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无限辉煌图卷 > 无限辉煌图卷 第479节
  君高池走了进来,施礼道:“前辈。”
  关洛阳笑道:“这么拘谨干什么?还是叫道友好了。”
  “这月余来,道兄的名号已经响彻东海,德高望重,自然该受到礼敬。”
  君高池虽是这样说,却也从善如流,改回道兄的称呼,说道,“道兄唤我来,莫非是又有什么事情,要跟大周方面沟通。”
  关洛阳说道:“你且来看。”
  说话间,他拿起一支朱笔,在东海的地图上画出一个长长的轨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近似马蹄形的图案。
  君高池端详了一下,这才看出,这个轨迹,是将东海火山密布、地震频发的区域,全都连了起来。
  不过用朱笔画出之后,东海的火山地震区域,加上海底的海沟、海底火山等等,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就显得有些触目惊心。
  东海火山本来就多。
  比如万川海集所在的那几片岛屿之间,就有一百一十二座火山,活火山足足有四十五座。
  鲸海三洲,火山活跃的现象、地震灾害更是频发。
  而整个东海,已知的活火山,总计有五百多座。
  据说当年南海仙宗的罗浮三千客之中,有一些人喜欢游山玩水,留下了许多笔记,有后人整理他们的笔记,意外发现……
  两万六千里东海区域内,发生的地震次数,占了全天下地震次数的十分之九!
  到了最近千年以来,道法传世,众仙出海,东海大大小小的门派世家,都会给自家立下护山、护岛、护城阵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这种行为,是大大的缓解了东海的灾害。
  阵法运转之间,梳理地脉元气,纳入有序的循环,常年累月的借用水火地脉炼丹炼器,增进法力,把这些因为地壳运动时常喷发的元气,都给缓缓炼化掉部分,让灾害的次数、烈度,都明显降低。
  但是这样的手段,在关洛阳看来还是不够。
  因为各家各派之间,都敝帚自珍,很少有人肯互通有无,阵法都各有长短,经过他们的阵法调理后的地脉元气,在一小片范围内可以称得上是和谐融洽,但出了自家门派地盘,就很容易跟其他门派调理后的地脉流向,产生冲突。
  而且这些门派世家,争夺资源,争夺名望,经常也有矛盾,一旦动起手来,彼此攻伐,元气暴烈,阵法动荡,很容易就埋下隐患。
  他们又根本不愿意分出自家的人力物力,到外面去勘察元气环境,做好善后的事情。
  这次筑紫山脉崩塌,之所以一口气产生这么多强烈地震,火山活跃现象,东海几乎动员所有修行者应对,连绵月余,都还没有彻底消停。
  就因为这山脉崩塌,等于是一个导火索,把这些门派多年积累下来的隐患引爆了。
  “竟然是这么回事。”
  君高池听过之后,颇为感慨,“仙道之真谛,就是把握阴阳,调和天人,万象共生,欣欣向荣,这些门派世家,既然都有功于东海,又何必不肯竟全功呢?”
  元太溪也听明白了,不禁摇了摇头,说道:“他们一来未必有这个眼界,二来未必肯操这份心,三来,未必敢去做。”
  “从前的东海,就算是司马家,想普查东海全部阵法状况,只怕也要惊起众多门派不满,况且司马家满嘴的道德文章,实际又何曾在意东海百姓,外面遭灾,他们反而可以看出商机,趁机谋利呢。”
  君高池深以为然:“不过最近东海剧变,关道兄接连展露手段,实力之强,威名之盛,却真可以去做这件事了。”
  他笑道,“毕竟,如今的东海,也没有哪个门派或世家,想让那只掀起千层云霞的神鸟,将利爪往他们头上探去吧。”
  关洛阳轻笑一声,说道:“做肯定是要去做的,但是要解决这个事情,要在阵法上有极高的造诣。”
  “我虽然善战,但是要在这整个东海,万里海域之间,布下一座调和万般气机的大阵,我还不太有把握,所以想问问,中土那边有没有什么擅长于外界布阵的人才?”
  这个世界的阵法之道,分为内外两种。
  在体内布阵这种事情,往往是专注提升个体战力,或者是为了延长寿命,能做到哪种程度,跟自身的修为根基牵扯很深。
  但是在外界布阵就不同了。
  有些人虽然修为不高,自身承受不了多强的阵法,但是在阵道上的悟性极佳,见解独特,以天地山川为载体的话,就可以布置出一些令更高境界的人都深为赞叹的奇妙法阵。
  这种人才,既归功于独特悟性,也有赖于后天培养。
  关洛阳就听说,大周皇朝的工部,会专门选拔、培养这类人物。
  “大周确实有这样的人,如今的工部尚书,不但身为地仙,更是一位阵道上的宗师,麾下能人不少。”
  君高池思量道,“但是,我师祖攻打宣君神教那一役,打入宣君神教的洞天,造成洞天福地内,有不少灵脉混乱损伤。”
  “工部尚书近期一直专注于护理那座洞天福地,麾下能分派出来的人手,恐怕不多,我会传讯回去,请他们尽力相助。”
  关洛阳略微点头:“这样啊……”
  他心中想到,五德圣宗也以阵道闻名,可以跟那边谈谈,也借一批人过来。
  君高池忽然道:“关道兄,其实你要做成这件事情,寻常的阵道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得有真正的大行家,主掌全局。”
  “我们大周还有一位高人,极善于在外界布阵,山水阵法的造诣,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也曾经在工部为官,令工部尚书都暗自叹服,只是后来不习惯朝堂琐事,辞官而去。”
  “倘若能够请到他来,一定对东海的这件事情,大有助益。”
  关洛阳道:“好啊,既然有这样的人,何不早说,他现在在哪里?”
