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 > 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 第126节
  姜长生打坐两日后,忽然睁眼,他开始施展呼风唤雨之术,刹那间,天地掀起大风,呼啸群山与京城。
  阴云骤然聚来,这一幕惊得无数人抬头。
  所有人都在期待道祖祈雨成功,可真到此事发生时,他们还是忍不住震惊。
  轰隆隆——
  雷霆阵阵,阴云渐渐下起小雨,雨势逐渐变大。
  不到一会儿,大雨磅礴,冲刷天地间,京城内无数人来到街道上,忍受着大雨冲刷,叩拜高高在上的道祖。
  不只是京城,整个司州也开始陆续下雨。
  庭院内,剑神瞠目结舌的望着远方姜长生的身影,心里掀起滔天巨浪。
  这是何等武学?
  如此范围,这他娘的真是武学?
  第119章 千万香火值,景太宗
  姜子玉站在寝宫窗前,静静望着窗外漫天大雨,手里捧着一杯热茶。
  这些年,他衰老得很快,七十岁的他不复昔日的威严,如同风烛残年的凡夫。
  “原来您说得对,您才是大景的天命。”
  姜子玉露出笑容,喃喃道,他开始回忆自己这一生,辉煌精彩,全都拜父亲所赐。
  或许是时候该离开了。
  姜子玉默默想到。
  一个时辰后,高空中的姜长生凭空消失,而大雨仍在继续,驱逐大地上的灼热之气。
  另一边,乾州州府上空出现姜长生的身影,开始呼风唤雨,为乾州百姓带来大雨。
  庭院房屋内。
  姜长生正在练功,他派出去的都是分身,毕竟大景太大,他能呼风唤雨,但还做不到覆盖整个大景,于是他分出七十二具分身,花了两日时间,让其他分身找好下雨的位置,然后轮流祈雨,这样就不会暴露他的分身之术,世人最多以为道祖速度快,为天下施雨。
  就连剑神、姜戬也不知姜长生在屋内躲着。
  司州的大雨持续半日,待雨过天晴后,全城欢呼。
  接下来数日,姜长生的分身接连施展呼风唤雨,让七十二州都获得雨量,这般神迹也让周边王朝知晓,大景全天下都在惊叹道祖之能耐,越来越多的百姓、武者在家里为道祖立像烧香。
  山林间,齐缘与一众弟子站在新建立的道观前,享受着雨水淋身。
  “真的下雨了!道祖果然是仙人!”
  “师父,您猜对了,道祖真没有吹牛。”
  “太厉害了,说下雨就下雨,这里距离司州可是有四万里远啊!”
  “信道祖,弘扬不战,天命在我们身上!”
  “原来世上除了武道,还真有仙术。”
  听着弟子们的感慨,齐缘想到那日姜长生搬山的场景。
  亲眼目睹姜长生将武峰拔起,那可比目睹他托山前行还要震撼。
  从那日起,姜长生在齐缘心里便是仙神。
  齐缘心潮澎湃,道:“有道祖为我们保驾护航,尔等意志必须坚定,来日,天下太平,尔等将获得莫大的功德,死后亦能成仙。”
  弟子们齐声欢呼,斗志昂扬。
  ……
  三日后。
  姜长生从房屋内消失,凭空出现在地灵树下。
  姜戬、白岐见到他,顿时兴奋,立即凑过来询问情况。
  “师祖,整个大景都施雨了?”姜戬期待的问道。
  姜长生微微点头,他还是第一次消耗如此多的灵力,所有分身都是灵力耗尽后消散,并没有回来。
  姜戬一听,兴奋坏了。
  白岐想来舔姜长生,被姜长生一根手指按住额头,无法向前。
  剑神站在不远处,忍不住问道:“敢问那是武学,还是仙术?”
  姜长生笑道:“这世上哪有仙术,待你境界更高,你也能。”
  剑神如释重负,只要不是仙术,他还有追逐的希望。
  他的目光变得火热,开始期待跟随姜长生会带来怎样的进步。
  姜长生再次说道:“呼风唤雨,也是一种天地之意,你可多想想。”
  闻言,剑神动容,当即走到角落,打坐冥想。
  前辈指点他了。
  姜戬也深受刺激,开始练功,他忽然觉得金身境根本不够看,他的目标是乾坤境,不,比乾坤境更高的境界!
