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古言 > 朕靠美貌追妻 > 朕靠美貌追妻 第14节
  第12章
  街市上人流不息,三两成群的行人不时从她身侧穿过,带起阵阵微风,卷起她手中展开的面纱。
  洛之蘅似乎没有反应过来,手执轻纱立在原地,难得显出几分微怔。
  “发什么愣?”太子朝不远处鲜有人经过的巷口处抬抬下巴,催促道,“还不快去换上。”
  洛之蘅下意识应了声“好”,带着侍女往巷口去。
  缓行片刻,终于在嘈杂的闹市中找回久违的冷静。
  她身形一顿,返身走到太子身前,迎着他询问的视线,认真道:“多谢阿兄。”
  “嗯。”太子满不在意地应了声,手掌朝外轻摆两下,道,“快些去换。”
  看似是催促,可声音中却难寻不耐,反倒流露出几分听之任之的无可奈何。
  帏帽下,洛之蘅不自知地弯了下唇角,福身之后抬步离开。
  巷口在五步开外,位于两楼之间,只容瘦小的身板勉强能经,是以行人寥寥。又有树木遮挡,正能掩去身形。
  半雪挡在巷口。
  平夏手脚利索地帮着洛之蘅取下帏帽,双手灵巧地将她已有些散乱的发髻整理平齐。
  洛之蘅半弯着身子,适时将面纱递给她。
  平夏边帮她戴好面纱,边担忧问:“姑娘戴帏帽原是为了挡视线,面纱却只能遮面无法缚眼,万一……”
  语到此处,平夏声音一顿,没有再说下去。
  却已然足够洛之蘅领会她的意思。
  洛之蘅微垂下眸,低声道:“总不能一直跌跌撞撞地走路,换上吧。”
  平夏不无遗憾地道:“若是照姑娘原本的安排,在锦绣阁消磨上一天,便也不会出现这种意外了。”
  “无妨。”洛之蘅调整好心绪,不慌不忙地道,“好在宁川城识得我的人不多,轻易不会遇上熟人。”
  平夏:“那崔公子呢?”
  “我出门时便记牢他的衣装。出门在外,他总不能无故换身新衣出现。”洛之蘅不以为意。
  况且,就算他换了身新衣,还有平夏和半雪在侧提醒,总不会出现差错。
  见洛之蘅如此笃定,平夏也没再多言,利索地为她戴好面纱,跟在她身后出了暗巷。
  另外三人仍在原地等候。
  冬凌紧紧跟着太子,洛南离得远些,不时朝暗巷的方向张望,待见到三人的身影出现,才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
  因着离得尚有些距离,半雪便毫无顾忌地絮叨起来:“……所以方才崔公子是特意回去为姑娘您准备面纱吗?如此细心,似乎也没有奴婢先前以为得那般难缠……”
  平夏掩唇轻笑,故意逗她:“可王爷昨日才被崔公子给吓走。”
  半雪声音一顿,忙改口,郑重点头道,“对,不能被他的小恩小惠蒙蔽。姑娘还是要小心应对,王爷不敢归府就是前车之鉴!”
  再一停顿,违背着良心道,“若是崔公子当真是心善之人,合该主动提醒姑娘换下帏帽,而非等姑娘摔倒时才送上面纱。”
  洛之蘅:“……”
  大约深知自己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半雪微仰着头,满脸写着心虚。
  关注公/众/号:月*下*看/书/人
  郡主戴帏帽是为了遮眼。若没有那一摔,崔公子一个男子贸然提及此事,她们定然齐齐婉拒。纵然没有婉拒,一个男子主动提及女子的贴身之物,也显得冒昧失礼。
  先是出手相救,免去姑娘的摔倒之灾;再是适时送出面纱,崔公子此举已然很有风度,着实不该被如此苛责。
  半雪备受良心的谴责。
  半晌,她只手掩着脸,叹气道:“算了,一码归一码。在这桩事上,好歹能看出崔公子是个心善的好人。”
  眼看就要靠近三人,洛之蘅和平夏莞尔,没再接腔。
  冬凌似乎等得百无聊赖。
  她们靠近时,正听到他好奇询问:“公子既然知道洛姑娘戴着帏帽不便走路,怎么不提前将面纱送给她,也免得她平白受惊。”
  太子的声音紧随其后:“我也未曾想到。”
  冬凌茫然:“公子没有想到什么?”
  “没有想到她竟然当真如此笨手笨脚。”
  冬凌:“……”
  洛之蘅、平夏:“……”
  半雪皮笑肉不笑地道:“……姑娘,奴婢方才说错话了,您千万别记在心上。”
  崔公子他分明和心善二字半点儿也不搭边!
