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385节
  “师兄无需担忧,即使改为长老,一应灵物资源都不会减少。”
  通玄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见三人面色稍稍恢复,继续说道:“当下宗门重要宫殿,当属执法殿与灵宝殿,哪位师兄有意执掌?”
  三位金丹也不是蠢人,纷纷看向周易,由辈分最高的人先选。
  周易说道:“贫道寿元无多,不适合事务繁杂的地界,就去看守藏经殿罢。”
  通玄微微一怔,却也不能劝说什么。
  三位金丹面露喜色,分别占了执法、灵宝、讲经三殿,合起来权势不弱于掌教。
  “贫道这就去藏经殿当值。”
  周易睨了通玄一眼,小家伙与贫道斗心眼还差得远,当即化作遁光消失不见。
  数日后。
  杨晋来藏经阁借书,进门就看到个白发老道。
  头发乱蓬蓬,藏蓝道袍上满是酒渍,醉醺醺的趴在桌上熟睡,怀里还抱着个灵酒坛子。
  第356章 天师归来
  “拜见祖师!”
  杨晋看清老道面容,连忙躬身施礼。
  庆典中周易一番忆苦思甜,门中弟子无不心怀感恩。又听闻老祖寿元将尽,颇有种英雄迟暮的悲凉,不自禁的怜悯、亲近。
  周易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胜过通玄十数年经营,门中声望仅次于玄雨。
  通玄也不是蠢人,回头仔细思索庆典前后,明白这个少有露面的师祖,不是个靠拍马能忽悠的,立刻停了后续动作。
  左右不过几十年,静等师祖身死道消即可,正好修行提升法力。
  修仙界,实力才是权力的根基!
  周易喜欢聪明人,见通玄明白敲打,便安心在藏经殿安度晚年。
  听到声音,睁开醉意朦胧的双眼,神识扫过杨晋内外,立刻知晓他为何来藏经殿。
  炼气中后期瓶颈松动,必然是借鉴前人经验。
  “无需多礼。”
  周易说道:“一层甲七有卷《孔云法师笔记》,里面详细记载了突破之法,此人悟性了得,所著比起二楼还要玄妙。”
  玄元宗藏经阁完全对外开放,任何弟子都能诵读典籍,这一点比起大宗门宽松得多。
  当然,开放的是典籍与普通功法,镇宗传承仍需要成为真传弟子。
  杨晋躬身道:“多谢祖师指点。”
  片刻后。
  杨晋将笔记内容录入玉简,打算回洞府思索,早日突破炼气中期,五年后宗门大比定能夺个好名次,出门再次躬身施礼。
  “师祖,弟子法力低微,帮不得大忙,不过有跑腿的工作可以为师祖代劳。”
  周易微微颔首,知道抓住机会就好,不过还得合自己胃口:“贫道年轻时候喜欢看话本,好些年没下山,也不知有没有新作。”
  “弟子这就下山,帮师祖买来话本。”
  杨晋面露喜色,能与祖师搭上话,对道途多有助益。
  半月后。
  再次来到藏经阁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大叠书册。
  “师祖,弟子打听了许多人,这些就是近百年最好看的话本。”
  周易瞥了眼封面,双目放光,从袖口取出一卷经书。
  “你这小家伙很不错!这卷《神气养形论》拿回去读,一个月后还回来,记得写十万字读后感。”
  “读后感?”
  杨晋躬身接过道经,翻看几页后,不禁面露失望。
  《神气养形论》是一卷纯粹的先贤典籍,讲述神魂蕴养之道,并没有记载任何炼神法门,全篇一千二百余字。
  周易眉头一挑:“不想看就还给贫道。”
  杨晋连连摇头,将典籍抱在怀里:“师祖放心,我一定写满十万字。”
  “先修道再修仙,先诵经再练功。”
  周易说道:“你这厮天赋寻常,悟性也一般,想要提升底蕴根基,只能走这条路子,否则至多止步于筑基。”
  周易看杨晋,如当年铁冠仙看周易,高屋建瓴,可以直接点明将来道途。
  杨晋会不会听,能不能坚持不懈,全凭个人造化了。
  毕竟杨晋没有长生道果,即使知道诵经增加底蕴,然而同门一个个突破境界,只剩下自己慢悠悠的诵经,九成九的人会选择放弃。
  “师祖放心,弟子定不负期望!”
  转眼一个月过去。
  杨晋来到藏经殿外,捧着厚厚一叠纸,上面写满了感悟。
  “师祖,弟子完成任务了。”
  周易接过纸张,神识扫过,满意点头:“论述颇为浅显,不过也是用心了。”
  收起典籍和感悟,又从袖口摸出一册书。
  “这本书也是,一个月十万字!”
  “弟子明白。”
  杨晋只以为是师祖的耐力考验,通过了就能拜入门下,得传镇宗道法。
  一个月后。
  周易查看读后感,比上次质量好了些,再次取出一卷典籍。
  “写的不错,照旧十万字!”
  “遵命。”
  杨晋听到夸赞,欢天喜地的拿着典籍,回到洞府迫不及待的翻看。
  此时。
  同门已经知道杨晋获得大机缘,入了师祖的法眼,纷纷登门恭喜,想尽办法拉近关系。
  通玄听闻此事,特意将杨晋洞府调到上等,又增加了灵石供应。
  周易对这些事不闻不问,一心窝在藏经殿读春秋,每月末给杨晋一卷新典籍。
  ……
  月升月落,春去秋来。
  十年时间转瞬即逝。
  这日清晨。
  杨晋不知多少次,来到藏经殿外。
  “师祖,这个月任务完成了。”
  “嗯。”
  周易神识扫过读后感,十万字里面注水三万,不过杨晋能坚持十年,已经出乎预料。
  十年诵经,耽误了法力修行,如今方才突破炼气七层。
  三十岁的炼气七层,比之当年玄立还要慢,在玄元宗弟子中排在末流。
  “写不完,可以多延期几日,不用故意注水。”
  周易稍稍提醒,照例取出典籍:“这册《真气还元注疏》,老规矩。”
  杨晋面色微红,拿了典籍连忙离开。
  拖拖拉拉一个半月后。
  杨晋才回来归还典籍,好在写的十万字读后感,比之前质量好了许多,某些感悟之玄妙堪比金丹真君。
  “继续!”
  ……
  回到洞府。
  杨晋将典籍放在桌上,抓紧时间修行法力。
  本就资质寻常,诵经写读后感又耽搁了时间,修为已经远远落后同辈,再过些年就让“景”字辈弟子超过了。
  这十年。
  杨晋经历了人情冷暖。
  同门从羡慕到鄙夷,从亲近到疏远。
  一些不好听的言语,纵使是私下议论,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声音大了,总会传入杨晋耳中。
  他们不敢说老祖教导方式有错,只会说杨晋榆木脑袋,资质低劣。
  修行结束。
  杨晋翻开典籍,逐字逐句的诵读参悟,心有所感便记录下来。
  读一遍,有百十个字的感悟。
  读百遍,有四五千字的感悟。
  读千遍,才写了一万来字的感悟,随着对典籍感悟愈深,所得就越来越少。
  杨晋写十万字感悟,至少读十万遍,堪称一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