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11节
  小皇子和四皇女百日宴那天,张娘子盛装打扮,把翟纹霞帔穿在身上。她头上的冠子做得盛大,一阵珠光宝气,把在座所有人的目光都夺去了。
  宫殿内许多人议论纷纷,不论是命妇还是前朝官员,没有不看她的。
  “贵妃把那么多珍珠戴在头上。”
  “这得多少钱啊?”
  “你看看官家的脸色,都变了。”
  萧靖先到,张嫣稍微迟了一刻钟。他看着媳妇的头冠,第一反应是“这么大,得有多沉”,第二反应是“棒,咱家带货的真给力”,第三反应是“她都是为了我啊”。
  官家感动极了,问:“贵妃的冠子真别致,取的是什么名儿?”
  张贵妃答曰:“冠群芳。”
  冠群芳……得亏这会儿宫中还没有皇后,贵妃如此狂妄,有谁家大妇能容忍下来?
  来参加皇子皇女百日宴的命妇,绝对是家里的正妻。不少人心想贵妃此番生了儿子,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儿子都还没养大呢,她就狂成这样!
  汝南郡王妃轻声地说:“贵妃真是骄傲,听闻官家一向宠爱她。”
  她忍不住羡慕,贵妃头上的冠子真豪华,衣裳也是最好的蜀锦料子。后宫一直没有皇后,夫人们私下议论都说是陛下偏宠贵妃,故意拖着不要立后。
  陛下都快四十岁了……半只脚能入土的年纪,还不娶妻啊?
  他分明是故意的!
  每年辽国和大宋互赠贡品,辽国有送给大宋国母的份例。宫中没有太后,有传闻,说国母那一份礼物都让陛下送给张贵妃享用了。
  汝南郡王妃瞧着那顶“冠群芳”的冠子,光华耀眼,着实美丽,她问丈夫:“我要是做一顶小一圈的珍珠冠子,不僭越吧?”
  汝南郡王赵允让轻笑了一声,女人家家的,就爱这些珠啊宝啊,肤浅!
  “你爱做就做吧,陛下不会计较,但恐怕京中珍珠价格疯涨。”赵允让没多看贵妃,只觉得皇帝的生活就是好,有钱,所以赵祯能用那么多物力去供养贵妃。
  萧靖要是得知堂兄的想法,恐怕要笑死。
  王公贵族娶了那么多姬妾难道不花钱吗?
  每个小妾要这要那的,倒不如只娶一个老婆,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她。
  “今日喜庆,贵妃的冠子太白,倒压你两分好颜色。”官家从插花盆里摘了两朵牡丹花,“朕看这两朵魏红的不错,衬得贵妃更美了。”
  萧靖亲自把牡丹花插到张嫣的发冠上,牡丹向来是花中之王,更应了“冠群芳”的名头。张嫣心里松了一口气,舅舅到底是比旁人好。
  同样的景儿,贵妃挨了仁宗训斥,她却被赞美。
  百日席才进行到一半,张嫣忍不住小声跟萧靖抱怨:“这冠子确实有些沉,大概有三四斤。”她的眉眼十分俏皮,充满年轻和活力。
  她今年才二十五岁。
  “等散了宴会,路上就可以把冠子摘了。”萧靖有些心疼,“有没有头疼?回去要不要给你加夜宵?”
  “不用,不用,我减肥呢……倒是多肉和葡萄回去要加餐。”
  张嫣想着自己的孩子,不知今日宴席上有多少人真心希望他们长大,有多少人怀有恶意。她有预感,多肉是她这辈子唯一的儿子。
  这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机会。
  多肉和葡萄过了百日,萧靖打算把玉津园的小狮子接回来。家里的孩子都想养大猫,这可是一件大事去!可是这“猫儿”只有一个,三位公主为了谁去下聘,急得吵了一架。
  养猫是要下聘的,再写一份聘书,叫东王公和西王母见证感情,宛如人类的婚书一样。除此之外,要择良辰吉日迎狸奴过门,顺带祭祀猫之神。
  大福想着心心念念的大猫,急冲冲地说:“我是大姐姐,自然是我去下聘的。”
  小花不甘示弱:“我的头花最多,我给猫儿打扮好看,猫儿嫁我!”
