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我是女炮灰[快穿] > 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2451节
  说完脸上露出淡淡的倦色,看向林楠和苏守之,“剩下的你们看着办罢。”
  玉姜满脸惊愕,但见萧遥起身离开,便按捺住满腔的愤怒和不解,上前扶着萧遥离开。
  直到萧遥出了大殿,崔萧两家才反应过来。
  反应过来之后,两家人俱是狂喜。
  萧遥称帝,生怕苛待生母养母会名声不好,因此才一再忍让崔萧两家,为此,她甚至肯放过得罪过她的卢李两家,就因为这两家跟崔家有姻亲关系!
  至于萧遥给崔四郎指了庶族出身的杜二娘子,那定是因为萧遥有怨,所以在这里出气,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更相信萧遥是不敢跟他们闹翻的。
  崔萧两家离宫之后,第一时间门便是关起门来讨论以后仗着萧遥,该怎么谋利益。
  司徒和司空两位大人并肩出宫,出了宫门口,即将分别时,司徒看向司空:“我原以为女帝为政,会严苛一些。今日看来,皇上还是过于仁义啊,也太过在乎世人的评价了。”
  司空点了点头,脸上的神色活泛了几分:“这是个好时代。”
  上位者仁义,他们便会好受许多。
  这上位者再有软肋,他们以后与之博弈,便可以各凭本事了。
  一个大一统皇朝不管能续命多久,他们作为第一批大臣,定然会在历史上留名。
  这时身边忽然有人笑道:“两位大人在聊什么?”
  司徒司空二人回头,见是苏守之,生怕他多想,便含笑将司徒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末了说道:“太傅以后还是要多劝陛下一些啊。”
  苏守之笑着冲两人拱了拱手:“这是自然。”
  心里却不敢苟同。
  一个在乱世中崛起夺得天下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为帝的女帝,会在乎世人的评价?
  她根本不在乎。
  今日表现如此仁善,一定是别有所图。
  推及她发布了许多政策,都是削弱世家的,由此可知她今日的图谋,最有可能是将世家一网打尽——之前她起事时,有世家投诚,她不好出手对付世家,不然除了名声受损,天下也会大乱,如今建国之初,正是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她对崔萧两家才会如此仁善。
  玉姜跟着萧遥去御书房,想了一路都没想明白萧遥今日此举是为什么,进了书房继续想,想了许久没想明白,见萧遥放下笔歇息,便上前帮她捏背,嘴上问:“皇上,崔萧两家如此不是东西,你为何对他们这么好?”
  她已经说得轻了,实际上,崔萧两家是得寸进尺,相当的嚣张。
  萧遥闭上眼睛享受着玉姜的服务,嘴上道:“你自己想。”
  玉姜道:“我想了许久,都没想明白。难不成皇上是信奉以德报怨?”
  林楠推门而入,命左右全部退出去,这才代萧遥回答:“世家很多,如今有几个一流世家还是盘根错节的,他们又是投诚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他们动手,所以,只能先养肥他们。”
  玉姜不解:“养肥?”
  林楠坐下来,点了点自己的额头,说道:“你还记得郑庄公是怎么对共叔段的么?养大他的野心,让他一步步走向灭亡,这就是所谓的,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玉姜眨了眨眼:“就是先给机会让他们犯事,等时机成熟时,再一网打尽连根拔起?”
  林楠笑着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玉姜听了,心里闪过什么,马上看向萧遥:“那大郎君的婚事——”
  林楠懒洋洋地道:“二流世家苏家,名声很好听,可是很穷,穷到何种程度呢?合家只剩下四个主子并四个仆人,都快揭不开锅了。”
  萧遥一开始就想让萧大郎君娶苏家的女郎,但知道萧家肯定会怀疑萧遥包藏祸心而推托,所以先推出商贾之家,等萧家剧烈反对之后,才提出苏家,有了对比,萧家便容易接受苏家了。
  说到底,这就是后世鲁迅的拆屋效应。
  玉姜听完这话,想到崔萧两家嚣张不了多久,顿时通体舒畅起来。
  萧遥缓缓睁开双眼:“说完了便干活罢。”
  林楠看向她:“都快大婚了,你怎地不留苏守之多说几句?”