  随后半年,姜长生每隔一个月,为大景呼风唤雨,助大景度过这场酷暑。
  一直到年末,天降大雪,这场天地浩劫方才过去,秋季直接被挤掉。
  【乾武四十九年,持续大半年的千年旱灾过去,你成功度过一劫,获得生存奖励——杂术“阵法录”】
  果然,又有生存奖励可以捞!
  上次千年雪灾也是如此。
  姜长生心情愉悦,默默传承阵法录,阵法录乃是修仙阵法的大典,可教他如何修建阵法,阵法录内记录了上百种阵法,但都是基础辅助阵法,并没有强大的杀伤力,不过对于姜长生来说足够了。
  他正在向全能修仙者进发。
  半年里,姜长生的香火值暴涨,其增幅远超过去任何一次香火值涨幅,毕竟他在七十二州呼风唤雨,还不止一次,百姓自然奉他为神明。
  截止到岁末,他的香火值已经破千万,也就是说,半年内有数百万人为他烧香,这个数字已经很可怕,足以见得他在大景内的威望,这还是烧香,绝大多数崇拜姜长生的人忙于生计、习武,可没空为他立像烧香。
  涨幅还在持续!
  ……
  乾武五十年。
  姜长生带着姜戬前去看望姜子玉,姜子玉已经见过其他皇子,这一次单独见他们爷孙,姜秀也在。
  躺在床上的姜子玉无比虚弱,看到他这副模样,姜戬很慌张,趴在床边,关心他的情况。
  姜子玉摸了摸姜戬的头,看向姜长生,有气无力道:“父亲……孩儿不孝,未能孝顺您,就得先走一步……”
  此言一出,姜戬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向姜长生。
  怎么可能……
  师祖其实是他爷爷?
  怎么回事?
  姜长生来到床边,用回春术让姜子玉恢复一些气力。
  很快,姜子玉感受到力量,缓缓从床上坐起来,他伸了一个懒腰,感慨道:“还是父亲厉害。”
  姜长生问道:“你还有什么未满足的心愿吗?”
  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自是舍不得。
  姜子玉笑道:“想看到大景统一天下,不过已经是奢望,总不能让您给我施展幻术吧?哈哈。”
  姜戬还处于震惊中,他扭头看向姜秀,发现姜秀平静,便知大哥知晓真相。
  “你们兄弟俩去旁边聊聊吧,我想跟你们爷爷单独聊聊。”姜子玉挥手说道。
  姜秀立即拉着姜戬走向旁边的偏殿。
  姜长生跟着坐在床边,姜子玉忍不住趴下,趴在他的大腿上,就像儿时一样,虽然姜长生看起来仍十八岁,而他已经老态龙钟,但在他心里,姜长生永远是一座山,能让他卸下一切防备与伪装的山。
  “父亲,我突然很想母亲,从小到大,她一直守着我,我还记得有一次,我跟姜子韩吵架,姜子韩叫了一群人想揍我,母亲突然现身……”
  姜子玉静静述说着自己想说的话,姜长生认真听着,轻轻摸着他的后背,就如同数十年前在龙起观内一样。
  曾经的小魏王已经成长为威震天下的大景皇帝,他也将携万世未有之大功绩归去。
  姜子玉这一生,算得上完美,年少时为江山力挽狂澜,壮年时征战天下,暮年时励精图治,也未曾犯错。
  姜长生也很为姜子玉骄傲,他虽为姜子玉撑腰,但那只是面对强敌,这天下治理得好,自是姜子玉的功劳,这其中的劳苦非常人能想。
  父子俩聊了很久,最终姜长生离去,留下姜戬,让他陪伴自己的父亲。
  ……
  七月,皇帝驾崩,寿终七十一岁,太子姜秀继位,天下百姓悲哭。
  只有十三州的百姓才真正清楚姜子玉的功劳,真正舍不得他。
  在姜子玉死时,姜长生默默为他送去二十万香火值赐福,祝他来生有更好的资质。
  这一年,姜长生刚好一百岁,也是大景的第一个百年,他站在悬崖前,默默送走自己的儿子。
  姜戬重新回到龙起观,变得比以往更加刻苦,他得知大景江山的不易,他要承担起守护大景江山的责任。
  九月。
  姜秀登基成功,从明年起,年号改为仁德,秉承姜子玉的意志,追封姜子玉为太宗,庙号景太宗。
  月夜之下。
  姜长生坐在树干上,望着繁荣的京城,回顾着自己的百年人生,敌人、故人、亲人、仇人皆在他眼前飘过,有感伤,有畅快,有惆怅,也有无奈。
  万般情绪转化为坚定的道心。
  沧海桑田,故人接连逝去,他更要努力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