  生生喊着:“我最小,姐姐们让让我,我去把大猫娶回来!”
  三个小朋友吵得不可开交,声音是越来越大。
  “大猫嫁我!”
  “不嫁你,嫁我!”
  “嫁我,我要当猫主子!”
  张嫣被她们吵得脑壳疼,哄她们出去:“找你们爹!”大福灵机一动,道:“我们都别抢,让爹爹把大猫娶了。”
  这是一个好办法!
  萧靖看到三个女儿跑过来,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小花抹了一把眼泪,不舍得地说:“爹,你去迎大猫过门,一定要待它好。”
  萧靖:???
  他啥时候有猫耳娘了?
  更何况他收到消息,玉津园这一次生的小狮子是公的,娶一个公狮子算什么玩意儿?
  反正他是不想在聘书上写自己的名字。
  “你们三个为了这点小事争论不休,伤了姐妹之间的感情不好。”官家跟孩子们讲道理,“你们娘还没扶正呢,朕亲迎狸奴,贵妃知道会不高兴的。”
  他提议:“要不这样,叫多肉把大猫给迎进来,让他当猫主子。以后你们都是大猫的姑子,可好?”
  “行吧。”三位公主勉强接受,让弟弟娶小狮子回来。
  尚在襁褓中的赵多肉没有抗议权,被三个姐姐安排了这一场“包办婚姻”。官家拿出来印泥,在聘书上按了儿子的小脚印。姐妹三人跟着爹爹,快快乐乐地去了一趟玉津园,把刚断奶的小狮子接回来。
  母狮见有人要带走它的孩子,情绪激动,哀嚎不止。萧靖拿了两头羊作为聘礼,又给母狮介绍了一位身强力壮的狮中猛男。两只金毛狮结成伴侣,分享了食物,日子瞧着是能继续过下去。
  得益于基因的强大,三个月的小狮子体型已经很大了,跟土狗差不多。它能吃小块的肉,很喜欢喝羊奶。小狮子的攻击性不强,容易驯服,公主们拿着逗猫棒跟它玩,它玩得很快活。
  生生告诉爹爹:“它叫金娇娘。”
  萧靖纳闷了:“怎么起了这样的名儿?”这可是公狮子啊。
  “它那么爱撒娇,叫娇娘不好吗?它的毛是金的,就叫金娇娘。”小花拿着刷子,要给金娇娘梳毛。难得有两脚兽服侍,小狮子摊成一张大猫饼,肉垫是漂亮的粉红色。
  官家算是看明白了。
  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金娇娘吃好喝好,天天晒太阳,睡醒就去巡视自己的“领地”。它知道领地里有两只很弱小的两脚兽,它大方点,愿意罩着他们。
  宫里好多人喊它“金娘子”,喊的人多了,金娘子的威风竟然盛过宠冠后宫的张娘子。
  张娘子倒是很大度的性子,能包容这位“娘子”。
  “娇娘可是渴了?”张嫣看着小狮子回来,笑着递出去一碗糖水,“那么热的天,也难为你出去走。”
  还是光脚走,这地面有多烫啊。她异想天开,想给狮子穿鞋,可是狮子不乐意。
  金娇娘咽呜两声,算是回应。它喝完糖水,站起来去看摇篮里的两只小两脚兽。
  很好,两脚兽吃饱了,没哭,还没拉臭臭。
  金娇娘放心地趴在摇篮旁边,眼皮子耷拉着,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继续摊成一张饼。它闻到旁边全是小两脚兽的气味,有点奶香,挺好闻的。
  唔,舒坦啊!
