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458节
  周雄抬眼看了眼周易,见他面带笑意,方才继续说道。
  “父亲将此孩童归入大人名下为子,将来以继香火,若是大人同意,还请取个名字。”
  “取名……”
  周易沉吟片刻说道:“就叫平安吧,不求荣华富贵,只希望平平安安。”
  周雄眼中闪过惊喜,连忙躬身道。
  “下官这就去为侄儿入族谱。”
  “去吧,咱家在这天牢里转转。”
  周易挥挥手命周雄退下,独自走在天牢中,结果再也感受不到莫名的熟悉感,反倒是与狱卒交流时,学了几手新鲜的酷刑。
  “回头在地牢犯人身上试试效果!”
  ……
  正统四年。
  九月。
  两厂第一次交锋,以东厂大获全胜结束。
  指挥使纪岳抄家灭族,波及地方千户、百户数十人,堪称大庆开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惩治镇抚司官吏。
  时任同知的陆维检举有功,升任指挥使。
  新官上任三把火,陆维第一把火就烧到了东厂,连续抓了六位办事太监。
  东厂督公怒火上涌,唾骂陆维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带着数百黑衣番子,气势汹汹的杀向镇抚司。
  途经皇宫门。
  圆公公等候已久,笑着说道:“督公留步,陛下口谕。”
  “吾皇万岁……”
  周易连忙跪下,三呼万岁。
  圆公公说道:“陛下听闻北边来了不少流民,地方官吏未上报灾情,镇抚司正值空虚之际,此事交由督公调查。”
  “请陛下放心,咱家定调查清楚。”
  周易叩拜接旨,从袖口摸出叠银票,塞到圆公公手中:“陛下近日心情如何?”
  “很是不错。”
  圆公公说道:“昨儿陛下还夸赞,陆指挥使忠心可嘉,办事牢靠!”
  周易拱手道:“多谢圆公公。”
  镇抚司遭受重创,陆维又是临危受命,短时间难与东厂抗衡,于是陛下出手支开周易,给西厂恢复元气的时间。
  当然,调查北边来的流民也很重要。
  圆公公瞥了眼左右,低声说道:“有些事督公应该明白,两厂在则都在,亡则俱亡!”
  “圆公公高见!”
  周易带着黑衣番子,回转监察司,唤来负责传讯的主事林公公。
  “北边发生了什么灾祸,竟然这么多流民?”
  “回禀大人,北疆三府的主事公公,月初传回的信鸽言称并无大事。”
  林公公躬身道:“咱家心有疑虑,前些日子派番子去探查,已经过去十来天,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桀桀桀……”
  周易闻言非但不怒,反而发出一连串怪笑:“好啊好啊,监察司建立方才一年,地方公公就让人家收买了,当真是了不得!”
  左右侍候的干儿,旁边听命的官吏,噗通噗通跪倒一地。
  周易转头看向一名干儿:“咱家问你,北边谁有这般大的能耐,买通无根无后的内侍?”
  这名干儿惶恐道:“干爹,儿子不知。”
  “是不知,还是不敢?”
  周易挥手摄过干儿,抓住他的脖颈,冷声道:“昨晚有个北边口音的汉子,去了你京中的宅子,咱家查了你祖上八代,没有任何亲戚去北边讨生活。”
  干儿不敢有任何隐瞒,惊声尖叫道。
  “干爹饶命,儿子一时糊涂,收了镇北王的银子……”
  “收银子不算什么,咱家收的更多,只是你得知道,有些人的银子不能碰!”
  周易说话时,手上力道慢慢加重,随着最后话音落下,嘎嘣一声颈骨碎裂。
  头颅失去了支撑,软绵绵的耸拉到胸口。
  挥手将干儿扔到墙角,自有番子负责收尸,周易冷眼扫过所有干儿、官吏,教训道:“以后谁敢收北边的银子,可不是这般容易死!”
