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495节
  这是真的!
  他要娶公主了!
  宇文恺红着脸,惊得说话舌头打结:“也,也不是很久。长安她人挺好的,从不让人难做。”
  秦氏:???
  莫非公主是高长安?
  天呐,公主是高长安?!
  哇,她的儿子藏得可够深的。
  秦氏佩服儿子的手段,尚未成婚,居然能收到公主送的服饰鞋袜。她为儿子骄傲之余,彻底放心下来,能亲手给老幺做女红的姑娘,那么贤惠,上哪儿去找?
  是老幺占便宜了。
  秦氏从不摆婆婆的架子,妯娌们更不敢与公主相争,光光结婚之后的日子过得很顺心。唯一有点不太习惯的,就是被窝里多了一个人,经常在夜里跟她抢被子。
  这就很过分了。
  “安乐,我的被子被你全部抢走了!”
  “安乐,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宇文恺哭笑不得,明明是公主睡觉爱蹬被子,有时候她被冻醒了,却非要赖他。他没办法,只好把公主抱在怀里睡觉,半夜里替她掖好被角。
  光光贪恋热乎乎的被窝,却总会在他起床的时候醒来。她素颜爬起来,穿上厚厚的冬衣,专门陪宇文恺吃早饭。她若是不盯着,他肯定是不吃饭,直接到工地上去的。
  那样对身体不好。
  二伯不按时吃饭,熬坏了肠胃,去世前什么东西都吃不进去。
  光光有时候会想念二伯,她想要把家人都留住。以前是父皇、母后、姐姐、家家和弟弟。
  现在多了一个安乐。
  她希望宇文恺好好的,能陪她一辈子。
  公主说要用早膳,今天厨房做的是羊肉胡辣汤配酥炸油条。冬天就应该吃一口热乎香辣的,一整天都能暖和起来。
  宇文恺坐在案边,闻到食物的香气,忍不住夸赞道:“这个汤好,口味鲜美,喝完会发汗,人也精神。”
  “我中午再给你送一大锅胡辣汤,你给同僚分一分,大家干这行都不容易,喝点热汤能驱寒。”光光掰开半根油条,递给他,“安乐,帮我吃两口,我不吃那么多。”
  她怕吃油条太多发胖。
  偶尔过嘴瘾,尝个味儿便好。
  宇文恺毫不在意吃公主的剩饭。
  别人想吃剩饭,都吃不上呢。
  胡辣汤、油条这些吃食,是高齐的皇宫传出来的,原本长安城是没有这些东西。听说当今陛下很爱吃东西,又有天赋,他偶尔指点厨子,创造出来这些吃食大多数十分美味。
  宇文恺很爱喝胡辣汤,一边喝,一边蘸着油条来吃,满嘴是香。汤底是熬得浓浓的羊肉汤,羊肉的肉香味特别浓郁。再配上一点香料和一把昂贵的胡椒,喝到嘴里有香又辣。
  “痛快!”
  他热得出了一身汗,把外头的大氅暂且解下来。要是天气再热点,他说不定得光着膀子吃。
  比其作风豪迈的驸马,光光的吃相斯文多了。她爱吃油条,刚出锅的油条是漂亮的金黄色,摸上去还是热的,吃到嘴里有酥又脆。只可惜这种食物火大,她吃多了,嘴角容易长泡。
  “安乐,今天我们吃了胡辣汤和油条,明天得吃清淡点的。”
  “行。”
  宇文恺擦了擦嘴,刚想把盘子里剩下的油条包起来,中午的时候烤一烤,可以再吃。光光心疼他,他要在工地上卖力气的,怎么可以只吃这些。
  好歹来点热米饭和肉菜。
  “你安心去上工,我再睡个回笼觉,中午去给你送饭。”光光牵着他的手,说话的声音很轻,“安乐,我经常去看你,可会惹人笑话?”
  “怎么会呢?”
  宇文恺的嘴角微微翘起,他的同僚可羡慕了。长安会给他送四菜一汤,是热的!
  公主对他太好了。
  他真的好喜欢公主。
  他去到工地,有人递上来画好的图纸,还有各类文书。关于国都的工程,每一页纸上必定出现两个字——
  长安。
  他看着这两个字,不时神情恍惚,想到家里的公主。他的永昌公主,高光,字长安。
  他今天看了一百个“长安”,想了公主一百多次。
  作者有话说:
  有引用凤凰于飞的典故。
  写完这一篇番外,这个世界算是正式完结啦!