  冬凌耳聪目明地捕捉到异样,心头一跳,循声转头,正看到小郡主带着平夏半雪站在不远处。
  那个位置,正能将殿下方才的话尽收耳中。
  冬凌迟滞地眨了下眼,思绪罕见地空白,脑海中空空一片。
  明明身处闹市,几人之间却异常沉默。
  所有的嘈杂声都仿佛渐行渐远,独留这一方寂静天地。
  太子似有所觉,跟着转身。
  洛之蘅站在他身前两步开外的位置,面上覆了层轻纱,遮住下半张脸。露出的双眸清澈分明,双眼弯似月牙,染着温雅的笑意。
  太子的视线未曾逗留,识礼地撇开眼,声音平稳道:“走吧。”
  分毫不在意因为他那句话引发的沉默氛围。
  洛之蘅应了声,抬步跟上。
  没了碍眼的帏帽,入目之处清晰分明,她走得极是稳当。
  很快便到悦衣坊。
  不同于锦绣阁财大气粗,悦衣坊只占了街尾的小半地方,装潢清隽雅致,讲究“简素”二字。
  步入其中,各类布料整齐陈列,间或摆放着已经制好的成衣。
  似乎怕搅扰了这份清寂,客人的说话声压得极低。
  甚至能听到不时传来的机杼声。
  洛之蘅微微偏头,压低声音解释:“悦衣坊铺面不大,泰半的地方都给了师傅和绣娘做工,没有雅间。阿兄直接在此挑衣便是,若有入眼的,再叫掌柜。”
  太子“嗯”了声,抬步走向陈列在外的布料和成衣。
  洛之蘅犹豫片刻,也提步跟上,不时低声解释一二。
  悦衣坊专注制衣,选料谨慎,用以织就锦缎的丝线皆是千挑万选。就连布料上的花纹也是精心绘制,半分不见俗套。
  放眼整个南境,制衣织锦一道,无店能出其右。
  太子显然也很是满意,认真挑选半晌,择出三匹锦缎。
  洛之蘅问:“阿兄不再看看成衣?”
  “不必。”太子言简意赅。
  他语气坚定,洛之蘅便也没再劝,偏头递给平夏一个眼神。
  平夏心领神会,转身去将掌柜的请了来。
  锦缎制衣要由掌柜的询问需求后安排人手。
  太子毫不客气地说出自己的要求,制成何种衣裳,衣裳何处刺绣,绣何种纹样,他都一一道来。
  洛之蘅一听他的繁复要求立时便觉不妥。
  她大半衣裳都是悦衣坊所制,常年和悦衣坊的掌柜的打交道,深知他的性情。
  太子的吹毛求疵于别家店而言,或许会是大麻烦。
  可却正中眼前这位掌柜的下怀。
  果不其然,掌柜的流露出幸遇知音的激动神情,对着太子出口的挑剔要求连连点头,甚至还凭借着自己多年制衣的眼光补充一二。
  细致到了极点。
  两人对制衣的严格要求如出一辙,相谈甚欢。
  听到最后,果然如洛之蘅所料,掌柜的决定亲自动手制作这位新晋知音的衣裳。
  洛之蘅:“……”
  二人一拍即合,掌柜的抱着绸缎兴冲冲地跑回后院,准备给他量身。
  他一离开,洛之蘅终于寻到说话的时机,委婉提醒:“阿兄,王掌柜制衣的手艺出众,却要求极高。将衣裳交给他,恐怕短时间内做不出来。”
  “无妨。”太子不以为意地道,“我不急着穿。”
  洛之蘅:“……”
  这哪里是急不急着穿的事儿?
  她沉默片刻,只好提示得再明显些:“照王掌柜的习惯,三件衣裳少说也要做三个月,届时悦衣坊恐怕没办法将衣裳送到盛京。”
  “为何要送到盛京?”太子的视线终于从陈放的绸缎上移开,不解地望向洛之蘅。
  洛之蘅:“……”
  洛之蘅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她还不知太子准备在南境停留多长时间。
  听他这句话的意思,莫非要待三个月?
  他堂堂一国储君,圣上居然能容忍他不顾朝政,在外玩物丧志三月有余?
  洛之蘅心下震惊,眼神复杂地望着太子,久久没有出声。
  太子定睛望她片刻,似有所觉,轻笑一声,懒散启声:“我早先便说过,要在府上叨扰一段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