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22节
  不过这才是应该的,毕竟传说,这个东西是女娲娘娘的东西,有自己该待着的地方,才是正常操作。
  至于杨婵说她刚开始,不能有效控制宝莲灯的问题。
  呵呵,这有什么。
  他丘志清还不是一样,至今无法控制六合塔。
  他甚至连“天书玉璧”都无法控制,只能每天给它灌输法力,而后通过这些法力,用来洗练六合塔,期待它有朝一日,能乖乖听话。
  对于丘志清对自家门派讳莫如深的样子。
  杨婵并不感到奇怪,有些门派,他就是这个样子。
  她又不是没见过,前段时间,还有一个和自家二哥,打的不相上下的猴子,据说也是来历不明,没人知道它什么师承来历。
  不觉间,已是东方既白。
  衣袖一拂,所有瓜果碎屑,尽皆成粉末,洒入边上的小池之中。
  这碎屑,犹如起床的号角一般,瞬间便激活了小池中的鱼群。
  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吞吃着,漂浮在水上的碎屑……
  “吃吃吃,一个个的,贫道倒要看看,你们谁吃得最多,到时候便把它红烧咯,早点送你们轮回,也算是解脱了……”
  丘志清这吃鱼的说法,倒是新鲜。
  让最近读书不少的杨婵,不由想到了一句话。
  不由脱口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说不得,人家正开心呢!”
  丘志清笑了笑,他没说后半句。
  只是调侃一下而已,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不多时,东方祥云破空,彩云笼罩大地,丘志清就在这凉亭之中,面东盘坐,开始了他这一天的早课。
  随着他轻声念诵着经文。
  颇有韵律的低吟,在他身周盘旋。
  原本争抢食物的鱼群,慢慢地,便安静下来。
  如此一来,不用争抢,反而人人都有份,也不用担心吃太胖,丘志清会有红烧,还是清蒸这种幸福的烦恼。
  世间本就如此,不争不抢,平和分享,反而大家都有所得,
  且乐在其中,争抢不休,不但可能一无所获,还平添了不少愠怒。
  ……
  随着金乌逐渐高升,一丝丝紫气,汇集成片,慢慢汇入周身,融入窍穴之中……
  此刻圆月善在,旭日东升,丘志清体内三百六十五处窍穴,
  仿佛与苍穹之上的三百六十五颗主星,遥相呼应一般,一缕缕星光垂落,融入己身,这是他这些年来,发现了一种新玩法……
  那便是,每当日月同现之时,便可以接应周天星力。
  这是不分早晚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月中,大概有二十多天。
  一半时间在傍晚,一半时间在早上……
  杨婵看到这个场景,亦是有些好奇,这紫气和月华,星光一起照耀是什么情况?
  难道就不怕力量太过混杂,直接冲突,把自己给废了吗?
  丘志清倒是不怕,他的《先天功》的宗旨,本就是讲究混元如一的,精气神是三才,可日月星也是三才,不是吗?
  ……
  果然,朝廷发下来的邸报来看,天下中原地区,又是一个大旱之年。
  而更让丘志清头疼的是,他在平城之中,闲逛之时。
  竟然听到有人在悄悄议论,什么岁在甲子之类的话语。
  这让丘志清瞬间便警觉起来,仔细一看,这不是从中原过来的难民吗?
  他这才惊觉,这几个月来,从中原涌进来的难民,已经不下十万之众,也是得亏这些年,雁门境内,近乎年年丰收。
  这才有这个能力,接纳这么多难民。
  前年皇帝册封何皇后,丘志清多给了几千万。
  刘宏一高兴,便把空缺多年的护匈奴中郎将的头衔,给了他。
  丘志清这才有借口,向并州北地的定襄,云中等郡,安置流民,安排屯田,以及放牧等,汉人并非不会放牧。
  只要他们愿意,他们什么都可以会!
