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古言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287节
  回京的时候,他提了一嘴,赵恒一副懒得搭理他的模样,打马自己走了,又给他落了个没脸。
  “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上阳军确实是个大隐患!”赵恒这错认的倒是干脆的很。
  男子汉大丈夫,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什么不敢认的。
  真等到大错酿成的时候再认错,那才是虚伪。
  赵恒当时觉得陆玉庭这是杞人忧天,再则也没把上阳的九千精兵放在眼里。
  他不想搞这些小动作,或者说不屑。
  陆玉庭转着手中扇子:“师兄打算怎么做?”师兄来找他,肯定是有了想法。
  赵恒在军营里长大的,在他心中一直觉得但凡有点血性的军中男儿,志向都是精忠报国,而不是效忠某个人,某个利益组织。
  若上到将军,下到士兵,人人都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那这支军队就是没有军魂的军队,即便是千军万马也犹如稻草人,不堪一击。
  就如西北军,效忠的从来不是傅家,亦不是赵家天下,而是关内的妻儿父母,数万万大齐百姓。
  西北军不管姓什么,谁为将军,他们都是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大齐的热血男儿。
  可上阳不是西北,上阳军不是西北军,军心如何他更不敢保证。
  就如窈窈所言,这九千上阳军落在有心之人手中,造成的即便不是一场浩劫,那也是一场灾难。
  他不想沾手,可这九千兵马也确实不能落在他人之手,最好的便是掌握在父皇手中。
  父皇喜用年轻人,一腔热血,有理想有抱负,容易控制,云泽是个好人选,但并不是唯一人选。
  朝中不止一个人在打那九千兵马的主意。
  “云泽!”赵恒言简意赅。
  “他?”陆玉庭手中的扇子停住:“只怕他资历不够,有些难度!”
  云泽在皇上心中只怕也不是最佳人选。
  云泽家世不显这点固然合皇上心意,可云家的案底还在,身家并不清白。
  而且,云泽这几年都是为皇上办事,明里暗里也得罪过不少朝中权贵。
  那些人想得到那个位置不容易,但想搞掉云泽就太简单了。
  这样权衡下来,想把云泽推到那个位置还真不是一般的不容易。
  “没有难度,我找你商量什么!”赵恒顿时没了好脾气。
  陆玉庭:……
  这是什么狗脾气,求他办事还有理了是吧?
  “你怎么会想到云泽,比他合适的不是没有!”他就有几个比云泽更合适人选。
  这几年大齐的年轻年龄良莠不齐,不是他自夸,最优秀的都在陆家军呢。
  但陆家不会沾这事,好不容易才暂时打消皇上对陆家的猜疑。
  若陆家再插手这件事,保不准皇上又怎么想呢。
  五万陆家军已经让皇上忌惮了,再加九千,两道防守都被陆家掌握,那皇上真要睡不着觉了。
  先太子在时便看出这个问题,推行过几次武举,选了不少人才。
  只可惜,还未等他筹谋好,便薨逝了。太子选的那些人,这些年有的已经放弃。
  剩下一部分,这些年有的在御林军,有的在金吾卫,虽暂时比不得陆家军中年轻将领,但缺的只是历练,只要给他们机会,未来都是不可限量。
  “云家贪墨案你可听说过?”赵恒问道。
  “这倒是不曾!”陆家是武将,云家是文官,便是祖辈也没什么交集。
  而且,云家这些年在京城就跟沧海一粟似的,谁还注意到云家。
  他只知云家的先祖是大齐先祖皇帝的幕僚之一。
  当年的云家可是比如今的魏家更加风光。
  听说是云家卷入了贪墨案,云泽的祖父在牢中自杀,明仁皇帝顾念云家功绩,并没有株连家族众人,云家就此落魄。
  云家出事时他的父亲也才不到十岁,云家经此后一蹶不振,到了云泽这一代,竟不想他弃文从武,从一个看守城门的小士兵运气不算差,但也算不得多好。
  “我在大理寺见过卷宗,那个案子疑点不少,云泽的祖父自杀后便匆匆结案了!”