  明天开唐朝的世界,小张穿唐高宗李治,萧靖穿媚娘。感谢在2021-01-22 22:55:45~2021-01-24 21:46: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灯灯灯灯 10瓶;鱼非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2章 李治不头疼(1)
  ◎唐高宗的后悔◎
  弘道元年, 腊月,东都洛阳
  李治拼劲全身力气, 只觉得头晕目眩, 竟然无法翻身上马。他大口地喘着气,脸色是不自然的青色。
  他的风眩症更严重了。
  侍从把皇帝扶到一旁,有人端茶, 有人高声喊来太医。本来依照计划,李治打算骑马至则天门,如今看来, 是行不通了。
  他招了招手, 让人把则天门前等待的百姓召到宫殿前。等百姓们跪好在皇宫的台阶前,他往嘴里塞了两片老参,勉强能恢复一些体力。他在皇座上做得笔直, 吃力地吐出来每一个字, 先是宣布更改年号的诏令,然后表示会赦免一部分罪行较浅的犯人。
  除了皇帝略显沙哑沉重的声音,别人的呼吸声都放得很轻。
  李治看向远处,只觉得灰蒙蒙一片,看不清旁人的脸色。他睁大眼睛,想看清楚前排的百姓是男是女,是老是幼, 结果完全分辨不出来。
  因为患上风眩症,他经常头晕目眩,身体越来越差。这几年来,他让武氏料理政务的最大原因, 不是他放纵皇后, 而是他看不清奏章上的文字。
  他没瞎, 但是视力极差,跟瞎子没什么两样了。他不敢让别人知道实情,不然别人肯定会造反,瞎子怎么能当皇帝呢?
  瞎子不应该当皇帝。
  李治刚坐上皇位的时候,兄弟想要造他的反,连巴陵公主和高阳公主都掺了一脚。突厥人攻入庭州,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
  那段日子太难熬,他几乎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每天一睁开眼睛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还能相信谁。亲人不能信,大臣各怀鬼胎,即便是父皇留给他的辅政大臣,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私心呢?
  他谁都不能信,一旦走错一步,他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历史上从未有安享晚年的废帝,他会死的。
  幸好有武氏陪伴他,支持他。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生出了叛逆的念头,能从其中获得快乐。他将武氏从感业寺接回来,喜欢看到她快快乐乐的笑容。武氏在回宫前已经怀有身孕,她不久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李治给孩子取名为李弘。
  因为生有贵子,李治册封武氏为二品昭仪。在她那里,好像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
  他以为他们会这样过上一辈子的。
  直到有一天,她哭得十分凄惨。
  因为他们的女儿死了。
  武氏抱着小公主的襁褓,里面的婴儿早已变得冰凉,她失魂落魄,眼神中有着浓浓的恨意。她没有往日般温柔多情的模样,红着眼质问他:“陛下,到底是谁要害臣妾的女儿?”
  “是谁!”
  “囡囡才那么小,她不能枉死,臣妾要替她报仇。”
  武氏剑指王皇后,取代之意不言而喻。
  李治为了一位安慰丧女的母亲,默许了。
  他把早夭的女儿抱走,他亲自选了一块好地,让人择了一个好日子,打算将囡囡安葬下去。三岁的李弘不懂事,一直追问他:“耶耶(父亲的意思),囡囡去哪里了?是你把她藏起来吗?”
  “是啊,朕把囡囡藏起来了,她很快会回来的。”李治抱起小孩,“阿弘去选几件小玩具吧,朕会带给囡囡的。”
  “好哦!”
  李弘的年岁太小了,兴奋地拍着小手,他什么都不明白。
  小孩很喜欢这些“玩具”,但是妹妹更重要。
  他想把好东西留给妹妹。
  李弘从耶耶的怀抱中下来,迈着两条小短腿,很认真地选了一堆彩陶烧制的小陶佣、小马驹和小牲口。陶器是大多数是黄、绿、青三种颜色,模样非常精美,要是在后世,说不定有人以为是真的给小儿的玩具。
  这是唐三彩。
  是李治给女儿准备的陪葬品。
  皇帝亲眼看着囡囡被放进一副小棺材,葬于德业寺后山的墓地。他时常思念这一个早夭的孩子,十年后下诏追封为安定公主,谥号为思,以亲王的规格迁葬于崇敬寺。
  当年的武昭仪,如今的武皇后对此十分赞成。
  因为她也想念这一个女儿。
  李治习惯听武氏读奏章上的内容,大事他作主,让武氏书写下来。小事让武氏作主,她如此聪慧,在政务上有见解,够决断,是一个难得的奇女子。
  可惜她不为男。
  又幸而她不为男。
  正因为武氏是女人,所以李治会放心地用她,信任她。她并非世家的女子,与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关系并不好,李治完全不担心武氏会为了家族而损害他的利益。
  这是武氏胜于王皇后的最重要原因。
  王皇后出自太原王氏,她身后的势力太大了。李治身为皇帝,他不想要自己成为世家手中的傀儡。
  他想要把所有权力都牢牢把握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