。
  其中,最上等的木炭燃之无烟,耐烧无比,名曰银丝炭,是一种特殊木头烧制而成,炭上有银纹,乃是皇家贡品。
  次一点的是白炭,与银丝炭形似,但实际上会有少量烟尘产生,是达官贵人和富商常用。
  再次的就是黑炭了,这黑炭虽可取暖,但却烟气大,烟味重,所以只能算是下等。
  而这里面,还有一种黑烟炭,乃是黑炭中的下品,烟雾缭绕,格外呛人,一般此类炭在木炭窑的最上层,是需要被丢弃的。”
  而本该丢弃的黑烟炭,却出现在了考场。
  众人一时沉默,还是陈云再度打破沉默:
  “好了,不说这些啦!嘿嘿,还未感谢瑾瑜三人的相助!这次县试的经解,可比你们的题目还要简单!
  甚至好几题都是吾等那三日才背过的!这第一场,吾有信心!”
  曹韦也是满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