  他刚进大理寺是负责抄录卷宗,对他而言,没什么难度,闲暇时间便把大理寺那些陈年旧案的卷宗当悬疑故事打发时间了。
  便是在那时发现了云泽祖父的案子有疑点。
  只是这是父皇的祖父,明仁皇帝时的案子,当事人早就作古,更别说找证据,但可以肯定的是,云家应是被冤枉的。
  “你不会想查当年的案子?”陆玉庭觉得这想法异想天开了。
  就算是为了提拔云泽,这办法也不可行。
  明仁皇帝是当今的祖父,推翻祖父判的案子,先不说能不能找到证据,这首先就是一个大不敬。
  那满朝大臣正瞪大眼睛挑皇上的错处呢,皇上不傻,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怎么查?当年的人差不多都死了,查出来有什么用?不过,明仁皇帝放过云家众人真是因为云家祖上功绩?”皇帝向来都是翻脸无情。
  别说念及大臣祖上功绩,就是父子亲情也不一定会顾念。
  明仁皇帝是个好皇帝,毕竟他的功绩摆在那,任谁都不能否认,可晚年也确实做了不少糊涂事。
  说起来,逼着窈窈的祖父娶他妹妹的孙女静姝县主就算是一件。
  所以,赵恒猜测,云泽的祖父要么是被那个糊涂老头冤枉了,要么就是替皇家背了锅。
  只怕后者的可能更大些。
  否则,以当时云家的如日中天,又有谁能陷害。
  明仁皇帝故去后,先皇继位,虽然没有启用云家子弟,但也没有排斥。
  先皇继位时年纪已经不小,没做多少年皇帝,后来父皇继位,倒是没有反对云家子弟走科举。
  不过,比起云家先祖,子弟也并没有十分出色的,都是些八九品不入流的小官,登不得大雅之堂。
  但这首先是在态度上对云家有了认可。
  再后来,已经不问朝事多年的顾大将军给皇上推荐了云泽。
  云泽进入御林军后虽然并无大的升迁,但皇上对他却是十分信任。
  第379章 忠义之士
  “所以,你觉得皇上知道当年云家是被冤枉的?”陆玉庭瞬间懂赵恒的意思。
  赵恒点了点头:“应该如此!”
  御林军行走御前,虽是侍卫,可却不是一般侍卫可比。
  御林军都是世家子弟,身后背着家族几百条人命,自不敢有丝毫不轨。
  可云泽是罪臣后裔,按说是没有资格的,可他偏偏入了御林军,那在皇上眼中便是可信。
  “若是如此,云家为何……”陆玉庭没有问完,目光露出一抹惊异,赵恒点了点头:“大抵是有了某种默契!”
  像这种首辅获罪,当时应该闹的挺大,可卷宗上并没有相关记载。
  而且文官除非是参与谋反或者通敌这样的罪行,否则,不会被判死罪。
  且判决未下,云大人就死在牢里,这事居然就这样过去了,除非是皇上授意,而云家也知道消息。
  否则绝不会这么悄无声息的就过去了。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居然逼死当朝首辅,事情过去了几十年,估计朝中也没什么人知道了。
  “我倒是好奇云家到底藏了什么秘密!”陆玉庭现在倒是对这案子背后发生了什么有些好奇了,所谓的贪墨不过是莫须有罢了。
  赵恒敲了敲桌子:“不是让你好奇这个的!”
  “还不是你先起的头,师兄,我有预感,这一定是个石破惊天的大秘密!”陆玉庭断定道。
  赵恒喝了杯中酒,没好气道:“快收一收你的嘴脸,我是让你想办法安排云泽!”
  “你为何肯帮云泽?”
  “肯为大齐牺牲又隐忍多年的家族,或许一时失意,但绝对是忠义之士!”赵恒道。
  不管是几十年前自杀而死的云首辅,还是如今的云泽,都是大义之人。
  陆玉庭点点头,云家确实当的起忠义这两个字。
  后辈落魄至此都死守当年秘密,确实有气节,非常人能做到。
  “当时耿将军致仕,若不是义王推荐刘建业,据说皇上是属意郭凯达的,如今又有景王这层关系,这些人选中他机会最大!”陆玉庭蹙眉道。
  郭凯达这个羽林中郎将虽不如高鹏在御林军中威风,但归到底都是皇上的心腹。
  上阳军生变,皇上派心腹之人前去接管,论资历,郭凯达确实是最好人选。
  而且,景王在山东做出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贵妃做出的那些事并无证据证明和景王有关。
  但景王的功绩却是实实在在的,不管是朝堂之上还是山东境内,对景王都是交口称赞。
  按皇上打一巴掌给颗甜枣的做法,极有可能把这个位置给郭凯达来安抚景王。
  郭凯达的庶女指给了景王做侧妃,郭家和景王就是姻亲关系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郭凯达势必是向着景王的。
  郭家祖上是赵家家奴,虽无大功,比不得傅家,陆家这样的公侯世家,可这些年也是颇受重用。
  郭家子弟大多都在御林军和金吾卫,官职虽不算高,但都是十分重要的位置,郭凯达的堂兄正是金吾卫统领,负责京城的守卫,在皇上心中,对郭家还是十分看重的。
  “你一开始和我提起此事,不就是想安排自己人,怎么这会儿又有难处了?”赵恒掀着眉梢,慵懒地斜睨着他。
  “是有难处,但也不是不可能!”陆玉庭捏着扇子,心中已有了主意。
  “有办法不早说,故弄玄虚!”这家伙总是这样。
  “师兄,这郭家未必就是铁桶一个!”陆玉庭看似调笑的语气下,眼里却没有半点温度。
  郭凯达不甘居于兄长之下,这才把庶女送进景王府,想搭上景王这趟快车,可郭凯祥却是要秉承家训做个纯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