  作者有话说:
  关于宋朝人工珍珠,宋代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开口,急以珠(系人工珠核——笔者注)投之,频换清水……经两秋,即成真珠矣”。简言之,就是将人造核插入母贝中,让其形成珍珠。这部书写于1082年,目前小世界时间点1049,是有可能在这个时间点研发出人工珍珠技术的。
  关于张贵妃的珍珠冠子,参考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五》:“仁宗禁中内宴,望见贵妃首饰,不复回顾,曰:‘满头白纷纷,岂无忌讳!’贵妃惶恐易去。仁宗大喜,命剪牡丹遍赐妃嫔。不数日间,京城珠价顿减。帝闻之,甚喜。”这个场景里的张贵妃戴了珍珠冠子,赵祯说她冠子太白,借机斥责她。仁宗骂完,见贵妃听话拆了冠子,又反过来哄她,把牡丹花赐给她戴。
  其实就是宋仁宗穷……张贵妃带货能力太强,导致珍珠价格上涨。若他不训斥贵妃,后宫诸位美女以贵妃为榜样,都向陛下索要珍珠,得花他的钱。他没钱,所以不乐意贵妃戴着珍珠冠子出来张扬。这个小世界里萧靖研究出来珍珠人工养殖技术,小张带货,他反倒挣钱。
  第679章 赵祯无遗憾(92)
  ◎宋仁宗册立皇后◎
  等多肉满了一周岁, 萧靖进封四个女儿,顺便想立儿子为太子。
  长女福康公主进兖国公主, 次女安寿公主进唐国公主, 三女宝和公主进越国公主,四女永乐公主进齐国公主。
  公主们受到的恩宠和待遇,大臣们看在眼里。虽然他们觉得皇帝溺爱女儿过甚, 但这属于人家的家事,倒是没有人反对。
  谁家没几个闺女?
  当爹的疼亲闺女,是人伦常情。
  只是立太子一事——
  往日, 臣子们对于立太子一事表现得相当积极。连萧靖都没想到, 自己会在这个问题上被包拯逼逼。
  “臣认为皇长子年幼,智慧未明,不宜立为太子!”
  五十一岁的包拯时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属于谏官一类, 嘴皮子相当利索。他一向敢说,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和得宠的大臣,嘴上火力全开,堪称人形炮弹。
  老包讲到激动之处,唾沫星子都吐出来,四周的大臣们隐隐往旁边退了几步。
  “皇长子刚过周岁,陛下将江山社稷寄托在幼子身上, 实属不妥!”
  “坊间传闻,陛下疼爱贵妃过甚,以致爱屋及乌,要立张氏之子为太子!”
  萧靖面无表情地坐在上首, 他看着包拯那一张脸, 臣子的肤色没有电视剧里那么黑, 额头也没有小月亮。怎么说话如此难听?
  什么张氏之子?
  难道多肉不是他的儿子?
  当爹的多疼自己的儿子,咋滴啦?
  “尔等常催立太子,朕以为此番是顺应民意。如今想来,你们希冀立藩王的儿子为太子,都瞧不上朕的亲子!”
  官家说话的语气没有起伏,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不高兴了。他这人脾气最怪,往日瞧着是温厚的性子,一旦发火,谁让他不高兴,他就要让大家都不高兴。
  众臣听见皇帝阴阳怪气,纷纷跪下来“请罪”。皇帝这话说得难听,分明是内涵他们和宗室王爷有勾结,宁愿推荐别人家的小孩,都不推荐皇子为太子!
  谁都担不起这样的罪名!
  包拯跟着喊“请罪”,神色却依旧理直气壮,一脸“我没有错”的样子。萧靖也明白多肉的年纪太小,是自己心急了。但是他跟老婆承诺过,一定要把大事办成。
  今日出门之前,张嫣提醒他:“舅舅记得立太子,再叫我当皇后。不是我贪心,孩子们长大了,公主们都要有自己独立的宫室,还要有多肉的一间,延福宫不够住的。坤宁殿倒是宽敞许多,离福宁殿也近。”
  “必定把大事办成!”萧靖派着胸脯承诺。
  两件大事,立太子,立皇后!
  如今立太子一事没办成,官家旋即换了一个话题:“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张尧佐为官数十年,未曾有劣迹,朕属意张尧佐为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诸位大臣可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