  众人连连叩首,不敢有任何意见。
  刚刚死的干儿平日里很得周易欢喜,未曾想杀起来毫不手软,更恐怖的是在家中见了谁,竟然瞒不过督公。
  “点齐人马,三日后北上。”
  周易面色阴沉道:“咱家倒是要看看,究竟用了什么法子,将北边的监察司一网打尽!”
  流民、天灾什么的周易并不在意,当年他几乎饿死,也没见有人救济。
  “遵命。”
  监察司众人齐声应诺,随后散去调拨麾下精锐。
  ……
  大庆京都。
  东城。
  崇仁坊。
  居住的都是国朝勋贵,堪称寸土寸金,一砖头砸下去至少是个伯爷。
  周府位于崇仁坊东南,占了足足十余亩地,内里亭台楼阁、假山湖泊无所不有,可谓一步一景美如画卷。
  这宅院原是兴国公府,前朝时涉嫌通敌卖国,全家流放去北疆挖矿。
  正统帝念及周易功劳,将兴国公府赐予周家,以示恩宠。
  如今门口可以悬挂“周府”牌匾,监察司官职受朝廷认可,乃是外臣,并非内宦。
  傍晚时分。
  一列列番子来到周府,接掌了护院职责,在门口、回廊值守。
  八名轿夫抬着官轿来到门口,小印子躬身撩开帘子。
  “干爹,到家了。”
  周易合上《国朝实录》,自从接了调查北边的案子,便从内务府借来了关于北疆的史书,从前朝开始查看。
  大庆之前是周朝,灭亡已经三百余年。
  前后两朝与北疆异族屡屡交战,建国之初胜多败少,随后互有胜败,再之后就任由异族侵扰,只有防御之功。
  “先皇或许痴迷修仙长生,然而覆灭狼王金帐,只此就称得上中兴之主!”
  周易下了轿子,见到在门口恭候的父母兄长,上前几步躬身施礼。
  “见过父亲,母亲!”
  “督公,里边请。”
  周父看周易苍老模样,心生几分怜惜。
  周家发达之后,为了附庸风雅,周父请了不少先生教书认字,早不是当年土里刨食的泥腿子。
  自知周家今日之兴盛,完全建立在周易的牺牲之上,独自面对朝堂阴谋诡计,承担巨大压力,以至于未老先衰。
  “二娃子,为娘亲手给你做了酒席。”
  周母生的愈发痴肥,说话声一如当年洪亮粗糙,似乎恐怕别人不知道,周易是她亲生的儿子。
  周易笑道:“母亲费心了。”
  周母听到夸赞,得意的瞥了眼十几个年轻女子。
  任你们平日里得意,仗着姿色勾引老爷,现在见了周家主事人,一个个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乖乖在旁边侍候着。
  周易将所有人神色变化,都看在眼中。
  周父好色,周母好吃,兄长成了官儿迷……
  其余周家五服以内的亲戚,至少安排了个衙门胥吏职位,摇身一变吃上了皇粮,再不用苦哈哈的种田。
  据监察司番子探查得知,这些个亲戚各有嗜好,没一人成气。
  穷人乍富,极少人能坚持本心!
  周易原本有拉扯族人的想法,见此情形只将其当猪养,做个样子给陛下看,当真抄家灭族时候丝毫不会留恋。
  说话间来到正堂,门口跪着二十来个孩童,齐齐磕头拜礼。
  周家族中适龄的孩子,都让周易看一看,当真有哪个入了眼,连带着父母都能荣华富贵。
  周易逐个扫过,目光落在个六七岁孩子身上。
  其他孩童惶恐不安,唯有这个眼神平静,举止有条有理,不似小门小户能养出来的模样。
  “这个是哪家的?”
  “督公,这是您家的孩子。”
  周父面露得色,二十几个孩童混一起,唯独挑中这个,正说明自己眼界高明:“他就是周平安,就等你回来,磕头认爹了。”
  “有趣,有趣!”
  周易说道:“过来让咱家瞧瞧。”
  周平安闻声走过来,躬身施礼道:“拜见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