  “此人名叫徐弘祖,他辞官之后游历山水,立志要走遍天下山川,听说后来又结交了一位炼器宗师宋长庚,结伴遨游。”
  君高池说道,“他们二人最近几年,都在南疆大草原,千乘国附近,禹宫山中居住,据说是宋长庚在那里开炉炼宝,也不知练的是什么,堂堂炼器宗师,居然几度炸炉。”
  “徐弘祖也有次一起被炸伤,师祖夫人听说后,还特地请万密斋万神医去过一趟。”
  皇觉真人的夫人,出了名的宽和仁慈,人缘极佳,二十年前的皇觉真人,初登太师之位,手段万分酷烈,大寿时门可罗雀,而他夫人大寿的时候,来客摩肩擦踵,一同为她庆贺。
  君高池取出一块玉牌,说道:“徐弘祖回赠了一份南疆地理志,我们太师府的人都分到一份拓本,经常翻阅,关道兄看过之后,就知道千乘国、禹宫山的具体方位了。”
  关洛阳接过玉牌,输入一分法力,把玉牌中储存的文字图案,都浏览了一遍,果然找到千乘国、禹宫山的相关部分。
  要想从东海到那边,路上都有哪些显眼的地形,可以用来指引方向,他也都一一记了下来。
  “我知道了。”
  关洛阳弹出一道光芒,飞入高空,向南疆大陆那边飞去。
  到了地方,这股法力自然会化为投影分身,向那两个人发出邀请。
  君高池拿回玉牌之后,便告辞回去联系大周方面的人。
  关洛阳目送他离开之后,察觉一道身影在殿外犹豫不前,便道:“余馆主,找我有事吗,怎么不进来?”
  余象斗耳边听到这个声音,脸色一震,终于下定决心,一边迈步进来,一边拱手行礼,闲聊了几句,原来是来告别的。
  “……实不相瞒,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就怕冒犯了关道兄。”
  他轻咳了一声,说道,“道兄,你也知道,余某就有那么个小爱好,喜欢写点故事,东海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啊,真的很适合整理一下,做成磁光戏。”
  磁光戏?哦,动画片。
  关洛阳也想起来了,点头道:“好啊,做成之后可以给我也来一份,我也想看看。”
  余象斗小心道:“那,我用道兄真名可以吗?”
  关洛阳道:“当然可以,只要你别乱编就行了。”
  他心中回忆着余象斗编写的那些故事,暗想,东海这几场大事,还不至于硬编成什么拖拖拉拉,死死活活的爱情故事吧。
  如此想着,他还是叮嘱了几句。
  余象斗得到他的许可,大喜过望,连连拍着胸脯,作出保证,兴冲冲的离去了。
  元太溪说道:“咦,其实可以让他在中土也帮着宣扬一下咱们要开宗立派的事情啊,以后招收门徒更容易。”
  “这个不急。”
  关洛阳说道,“等我把人请到,布下囊括万里东海的大阵之后,看看哪个地方适合作为阵法中枢,我们学宫就建立在那里吧。”
  “建成之后,再来招生。”
  九霄云中,一抹光华,极速飞去。
  不久之后,这条湛蓝虹光,便寻到了南疆大陆的千乘国。
  然而他的分身尚未投放下去,已经察觉到,这块地方有些不对劲。
  第415章 千乘国内石鼓响
  南疆大陆的大草原,一望无垠,山脉绵延,旷野皆绿。
  数以万计的野兽族群在这片草原上活动,但也有很多的城池建立在其中。
  所谓千乘国,其实就是禹宫山脉旁边不远处的一座大城,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
  当年建立城池的人就在城市周围遍植树木,开凿湖泊,引导水流,多年下来,这城池周围就形成一片森林,鸟语花香,百草芬芳。
  但是今日,整个千乘国,都笼罩在一股混乱的气息之中,如烟如瘴,让人看不清城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像是地磁紊乱,又像是本该非常精妙的诸多法力神通,意外崩溃、错乱后,散发出来的气机乱流。
  千乘这个词,有三种含义,一来代表兵车极多,二来是用来代指诸侯国,所谓诸侯国中,大国万乘,小国千乘。
  三来,则是地名。
  传说在春秋时期,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故将青丘改名为“千乘”。
  所谓千乘就是青丘,源远流长,有着无数与这个地方相关的美丽传说。
  然而,与齐景公有关的那个千乘,实际上是在中土大陆的齐鲁大地。
  之所以南疆也有这样的地名,是因为当年众仙出海之后,在这些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城池,迁移了很多百姓。
  为了让他们能对这陌生之地有几分熟悉,也为不让他们忘本,于是,就引经据典,牵强附会,从一些古老的传说中摘出词句,赋予这些荒芜之地。
  南疆、东荒都是这样,甚至还不止局限于地名。
  比如南疆大陆,本来有一些土人部落,见到众仙建造的城市之后,以为神迹,前来归附,就有修行者翻阅古书,从山海经里拿出一段记载。
  说山海经的海外南经之中,提到厌火国,其国人,全身长有黑毛,形貌如同猿猴,居住的地方热浪滚滚,跟南疆大陆的这些部落刚好相似。
  因而就把这些人,称之为厌火国人。
  那个时候来到海外南疆的佛门修行者,大多都喜欢招收厌火国人为门人弟子,教他们练成护法力士,追随高僧出行,颇显气派。
  千年之中,厌火国人早已归化,再也分辨不出土人模样,使用中土流传过来的文字礼仪,但依旧对佛门最为尊崇。
  此刻,千乘国的东四大街上,正有一个据说自己家有厌火国血脉的力士,奋不顾身,舞动铁棍,击退一群乌鸦,把被乌鸦围困的年轻僧人,拖回院中。
  这院子广阔,建筑颇多,小桥流水,假山竹林,一派悠然闲适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