  “政事忙,我与他都抽不出时间门来。”萧遥说完,拿起毛笔开始写批注。
  林楠见状也开始磨墨,一边磨一边说道:“苏守之相当于入赘,这就容易牵扯到一个现实却又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若你早他一步去世,他极有可能会做出三代还宗的事。你可记着,一定要立下遗嘱。”
  萧遥一边快速写着批注一边道:“这倒用不着操心,我答应他若有两个孩子,便分一个跟他姓。”
  林楠磨墨的手顿住了,她直接将毛笔仍在墨砚上,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向萧遥:“你觉得这没什么?这绝对不行啊。冠姓权那么重要,你怎么不当一回事?”
  萧遥抬起头,不解地看向激动的林楠:“不就是姓氏的问题么?有什么特别?”她说到这里,在脑海里认真思索,可是她的确未曾经历过与之相关的事,所以理解不了林楠的话。
  她可以确保将来继承她的意志的,是跟她姓的孩子,所以便完全不考虑其他了。
  林楠很激动:“你还问有什么特别?我不说其他,你有没有想过,跟苏守之姓的孩子也会想着争权夺利?别跟我说什么你可以确保跟你姓的孩子能坐稳江山,未来如何,我们都不知道,对孩子的品性,也就没有十成十的把握。行行行,我知道你可以保证。”
  她坐到萧遥身边,一脸抓狂地深吸一口气,想继续长篇大论劝说,可是想到萧遥说可以保证,便知道说这些没用,当下脑子一转,看向萧遥,“我问你,若登基的是苏守之,你是皇后,你会提出要一个孩子跟你姓么?”
  轰——
  这话如同惊雷一般在萧遥的脑海里炸响,炸得她整个人都懵了。
  在她的过去,在她脑海里若有若无偶尔闪过的记忆里,她从来没有经历和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她也便没有应对的措施,甚至压根没这方面的意识,可是此刻,听到这话,她突然发现,原来还应该有这样一种思维。
  她是女帝,却饱受舆论压力,她任命的女官,私下也被人说嘴,是因为这个社会,是以男权思想为主的,在这个世界的意志里,男子称帝天经地义,男子出仕天经地义。
  也因此,男子都必须有跟他姓的后代。
  可是听过林楠黄钟大吕一般的喝问,萧遥知道,可以不是这样的。
  女子称帝也该天经地义,女子出仕也该如男子一般天经地义,女子出嫁后,没有冠姓权,那么男子入赘后,也该没有冠姓权,这样才公平。
  萧遥当即命人召苏守之入宫,见了面,说得很是直白:“苏守之,我要毁诺了,我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跟你姓。你若不愿意,我们的婚事便取消。”
  她完全可以强夺豪取,将苏守之娶进大明宫里,可是她不想这样。
  苏守之听到“婚事取消”,脑子里一片混乱,问道:“为什么?”
  萧遥反问他:“若你为帝,我是皇后,你愿意我们的一个孩子随我姓么?”她紧紧地盯着苏守之的双眼,缓缓道,“你绝不会愿意,那么我亦然。”
  苏守之沉默了许久,才轻声说道:“我懂了。”
  萧遥看向他:“你可以慢慢考虑清楚,不过尽量在三日内答复我。”
  苏守之低头看向她:“然后,让你再选一个皇夫么?”他的眼睛如同烈火一般灼烧着,烧得人生疼。
  萧遥没有避开,和他的双眼对视:“我只是想妥善处理好大婚的典礼,继续举行或是取消,都该提前出章程。”
  她让苏守之三日内答复,不是要换人,更不打算以此来刺激苏守之嫉妒。
  该要的,她一分不让,不该要的,她也不会强求。
  苏守之走到廊下,看着亭中的一株银杏怔怔地出神,之后来回踱步。
  他转了两圈,忽然回来,看着萧遥,一脸郑重地说道:“萧遥,大婚典礼照旧罢。”
  萧遥凝视着他的眼睛:“你该怎么苏老夫人交代?”
  苏守之的声音轻轻的,但是却异常认真:“我会说服她,用一辈子的时间门说服她。”
  自那日和苏守之说开之后,萧遥忙于政事时,偶尔也会想到苏守之这么做,会不会节外生枝,但她实在太忙,往往只是放松时想一想,还没想出个什么便又去忙政务了。
  郑绣管理者京中的舆情以及各家族的情况,这天十分不悦地来禀报:“皇上,你当真不管么?崔萧两家及几大世家都相当嚣张。崔家和其他世家在长安城外以招募佃客的名义招募部曲,萧家则大肆敛财。”
  萧遥摆摆手:“不必管,由他们去。”又问,“政令都颁布下去了么?”
