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古言 > 朕靠美貌追妻 > 朕靠美貌追妻 第57节
  太子思考片刻:“才貌确是上乘。但听闻秦贵妃正在为三公主择选驸马,想来……”
  南境王果断否认:“那不行!”
  赵明彰:“?”
  秦贵妃为三公主选驸马是真,但探花郎家境贫寒,压根入不得秦贵妃的眼。兄长对秦贵妃的性情知之甚深,岂会不知?
  南境王再接再厉:“这一个呢?虽然才学上逊色了些,但相貌俊逸,气质出众,也很不错。”
  太子认同点头:“是很不错。但阿蘅妹妹饱读诗书,倘若这位公子才学堪忧,怕是不能与阿蘅妹妹相谈甚欢。”
  “有道理。”南境王毫不气馁,“再看这个……”
  赵明彰越听越觉得奇怪。
  太子兄长确然一副为南境王排忧解难的贴心模样。但不论南境王提起哪个公子,他总有反驳之语。
  才貌若缺其一,便不加掩饰地说配不上小郡主;才貌俱佳的,便开始拿家中和睦与否说事……
  哪怕赵明彰听来都觉得很是不错的佳俊,到太子口中,总能挑剔到不妥。
  一顿晚膳下来,看似太子善解人意地帮着南境王筹谋,实则毫无成果。
  与其说是帮忙出谋划策,倒像是——
  赵明彰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朝太子瞥了一眼。
  像是担心赵明彰再度出言坏事,赵明彰抬眼的瞬间,太子便警醒地捕捉到他的视线,继而眯了眯眼,不着痕迹地递给他一个警告的眼神。
  赵明彰:“……”
  *
  见太子没打算追究,赵明彰总算不再刻意躲着他。
  翌日清早,他照常起身出门,正好碰见准备离府的太子。
  赵明彰若无其事地迎上去:“兄长早。”
  “早。”太子随意地应了声,似笑非笑地瞥他一眼,“不躲着我了?”
  “……兄长莫要取笑我了。”赵明彰赧然地挠挠头,腼腆地笑了声,乖巧作揖道,“特来预祝兄长遂心如意。”
  太子边走边“嗯”了声:“承你吉言。”
  原本尚是猜测,如今得了太子准话,赵明彰不由一喜,抚掌道:“兄长若能得偿所愿,便不复我一番苦心了。”
  太子微微扬眉,偏头觑他一眼。
  赵明彰正高兴着,毫无防备地问:“兄长想说什么?”
  太子沉吟道:“你也到了该用功的年岁。左右闲来无事,今日便跟着我去大营理政罢。”
  “???”赵明彰似是没有听清,“兄长方才说什么?”
  太子善解人意地重复道:“你一番苦心,为兄很是感动。打从今日起,便跟着我去大营理政。”
  赵明彰如遭雷劈,愣在原地:“我是——”
  ——我是想助你抱得美人归不错,但不想把我悠游闲散的好日子搭进去啊。
  太子洞悉他的心思,不等他说完便出声打断。
  他轻轻蹙了下眉,故作谴责地问:“你不想帮我理政,让我好有空闲讨郡主的欢心吗?”
  太子的脸上明晃晃地写着:莫非你的苦心就止于此?
  “……”
  赵明彰有苦说不出。
  他先前还庆幸自己逃过一劫,如今才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兄长这分明是秋后算账。
  赵明彰垂头丧气地跟着太子朝外走,边走边思索着推却之辞。
  还未想出个所以然,便碰见了款款而至的小郡主。
  洛之蘅一袭浅碧色的曳地长裙,臂挽水色薄纱帔子,发簪碧玉藤枝步摇,装扮简单,却不失精巧,衬得她清新出尘,炎炎夏日中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太子步履微顿。
  洛之蘅也瞧见了他,浅笑道:“阿兄早。”
  “早。”太子问,“今日要出门?”
  洛之蘅点了点头。
  太子瞧见她身后只跟着一个半雪,蹙眉问:“我陪着你一道?”
  “不必劳烦阿兄。”洛之蘅莞尔解释,“林姑娘约我出门喝茶,今日只是在茶楼坐坐,并不去旁处。况且,洛南已经派了府卫跟着,阿兄无需忧心。”
  上回林夫人上门提亲,多亏林姑娘通风报信才得以有所准备。
  并非如林夫人般为了林疏言不择手段。
  太子微微颔首,对洛之蘅道:“我送你过去。”
  正巧太子也要出门,洛之蘅自然却之不恭。
  把洛之蘅送到茶楼门口,太子径直打马奔往大营。
  赵明彰亦步亦趋地跟着他。
  太子侧目,像是有些讶异。
  赵明彰万分诚恳道:“兄长方才教训得是,我确然不该半途而废,这回定会好生跟着兄长学习理政,为兄长略尽绵薄之力。”
  “行。”太子自无不可。
  赵明彰殷勤地凑到桌案边,试探道:“兄长等会儿可要回城?”
