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11节
  绰耶见打不过人家抢不过来雪道而自己又馋,只能放下臭架子,应了卫景平的提议。
  第124章 出手
  ◎户部侍郎谢大人带着银两、粮草往龙城郡来了,算着日子,已经过了陕西府,再有四五天就到龙城郡了。◎
  到了约定比赛滑雪那一日, 绰耶带着人天才亮就到了大玉雪山脚下的雪道坡顶边上,他带的滑雪装备叫人开了眼两块底下贴着牛皮的木板, 等他踩上去再用绳子绑在脚上, 就当滑雪板用了。
  还有两根木头削成的光滑的手杖,跟后世的滑雪杖没什么两样,这一看就是有在雪地里“骑木而行”经验的。
  什么叫“骑木而行”,就是说古人遇到大雪天用两块木板绑在脚底踏在积雪上走路, 就是这样了。
  显然走多了滑起来也是驾轻就熟。
  看得柳承珏他们那个眼馋啊。
  越发觉得龙城郡寒酸无比了, 要兽皮没兽皮, 要木板都得现拆桌子, 手杖啊, 那得去哪儿找棵树砍了来做。
  卫景平看见了跟卫景川咬耳朵:“三哥,那样一副贴着兽皮的木板, 搭配两根手杖使用,滑起雪来更省力。”
  想卫景川脚底垫刀滑雪的, 要是不用武艺费力保持平衡, 上去就得栽个跟头。
  卫景川上回过了瘾, 觉得自己是高手了, 想也没想就不屑地道:“我才不觉得。”
  结果等绰耶跳上坡顶在雪道上来了个弧度优美的转身,凌空飞跃潇洒自如地游弋在雪道上之后, 他们都看呆了。
  这比赛没法玩了,只能对人家甘拜下风。
  卫景平看着他们一个个脖子缩得跟鹌鹑似的,心里嘀咕:今天本来就是叫你们来给绰耶喝彩鼓掌的,承认别人优秀没那么难吧。
  等绰耶炫耀完本事回来,得意洋洋地对柳承珏道:“比吗?你们谁可一试?”
  柳承珏看了卫景平一眼, 那小人精给他使眼色:让绰耶出风头让他赢。
  “那本官献个丑吧。”柳承珏挽起袖口跳上雪道。
  然后他坐下去, 两条腿一放松, “嗖”地坐滑梯滑了下去。
  “哈哈哈哈哈……”北夷人登时笑得前仰后合。
  那天一直玩到后半晌,双方才收了玩兴,各自回家。
  ……
  经过龙城郡郡门的时候,大将军纪东风身披铁甲带着左右副将并各级武将站在郡门口,脸上挂着得胜的微笑:“柳大人、江大人、卫举人,成了。”
  卫景平往纪东风身后看去,卫景明站在一众武将里,对他点了点头。
  今日趁着绰耶带着人去玩雪道的功夫,纪东风带着人端了他的老巢,除去他带走的一二十名将士,其余的三百来兵丁,全被他们一窝给俘虏了。
  收缴了武器和马匹以及粮草、牛羊等物资,人给他们捆上绑回来了。
  行动快的北夷人做梦都没想到。
  嗯,就这么狠。
  时间倒回到几日前。
  得知北夷九王子绰耶和他们一块儿玩雪道之后,顾世安来找卫景平,师生二人一人一杯热水对坐喝了两口:“卫举人真要和北夷人接触?”
  他今日披了件石青色流水纹缎面的斗篷,里头穿着香色地八团喜相逢纹织锦缎的圆领长袍,扎腰带,配了荷包,头发用木簪挽起来,脸面洗得洁净,看上去神采奕奕。
  卫景平听他话里有话,抬眼瞧过去:“夫子为何有此一问?”