  郑绣点头:“早就已经颁布下去了,因皇上要求要颁布到全国范围,所以我请人快马加鞭拿着圣旨往各处去,照脚程,应该通知遍了。”说完还是关心世家和萧家如此嚣张的事,道,
  “皇上不管崔萧和那些世家,是怕失去了目前在世家心目中的好口碑么?”
  那日崔萧两家出宫后,当日便对萧遥大赞特赞,其他世家也跟上,说萧遥仁德,重情重义,总之好话不断,还有写诗文夸赞萧遥的。
  她是复杂舆论的,当即抓住机会将这些赞美推荐出去,力求推到全国范围去。
  因为世家写文章称赞,所以萧遥的口碑好了很多。
  可如果因为口碑好而受制于世家,那便是大大的不妥了。
  萧遥摇摇头,见郑绣一副刨根问底的架势,便道:“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若不动世家,任由他们慢慢发展,迟早也会成为庞然大物的,所以她得找一个契机,将之连根拔起。
  郑绣听了,茅塞顿开,高兴地说道:“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
  将他们捧得高高的,再一脚将他们踢下来,那感觉可实在太好了。
  萧遥见郑绣不追着自己问了,便继续低头忙政务。
  她制定的基本国策是休养生息,可是怎么休养生息也是讲究策略的,而且不同的策略会有不同的速度。
  这片大地接连打了那么长时间门,以至于民不聊生,她得尽快让饱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活下来才是,其他的都可以放在一边。
  萧家相信萧遥不会动他们,便开始了小心翼翼地敛财——之前崔萧两家进宫觐见,后又大肆赞萧遥,对外释放了萧遥会厚待崔萧两家的信号,所以许多想要谋求一官半职或是单纯只是想跟崔萧两家交好的人家,都往萧家送礼。
  起初萧家还不敢多收,生怕会招惹祸患,但派人去苏家纳采时,他们才知道,苏家虽然是二流世家,但已经是个彻底的空壳子,不仅拿不出嫁妆,还会扣下一些聘礼在府上。
  萧家已经没落,本来也很穷,得知未来亲家也穷,萧大老爷夫妇几乎疯了。
  他们忍不住诅咒萧遥,骂她狼心狗肺,可是他们也只敢躲在被窝里小声嘟囔两句,根本不敢对外说,憋屈得很。
  至于退亲,这亲事是萧家求来的,也经过萧遥首肯的,他们根本无法退掉这婚约,因此只能从别的地方继续谋财。
  因为穷,因为惯性,萧家人渐渐麻木了,开始了大肆敛财。
  萧大娘子有些担心,便劝说萧大老爷夫妇:“阿爹,阿娘,皇上给大兄指派了这样的妻子,可见皇上心里还是记恨我们萧家的,不如我们还是少收些财物罢。”
  萧大老爷不以为意:“你这傻孩子,担心什么?皇上的确记恨我们,可是因为她是皇上,碍于孝道,她不管怎么记恨我们,都不会动我们,所以我们不必如此拘束,该放开一些才是。”
  既然萧遥不敢动他们,他们还怕什么?
  以崔家为首的各大世家,他们都不缺财力,但由于连年征战,他们府上的部曲,都减少了许多,这实在配不上世家的派头,所以各大世家疯狂砸钱买奴隶和招人回来做部曲。
  由于萧遥颁发了新规,废除了人口买卖,所以各大世家都不敢在长安以及长安城方圆百里内买卖奴隶和部曲,而是远离了长安,悄悄地买。
  转眼,女帝和皇夫的新婚大典便开始了。
  由于国库空虚,萧遥便命新婚大典的依仗规格、服侍等都降低,帮国库省钱。
  郑绣深谙如何炒作,马上命人制造舆论,大书特书萧遥心系百姓的形象。
  不得不说,郑绣在这方面是个人才,而天下老百姓,也十分吃这一套。
  萧遥的形象前所未有的好,在许多百姓心目中,她便是当之无愧的天子。
  在萧遥连成亲典礼都十分节俭时,萧家和各大世家表面上也不敢露出任何豪奢的迹象,但是在自己家里,一家家均美酒美酱,各式肉类琳琅满目,即使是仆人,也吃得琳琅满目。
  萧遥的大婚过后,被萧遥指婚的世家郎君,也纷纷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