  太子随手拿起一本奏折翻阅:“回城做什么?”
  “小郡主独自赴约,兄长既送人过去,焉有不接人回府的道理?”赵明彰边整理奏折,边使劲暗示。
  太子略略抬眼,深以为然地点头:“说得有理。”
  “那我——”赵明彰一喜,“那我随兄长一道去”还未说完,太子便瞥他一眼,道:“那你便将手底下这摞折子看完,写好条陈,等我将洛之蘅送回府后过来看。”
  赵明彰:“……”
  *
  茶楼。
  洛之蘅带着半雪步入二楼,雅间内,林岁宜已然等候多时。
  “是我来迟了。”洛之蘅一愣,旋即不好意思地笑笑,“林姑娘久等。”
  “不晚,我也是才到。”林岁宜笑着招呼洛之蘅落座,又吩咐侍者上茶。
  两人客气地寒暄着。
  林岁宜率先打破生疏,坦言道:“这回请郡主过来是为赔罪,母亲和小弟前些时日唐突了郡主,是我们失礼。”
  虽然过了多日,但林岁宜相邀,洛之蘅就料到会有这一遭。
  她抿了抿唇,委婉道:“与林姑娘无关。”
  林岁宜闻音知意,不以为意地笑笑。母亲和小弟上回逼迫太过,小郡主没有因此迁怒于她,已是万分好性。
  洛之蘅道:“算起来,还是我要谢过林姑娘,多亏林姑娘提前知会,当日才不至于措手不及。”
  “林家世代清白,行事素来堂堂正正,我也未曾想到,母亲竟当真会为了小弟为此行径。”林岁宜不咸不淡地道,眉眼间流露出些微的不屑。
  这是林府的家事,洛之蘅本不应该置喙。
  但林岁宜同林夫人毕竟不是亲母女,此番又因为她忤逆了林夫人,万一招致林夫人怪罪,洛之蘅心中难安。
  想了想,洛之蘅斟酌道:“林姑娘大恩没齿难忘,日后若遇为难之事,南境王府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郡主是担心我会被母亲记恨?”
  洛之蘅已经尽力婉转,却仍是被林岁宜一语中的,不由赧然。
  林岁宜却坦率地笑笑:“郡主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我早已及笄,母亲能拿捏我的唯有亲事而已。但兄长如今就在楚州任上,若母亲在亲事上做手脚,兄长定会为我讨回公道。”
  见她并非毫无防备,洛之蘅放下心来。
  “不过,”林岁宜话音一转,眨了下眼,露出些许俏皮的影子,“兄长离得到底有些远,难得郡主愿意为我撑腰,日后有难,还请郡主切要施以援手。”
  洛之蘅弯了弯唇:“自然。”
  两人都是家世显赫的贵女,鲜少出户,却见识广博,无论说什么都能聊得下去。越聊越觉投缘,几盏茶的功夫,称呼已经从客气生疏的“小郡主”、“林姑娘”进化为互称名字。
  半雪在一旁叹为观止。
  快要到午膳时分,半雪离开一会儿,回来凑在洛之蘅身边轻声道:“郡主,崔公子在楼下等您呢。”
  洛之蘅诧异地抬眼。
  半雪:“说要接您回府。”
  林岁宜善解人意地笑道:“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了。改日有空,我再约阿蘅喝茶。”
  洛之蘅略显抱歉地颔首,应下林岁宜的邀约,才率先带着半雪离开。
  林岁宜落后一步,正准备离开时,余光瞥见楼下的场景:
  碧色罗裙的女子身形窈窕,同身姿颀长的男子并肩走向马车。男子小心地护着洛之蘅不被人流侵扰,同样一袭青色长衫,看上去分外相得益彰。
  两人边走边说话,不知聊到什么,洛之蘅唇边漾起浅浅的笑容,眉眼都生动起来,衬得周遭瞬间黯然失色。
  林岁宜目送两人渐行渐远,许久,感慨地道:“难怪瞧不上小弟……”
  珠玉在前,萤火安能争辉?
  *
  太子借口回府有事,正巧赶上正午,想着恰好可以同洛之蘅一道用午膳。
  午膳用到一半,南境王身边的长随便匆匆赶来,说王爷急着见崔公子。
  洛之蘅以为是军营正事,瞧见长随目光躲闪,不敢正视她,霎时明白了南境王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