  顾世安眯着眼:“我是担忧你们卫家人将来落人话柄。”
  和北夷人接触,好处是能从人家那里学习一些如何在边关过得舒适的经验,比如到了冬天如何捡柴火、牛羊粪便取暖,又如何猎得野兔等等。
  可却有一个不得不防备的隐忧,万一日后和北夷人打起来,北夷要是想除掉卫景明,用反间计岂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毕竟卫家人一到龙城郡可就和北夷人打成一片了。
  想从前秦国可是利用这一手除掉了赵国的大将李牧,叫赵王迁白白把四十万军队拱手送给了人屠白起呢。
  昭昭前事若金鉴,令人不得不防备啊。
  “近来我时常想起在白鹭书院的时候,”他说道:“温夫子讲春秋战国说到李牧之死的时候叹气讲道,李牧非死于反间计,而是死于他与赵王迁君臣之间的嫌隙,”卫景平又喝了口水:“夫子,李牧的成就岂是我们卫家这一辈的人可以想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夫子提醒的是,不得不防。”
  只要有坏事可能的,都得掐灭在萌芽状态。
  顾世安低头喝水:“怎么防?”
  卫景平晃了晃手里的杯子:“在想。”
  带兵的到最后死在了功高震主的武将宿命上,在朝里当官的被皇帝猜忌抄家下大狱了,翻翻历史,这些事情比比皆是,尤其不稀罕。
  他能怎么办,一边往上走一边看吧。
  该出手时出手,该急流勇退时赶紧放手,就这两招。
  现在嘛,该跟绰耶玩也还是要玩的,不然,朝廷的银两和粮草等物质影儿都没有,让他们就这么等着喝掺了沙子的西北风啊。
  不得看看能不能从绰耶那个大怨种身上薅几根羊毛啊。
  顾世安最后笑了笑道:“是我虑得太远了。”
  “夫子是不是在担忧自家的事情?”卫景平笑了笑:“户部侍郎谢大人,是大人的兄长吧?”
  要不老顾怎么去押谢回出科考的题目一押一个准呢,那必然是过于了解对方的。
  还有一样,他去京城时候听闻谢回表字“开阳”,来了龙城又听顾世安称自己为“谢遥光”,想来谢父心大,以紫微帝星身边的星斗名字作为儿子们的表字,借此寓意能得紫微星高照,成人之后飞黄腾达围在帝王身边吧。
  如今谢回身居高位伴君如伴虎,顾世安替他担忧也是正常的。
  顾世安用一种“你能不能别把天下的聪明占尽给笨蛋点活路吧”的眼神看了看他:“你猜着了,他是我三哥。”
  卫景平:“……”
  虽然早知晓了,但亲耳从顾世安口中听到他确认与谢回的关系,还是有一些些惊心。
  “不说他了。”顾世安语气淡淡地道。
  他跟谢回那真是头发丝儿穿豆腐,没法儿提。
  而后他瞧着卫景平往土灶里添了颗干牛粪,捏着鼻子道:“卫举人,这玩意儿烧着真臭,臭还难捡,什么时候搞点石炭?”
  “石炭?”卫景平在想他说的是什么东西。
  忽然他想起《豫章记》里有句话:“豫章出石,可燃为薪。”,嗐,这石就叫“石炭”不就是后世的煤炭嘛。
  他上辈子小时候在农村,跟这黑大哥打过几年的交道,这辈子上林县的人都跟卖炭翁是一脉相承的“伐薪烧炭”,所以他对煤这个东西还不是很有概念。
  但是煤炭在古代不是稀有品,“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这句话说的是宋朝,但后世人考古发现其实在新石器时代祖先们就已经开始用煤了,不过那时候还不叫煤,叫”涅石”,张骞出使西域就已经记载了,古时候有个叫龟兹的地方,生产一种黄色的石头可以用来烧火取暖,烟少且夜里烧上,到发热发光到大天亮。
  反正这个朝代肯定不缺煤,但是这边的北夷人就没有用上,他们还在烧牛羊的粪便和柴禾取暖,卫景平很是不解。
  看着顾世安期盼的眼神,卫景平恍然:顾夫子这是嫌牛粪烧着不雅,想让他挖煤搞点煤炭来。
  卫景平:“挖煤还是要挖的,就是不知去哪儿找矿。”
  这天寒地冻的,他也不能到处走走去看看。
  顾世安风凉他道:“还有你卫举人干不成的事?”
