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古言 > 郁金堂 > 郁金堂 第21节
  “野了大半日,他还记得带吃食回来?”
  司马银朱简直服气,武延基的脑子难得动用,全花在哄姑娘开心上,倒是不吃白不吃,转身命小丫头,“去泡一壶浓茶,吃完了甜的清清口。”
  “哎呀——”
  一见是她进来,李仙蕙面孔就红了,露出悔之晚矣的表情。
  “今日连我也不像话,你要执行家法,就来罢。”
  说着摊开手掌递出来受罚。
  司马银朱笑着在她掌心轻拍了一记。
  “古人云,千金难买你乐意。偶然吃了一醉,能值几何?”
  “倒不是这个话。”
  李仙蕙唇角带笑,显是玩得开心,但当着执掌宫规的女史,还是不好意思。
  “头先咱们商量过,瑟瑟轻狂,我阿娘离京多年,也闹不清水里深浅,倒不如再看看局面。结果看他们一唱一和那么高兴,我也忘了,竟跟着吃起酒来。”
  司马银朱只管笑,李仙蕙忽然想起来。
  “诶?你没盯住武延基,也没在家,去哪儿了?”
  司马银朱挨着她在床沿坐下,默默拨弄她衣带上金红线绞的同心结,李仙蕙醉酒的人口里欠缺,等不得人伺候,自开了提篮拿蜜煎藕吃。
  “我回大内看我阿娘去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李仙蕙骤然紧张,身子往前倾,手里糖水差点洒出来,司马银朱轻轻替她端开,不等她问已是和盘托出。
  “诏书上的名字还空着……”
  私自传递诏书细节,尤其事关储位,从颜夫人到李仙蕙,大家一条藤上的蚂蚱,各个都是诛九族的死罪。司马银朱不到三岁进宫,二十二年浸染,宫训规条流淌在血液里,怎么会犯这种错?
  月洞窗外一棵大树,光秃秃的枝条扣着窗框刷刷声响。
  李仙蕙大气儿不敢喘,迟迟转过头看着司马银朱,却见她两眼熠熠生辉,不光没有畏惧之色,甚至带着几分喜气。
  李仙蕙沸腾的心事由是定了定。
  这些日子,司马银朱常借口探望颜夫人回宫,实则李仙蕙心知肚明,她是去向圣人复命的,梁王府各样动静全在圣人掌握之中,司马银朱说出口的话,就等于是圣旨亲传。
  司马银朱哪能不清楚她想什么,柔声安慰。
  “你放心罢,那日刚巧主客司郭郎中来了,我阿娘和上官才人没脱开身,所以没见到三娘和四娘,但是爱屋及乌,焉能不忧心她们的婚事?
  李仙蕙听了若有所思,自语道,“原来夫人也挂心这个……”
  司马银朱忙起身正色行了个礼。
  “县主,我阿娘虽曾教养您,到底只是内廷女官,当不起您称呼夫人。”
  “唤一声夫人可远远不够。”
  李仙蕙拉着她的手再度坐下。
  “我跟我阿娘不敢说实话,怕她难过,实则刚进宫时我是什么处境啊?圣人不待见我,武家那群愣头青……”
  她狠狠“呸”了一声。
  “只拿我当布娃娃戏弄,今天放个虫子在我被窝,明天放把刀子在我妆匣。也就只有夫人,能爱己之子推及人之子。我虽没吃过夫人的奶水,心里却视她为养母,你就是我的亲姐姐。”
  “我宽慰你的话,十来年都是那一句,还得再说一遍?”
  司马银朱微笑看着她,薄薄的嘴唇一撇,李仙蕙心底些微的辛酸难堪乃至故作刚强立即烟消云散了。
  “十来个狗也嫌的半大小子,别说你是犯了事的表妹,就算是亲妹妹,譬如把骊珠送进去与他们一处混,也得遭欺负。那都不是有意的。”
  “不是才怪!”
