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48节
  要是造反,那说不得,自己睡着睡着,人头就被人家借走了。
  张角三兄弟伏诛的事情,很快便传遍整个大汉十三州。
  雁门郡中,小张宁得知这个消息之时。
  却是表现的相当平静,只是表示要回房间休息,这几天不能跟着杨婵一起学习了。
  小蔡琰见此,以她的聪明小脑瓜,自然发现自家小姐妹,好像有些不太对劲,便想要跟上去,问问情况。
  却被杨婵给拉住了。
  蔡琰不知道,她是知道的。
  听丘志清说过,这个小女孩,好像就是张角的女儿。
  此刻让她一个人静静,也好。
  对此,丘志清也不好多说什么,这种事情,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孩来说,确实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不知道是哪个大嘴巴传进来的。
  留下一丝神念,附着在小张宁身上。
  只要她不做傻事,相信时间一长,她自己便可以走出来。
  此时他自己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忙。
  大批人员的安置,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
  而今定襄,云中两郡,已基本稳定,丘志清他们原本打算今年休养一年,来年再向五原和朔方两郡进军。
  奈何,三月份,地龙翻身。
  将阴山五原段,震出一个大豁口。
  豁口直接让仅能通行小队人马的道路,瞬间变成了大军行进的坦途。
  也幸亏鲜卑正在内乱,否则,事情就不好办了。
  这事情,还得从五年前说起,当年丘志清带队,在野狼道伏击了想要偷袭平城的鲜卑大部队,当时真是鲜卑首领檀石槐带队。
  那厮被关羽打伤,虽然被自家亲卫抵挡了大部分伤害。
  可最后那一下,依然留下内伤。
  回去之后,仅仅支撑了两年,便撒手人寰。
  三年前,檀石槐儿子继位。
  不过草原之上,可不讲什么正统,谁的拳头大,谁就是正统,檀石槐所谓的本部,折损过于严重。
  他在的时候,还能凭着过去的威望。
  镇压下来,可他一走,那他的儿子可就没那个本事了。
  而且他又不止一个儿子……
  因此,徐荣提出了一个建议。
  那便是长城沿线的友好部族,经常丢羊,一定是鲜卑人干的,他们要尽快稳定内部,然后去找偷羊的鲜卑人理论。
  毕竟今日他们敢偷羊,明日他们便敢窃取大汉江山。
  还要立国你说气不气?
  对此,丘志清毫不犹豫的,便同意了。
  主要原因是,张角临死前的那一手,是丘志清始料未及的,一下子涌入了百万级别的人口,如果不尽快安顿下来。
  恐怕之后安置会有大麻烦。
  因此,尽快控制另外两郡,刻不容缓。
  现在占领,说不定还能种一季土豆。
  只不过丘志清和刘宏的这个交易,可算是坑苦了并州刺史张懿。
  这个家伙,本来并州刺史做的好好的,突然发现,南匈奴所在的西河郡,近几个月来,涌入了不少东胡人。
  一问之下,这才得知。
  原来是丘志清他们,正在收复阴山五郡。
  这个他倒是没意见,可丘志清拉拢牧民,打击部落首领,编户齐民这一套,吓坏了不少部落首领,纷纷跑来投奔南匈奴。
  其中有不少南匈奴的部落首领,也在丘志清的打击之列。
  毕竟大军出发前,丘志清只说对付那些胡人怎么办。
  可没说南匈奴的事情要特殊对待,所以魏和他们,便直接一视同仁了。
  如此一来,倒也显得公平。
  只不过这个公平,是不是人家想要的,那就不好说了。
  洛阳朝堂之中,随着士人的回归,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黄巾贼灭,圣天子垂拱而治,天下太平的景象。
  反倒是朝中倾轧争斗,越发的激烈。
  丘志清也避免不了,被卷入其中。
  黄巾贼灭,那之前和黄巾贼勾结之人,也可以再次拿出来,晒一晒了。
  其实这主要针对的,是张让等人。
  谁让他们不少,曾经都替黄巾贼说过好话呢?
  只不过设想是好的,实际操作之时,便难免扩大打击面,比如说丘志清,他就很冤枉,他可以对天发誓。
  他和黄巾之乱,真没有任何关系。
  也就和张角本人关系好了点。
  收留了张角的一些弟子,女儿,以及一些部众,而已……
  丘志清自认为,自己不会对大汉有什么不良企图,收养张宁也是全了自己与张角的道友之谊,收留黄巾部众,
  也是为了保留有生力量,为大汉戍守边疆。
  可耐不住人家不是这么想的。
  他的位置本来就招人恨。
  现在除了皇甫嵩这位冀州牧之外,别人都说他是北并州牧。
  加之刘宏没了“苍天”这个大杀器,对地方的监察控制,也没有以前那么得心应手了,最主要是,他把传国玉玺弄丢了。
  一起被他弄丢了的,还有太庙之中的赤霄神剑……
  这导致刘宏有些不自信。
  不过庆幸的是,传国玉玺,应该还在南宫之中。
  这点,他自信自己感应不会出错。
  看来,得早点修复南宫才行,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以后诏书用印,都只能用自己私印这件尴尬的事情。
  因此,哪怕刘宏对与朝臣攻讦丘志清勾结黄巾军。
  他是不信的,也不能信。
  不过丘志清收留黄巾余孽,这是证据确凿的事情。
  毕竟那么多人口往来,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他大汉朝,又不是没有自己的情报组织。
  再想想现在自己的处境,刘宏也很是无奈,大军需要犒赏,南宫需要重建,地龙翻身,河流改道,这些都需要赈灾。
  一个字:钱钱钱啊……
  刘宏的解决方法,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卖官!
  此次,不仅官位可以卖,就连爵位都可以卖。
  当然是,暂时还只是卖低等爵位。
  侯爵之类的,暂未挂牌售卖。
  其中更为夸张的是,他想连三公都拿来卖……不过暂时被大臣集体反对给堵了回去。
  既然如此,刘宏便搞出了一个迁任费用,也就是你只要是上任,调任,都需要交一笔钱,要是你没钱……
  那不好意思,除非朝廷有紧急情况,需要你顶上。
  否则,谁也不行。
  其中他的大主顾,假节钺的使匈奴中郎将丘志清,自然不会放过。
  朝中有大臣弹劾,刘宏刚好下诏申饬,便勒令丘志清上书自辩清白。
  除此之外,诏书之中还表明,现在朝廷百废待兴,希望丘志清能尽自己所能,为朝廷分忧,尽快解决自身问题。
  丘志清收到份诏书之时,已是九月初。
  离九九重阳没几天了。
  据说,他师祖王重阳,也刚好是在重阳节诞生,原本之前读书的时候,不叫这个名字,不过后来混江湖了,这才改名。
  这也是正常操作了,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
  而且当时他干的,还是掉脑袋的大买卖。
  改个名,用小号保命也是正常,以免连累家人。
  他问过杨婵了,天庭没有王重阳,也没有重阳子这号人物。
  这就有些难办了,看来在这地仙界中,自己注定是没有靠山的野道士了,今后的日子里,看来,都只能靠自己了。
  丘志清刚想着靠自己,便接到了刘宏的申饬诏书。
  诏书虽然看起来措辞有些严厉,斥责丘志清私自收留黄巾余孽。
  要求丘志清尽快把黄巾余孽处理掉。
  不过这份措辞严厉的诏书,在语文阅读理解中,曾经十分,拿过七分的丘志清看来,通篇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字:钱!
  刘宏不是在斥责他,而是在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