  卫景平笑道:“我现在并不想干这个。”
  他方才想了想,似乎有件大事可以一干。
  “你想干……”顾世安大笑道:“我就知道你的便宜没那么好占,绰耶想玩雪道,他可真是进你的彀中去了。”
  龙城郡卧榻之侧强行挤了个绰耶,你想老死不相往来他不干,说不定哪天就跑出来骚扰抢掠你了;你要是跟他多几趟来往,日后落到朝廷其他人眼里,就是个勾结北夷人的罪名,或如秦国杀李牧那样再把反间计在你身上用一遍,到时候就太被动了。
  不如现在趁着谁都想不到的时候出手,直接拿下绰耶部,绝了这个隐患。
  于是当夜,卫景平就去了大将军纪东风的毡帐,彻半夜长谈,纪大将军虚前席问了苍生之后,两人一拍即合明日趁着柳承珏带人陪绰耶玩的功夫,他挑选悍将精兵,悄悄摸进绰耶的驻地,给他来个李逵遇虎一窝端。
  等这边端完之后,又派卫景明带着弓箭手埋伏在绰耶回去的路上,直接将他射落马下,俘虏完事。
  人先不杀,留着有用。
  就这么说定了。
  ……
  端掉了近在咫尺的强贼绰耶,之后天儿是越来越冷了,冷到多健壮的儿郎都不敢出去玩雪道了,离风雪封路阻断交通的日子迫在眼前了。
  柳承珏将积攒了一个多月的奏折装好,找了名跟着他来龙城郡的衙役,命在风雪封路之前送往京城奏报圣上,将龙城郡太守府官吏的人选定下来。
  柳承珏天天盼着京城来诏书,好将龙城郡的官品俸禄、车马仪仗规格等等……都盼着朝廷给个诏书一一定下来,他这太守府就算有序了。
  十二月初十二,那日气温骤然回升,一早,驿卒奔进郡门,大老远就喊道:“柳大人,户部侍郎谢大人带着银两、粮草往龙城郡来了,算着日子,已经过了陕西府,再有四五天就到龙城郡了。”
  “不,谢大人前个月高升,如今该叫尚书大人了。”
  第125章 大浪淘尽情种,淘不尽人渣
  ◎“你知不知道顾表姐是怎么死的?大哥又是为何突发心悸才英年早逝的?◎
  终于把朝廷分拨的物质给盼来了!
  还是户部尚书谢回亲自送来的, 这对龙城郡来说真是莫大的荣幸事,柳承珏从得知消息就召集众人开始着手安排迎接谢大人的事宜, 他一拍板, 头等要紧的大事便是要搭个太守府,像其他府、郡的府衙那般,上悬“守己爱民”,门前要有照璧, 府衙前还要立一申明, 一旌善……总之即便只有毡帐, 也要布置得像个府衙的样子。
  众官吏皆面露难色, 这个鬼地方兴土木实在是不可能, 难道谢回还能跟龙城郡计较这个。
  “本官在京城时与谢大人打过交道,”柳承珏对江扬、卫景平等一干人说道:“此人出自扬州世家, 才学品德俱佳,但有一样事情却为人诟病, ”他看了顾世安一眼:“谢大人极爱讲究排场。”
  他说完江扬问顾世安:“遥光, 本官记得你也是扬州籍的, 你与谢大人……”
  顾世安淡然回道:“我与谢大人虽是同族, 却极少来往。”
  一句话撇清了二人的关系。
  自从谢回进京做官之后,他们兄弟反目, 早断了往来。不过,谢回这些年明里暗里一直在找他,前几年户部清查各府、州、县的人员身份文书,大抵就是想翻出他来。
  或者说,谢回要找的并不是他, 而是顾思炎。
  各自沉默了一阵之后, 柳承珏问卫景平:“卫举人, 你有什么主意?”
  卫景平说道:“谢大人既是个讲究人,那咱们这方面怠慢了不好,不如叫人写了字,柳大人的毡帐上挂一幅‘守己爱民’,门前不远处立两个木牌,一写‘申明’,一写‘旌善’,叫看过眼是不是好点?”
  形式有了,且这也花不了多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