  司马银朱嗳了声。
  “武延基领头欺负你,可你也没输,过了十岁,一年整他一回,害他人前出丑,也够够的了。那年圣人大宴,你套住他的脚脖子倒吊着挂上旗杆儿。嗨!连那突厥首领都没忍住,当着圣人面喷了梁王一脸酒。”
  想起当年盛况,小霸王似的武延基,脚在上,头朝下,挂的比树梢还高,吓得舌头掉出来,脸也白了,满脸冷汗,被人救下来送到圣人眼前,还瑟缩着不敢说话,任凭圣人和梁王怎么问,也没说出是李仙蕙引他一脚踩进陷阱的。
  两人笑了一阵,都觉得这样青梅竹马的感情真是难得。
  李仙蕙与武家兄弟相处的不算和睦,但知根知底,武崇训有一腔为人臣子的赤诚情怀,武延基窝囊草包,却比武承嗣善良百倍。
  “我阿娘说,如今才明白圣人筹划深远,两家搁在一处养,哪怕结不成鸳鸯爱侣,到底比旁人亲近,竟是从根上就绝了兵戎相见。”
  李仙蕙的手微顿了下,果然,那道立储圣旨——差的就是一纸婚书。
  第21章
  “想昔年,汉高祖之吕后也曾专权,虽未登基,但吕家满门王侯,侄儿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外孙十余人皆为将军,尽掌长安南北二军,其情形正与今日武家别无二致……可是一朝吕后病死,刘氏诸王群起而杀诸吕,全族男女无分少长,皆斩之。”
  司马银朱点头,徐徐说出李仙蕙不敢直言的话。
  “圣人英武果决不亚于太宗,从来不信什么万岁千岁的阿谀之词,人不过是人罢了,食五谷杂粮,便要生老病死,多少圣君天子连七十岁还望不到,哪有真龙庇佑了?圣人已是七十有五,常说这几年是上天恩赐,白赚出来的。你瞧她愈发热衷山水,耐不住京城长久无聊,便是因为死之将至。”
  李仙蕙一惊,“太医……”
  “眼下无事。”
  司马银朱摆摆手,依旧是一副淡然神情。
  “不过圣人就是圣人,想的永远是五年,甚至五十年后。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若她是那等‘我死之后不论洪水滔天’的人物,又哪能赢得上官才人并我阿娘的倾心侍奉呢?其实圣人早已有心还政李家,却怕多年嫌隙积累,她一闭眼,李家便要狠狠清算武家。”
  顿一顿,她强调,“不止圣人,上官也怕,我阿娘也怕。”
  “怎么会?”
  李仙蕙忙不迭担保。
  “这些年神都腥风血雨,李家蒙受不白之冤,确也深重,譬如皇嗣,便难免为刘、窦二女之惨死怀有怨怼之心,继位后兴许真的要报复。但我阿耶不同,远在州府听来凄凉,实则妻儿尽得保全,已是感恩不尽,而且受足十四年惊吓,什么雄心壮志都没了,能活着回京已经阿弥陀佛,哪还有力气与人拼老命?便是我阿娘也想穿了,爵位高低不要紧,只要全家人守在一处,富贵荣华日子过着,还有什么不足?”
  明里闲话家常,暗里却是以退为进,狠狠扎了皇嗣李旦一刀,这种迂回而大胆的试探,根本不是李仙蕙素日行事的风格。
  司马银朱不由感慨,到底还是圣人手段老辣,早在李显进京前便放出‘还政李唐’的风声,这一向又允李仙蕙住在这里,给足时间让他们全家衡量得失,商量对策,这才敢抓住她方才抛出的鱼饵。
  ——人哪,还是要经历练才有胆色。
  “还提皇嗣作甚?”
  司马银朱抿唇笑了笑,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李仙蕙惴惴然不敢接口。
  司马银朱哼笑了声,目光悠悠转到她脸上,“府监一早已经说服圣人,改立庐陵王,这才召他回神都……”
  “——啊,”
  李仙蕙顿时手足冰凉。
  要论这步棋,当真走的险,正如上回宋之问向韦氏分析的,李武两家都有不止一个继位的人选,因而所谓‘还政李家’,乍听之下,于李显上上大吉,细想,却是左右悬心,因这消息,既可能是张易之抛出的鱼饵,也可能是武家、皇嗣,乃至圣人在故意试探。
  如今真坐实了,她又感到茫然无端,心海里一浪浪的波涛翻滚,若非身边坐的是自幼相熟的司马银朱,简直激动地就要厥过去了。
  司马银朱倒是很平静,顺手从案头抹来一把青玉石顶簪刮头皮。
  “定下来的事儿,生生拖到如今,概因圣人忧虑武家儿郎的下场。所以方才我问你那话,也不是白问。”
  她仔细留意着李仙蕙的神色,语声愈缓,循循诱导。
  “圣人在权力高处腾挪了半辈子,为李家生育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手上沾满李家三代血债累累,恩怨交织,斩不断的情仇,最后却还能受用李家百代的供奉。这种荒谬情形,如在圣人夺位登基前,谁想得到?谁信她老人家做得到?可是你跟我,都将亲眼看着她被挪入李家宗庙,与高宗合葬……”
  司马银朱越说越感慨振奋,甚至带了一丝崇拜。
  “所以她认定了,这世上最稳固的,还得是姻亲血脉。府监提出再来一轮武李联姻,圣人很是赞同。可是硬把你塞给武延基或是武崇训,圣人也舍不得。再者,连他们两个你都瞧不上,剩下那几个不是更委屈你?”