  询问了一番谈论的两人,他们也不知道话语的含义,只是听别人说而已。
  丘志清觉得,事情兴许并非如此简单……
  第二百八十二章 张角异动
  很快,越想越是不对劲的丘志清,便回到郡守府中。
  安排自己的侍卫,去将几个在他这里干活的太平道弟子,召集过来。
  一番询问下来,并没有什么发现。
  他们也没有收到任何信息,丘志清有些皱眉,有没有说谎,这些人还没有在能够在自己说假话的道行。
  而今已是十月底,有没有一种可能,张角在瞒着自己?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自己的意见一直与之不和。
  不过这也说不通啊,自己与他,乃是战友,都明确了战斗目标了。
  他这个时候,撇开自己单干?
  貌似也没有这个必要。
  不行,丘志清感觉,他要去巨鹿看看是怎么回事。
  他现在是雁门郡郡守,虽然挂着使匈奴中郎将的头衔,不过他也只能管管并州北方几郡的事情,而今正值西进的关键时刻……
  他自然是不能离开太久,且去会见一个宗教首领。
  也有些说不过去。
  丘志清让他们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被外边流言所动,便让他们各回岗位去了。
  挥退了众人的丘志清,回想一下之前的事情。
  自己上一次给张角写信,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说不得,过几天,便有了回信到来也说不定,再等等……
  丘志清这一等,便是十天。
  正当丘志清聚集诸太平道弟子,给他们说明当下形势。
  让他们保持克制之时,侍卫来报,说是一男子带着一小女孩求见。
  男子自称叫张白骑,是丘志清的师侄。
  这个丘志清倒是有些印象,不过女孩是谁?
  抱着心中的疑问,丘志清吩咐道:“曼成,你去迎接一下你这位师兄,贫道在此等候,莫要怠慢了……”
  位于下首的张曼成,应答一声后,便去门口迎接。
  而丘志清等人,则是在大堂中稍待。
  不过片刻,张曼成便带着一名身姿伟岸,相貌堂堂的年轻人,以及一名七岁左右,和小蔡琰差不多大小的小女孩,走进大堂。
  “弟子白骑,见过执教师叔,见过诸位同门!”
  小女孩亦是规规矩矩的行礼:“弟子张宁,见过执教师叔,见过诸位师兄!”
  其实,丘志清一看到她腰间。
  那和小蔡琰同款的水玉葫芦,他便大概猜到来人身份了。
  这便是当年,他还在洛阳之时,张角写信给他,兴高采烈地炫耀,他捡到的那个和他特别投缘的小女孩。
  自己还特意弄了一个,和小蔡琰同款的水玉葫芦,当做礼物。
  没想到,一转眼,两个同岁的小女娃,也都开始修炼了。
  “无须多礼,坐吧。”
  等他们落座后,丘志清这茬问道:“不知你们师父,可有书信与我?他应该有话要跟贫道说的。”
  小张宁有些不舍的,从丘志清送她的葫芦中。
  取出一卷绢帛,绢帛通体不知有何材料制成。
  内敛,而又灵气隐隐。
  小张宁把绢帛呈给丘志清。
  这倒是把丘志清搞糊涂了,这可不像是书信应有的样子。
  待到丘志清接过卷轴之后,张白骑这才出言道:“执教师叔容禀,师父命我等次来,一来是让我等在师叔座下学习,
  二来,也是给师叔,以及诸位师兄弟带个话,不论外面闹得如何,请师叔,以及各位师兄弟莫要掺和……”
  丘志清眉头皱起,预感到情况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轻轻展开周中的卷轴,只见其上《太平经》三个篆体大字熠熠生辉。
  只是看了个开头,丘志清并没有往下看。
  张角那边,看来真的是出了什么事情,这是过来托孤来了,并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看来自己是真的需要走一趟了。
  再次让众人退下,让张曼成给张白骑安排一下地方。
  便单独留下了张宁,丘志清这才把《太平经》卷了起来,递给她。
  张宁惊讶地看着眼前的这位,只存在于她师兄们的传言中的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