  司马银朱脸上挂着体恤的笑,可是李仙蕙却感到后背心阵阵发凉。
  她知道,女皇的意志已经被司马银朱打了个温和的折扣,觐见至今,李武两家还没有请旨赐婚,便是阳奉阴违,触怒了圣意。
  世间至强悍之人主,譬如秦皇汉武,最享受的不是万万人山呼万岁,而是所思所想,一举一动,皆有人着意揣摩,先行一步,圣人亦是如此。
  颜夫人的教导言犹在耳,司马银朱的引导昭然若揭。
  李仙蕙连连眨眼,斟酌着道。
  “倘若是我阿耶继位,旁的我不敢打包票,夫人和姐姐定在三品以上。”
  司马银朱没说话,抹开袖子露出个金绞丝的活扣镯,把那扣子掰开合上,碰的咔咔作响。
  李仙蕙原本打齐了满篇的腹稿才敢开口许诺,不想她却是这副态度,不由担心起来,细想一回,跌足懊恼,急着纠正道。
  “我明白了,新君登基,六局二十四司现听用的这些女官便得回归正位,照旧只掌管衣裳、器乐、柴薪等等琐事,再不可参与朝政……”
  “我虽有六品,身籍在宫闱局,已该外放。阿娘并手下尚宫都是寡妇,侍奉女帝文书奏章无可厚非,换男人如何使得?未免瓜田李下,只能自请离去。”
  李仙蕙恍然大悟,“照你这么说来……”
  “至于上官才人,最最尴尬,当初圣人给她内命妇的体面,乃是体谅她没籍入宫,若说发回原籍,她全族被屠,已是无籍可入,若说定一门亲事归入夫家,她又不肯,独身妇人没法晋封,才走了妃嫔的路子。可往后怎么办?难道背着宫眷的名头,要陪新君睡觉吗?”
  提起武承嗣之年迈猥琐,李显之平庸畏缩,纵然是当着李仙蕙的面儿,司马银朱也大大地替上官抱不平,愤愤然呸了声。
  “想起来我就来气!”
  话到这里,李仙蕙原该替李显承诺绝不打上官的主意,但这太令人尴尬,只得嘿嘿笑了两声,便僵持住了。
  倒是司马银朱唤了声二娘子,徐徐捋了捋因果。
  “不过你别会错了意,牢骚话都是我和我阿娘说的,上官才人你知道,绝不会提武家半个‘不’字。”
  李仙蕙心头一凛,司马银朱向来有话直说,所以这句备求周全的补丁,只能来自颜夫人。
  一直以来,上官才人因与太平公主关系太亲近,虽得圣眷隆重,却处处规行矩步,谨慎小心,不肯结党。而颜夫人的作风截然两样,从不顾虑前朝后宫之物议沸腾,只管结交朋友。
  六局二十四司被她一手掌握不算,贴身服侍圣人的内侍省,乃至远一层的秘书省,主事宦官无不由颜夫人提拔,其中紧俏位置,甚至直接从她家乡招揽。
  可想而知,圣人平日的只言片语,乃至张易之侍驾时的殷勤笑脸,全在她掌握之中。而诏书最终成文如何,颜夫人或难窥全貌,但那最最要紧的尚未落笔之字,她却能从张易之口里讨到真章,并且大胆传递出来。
  “方才是我思虑不周!”
  李仙蕙拔高了调门儿,被司马银朱抬手往下压,才如梦初醒般地放轻。
  “女人澜袍高靴,前朝做官,律法上没留口子。可是事在人为,连圣人也是从石头缝子里蹦出来做了女帝,难道女官上朝就不成吗?”
  她顿一顿补充,“不过,还要和我阿娘并妹妹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