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我是女炮灰[快穿] > 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859节
  太后与皇后对此并不怀疑,毕竟这么神奇的手段,若能无限制地享受,倒不真实了,因此并不追究。
  皇后甚至笑道:“那你先前不该出手的,等我们累极了再出手。”
  萧遥笑道:“民女看太后与皇后似乎疲惫,才忍不住试一试。且太后与皇后不必担心,三五次,倒还是有效果的。”
  太后与皇后觉得三五次已经够多了,当即都十分满意。
  萧遥跟着心情愉快的太后与皇后进去,将自己先前说的话再次说了。
  皇帝看到萧遥进来,很有些忸怩,觉得不大好意思面对这么个年轻的小娘子,及至听了萧遥说不愿也不能入宫为妃,顿时失望至极。
  可是失望也没法子啊,人家萧大姑娘的理由十分充分。
  而且,他如今年事已高,不定什么时候又有什么疑难杂症需要萧大姑娘医治,若强娶了萧大姑娘,将来一旦身体出现什么疑难杂症,萧大姑娘便治不好他了。
  皇帝的确很喜欢萧遥,还是年少时那种罕见的一见钟情,可是他年事已高,更爱自己的命以及万里江山,所以略一思索,便点点头:“既如此,便别进宫了罢。你治好了朕,也治好了贵妃,更曾救过老九,想要什么赏赐?”
  萧遥认真想了想,摇摇头:“民女不需要什么赏赐,因为这是力所能及之事,是必救的。”
  皇帝听了,看着下头俏生生的年轻姑娘,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说得好,这是必救的,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这时皇后说道:“皇上,臣妾虽久居深宫中,但亦听闻,因萧大姑娘随母离开萧家,地位骤降,受了许多委屈。臣妾认为,以萧大姑娘如此品貌,不该受此委屈,故皇上不如给萧大姑娘一个不被人看低的封赏?”
  太后闻言也点头:“的确,可以给一个封赏。”
  皇帝听了,看向萧遥,见一个如花般娇艳的女子俏生生地站在自己跟前,心里又涌起那股子忸怩,同时也带着愤怒。
  能救他性命的萧大姑娘居然被人看轻?
  这可不行!
  当即,他便说道:“既如此,便封萧大姑娘为镇国郡主罢,食邑一千五百户!”
  太后与皇后听到这徽号,俱是眉心一跳。
  这封郡主就过够分了,还是徽号“镇国”,未免也太贵重了罢?
  须知,公主与王爷所出的女儿,也没几个被封为郡主的,多数是县主,而且没有封号。
  所以萧遥这个镇国郡主,殊荣也太大了!
  两人看向皇帝,见他看着萧遥,目光中是前所未有的明亮,便知他好女色的毛病又犯了,怕是劝不住的。
  只是,劝不住也要劝啊,不然那些公主所出的女儿以及王爷所出的女儿,还不得在心里头给皇帝扎小人么?
  太后说道:“皇上,萧大姑娘有大功,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徽号为‘镇国’,是否过于贵重了?且郡主也过于贵重了。”
  皇帝道:“救过朕与贵妃的性命,又救过老九,这样的功劳,封镇国郡主有何不可?她是靠自己本身的能力获封的,自然比靠祖上荫蔽的强一些。”
  说完又看向萧遥,“朕先前问过贵妃以及贵妃的宫女,她们均说,萧大姑娘治病,是结印,用跟仙家差不多的手段,故朕以为,徽号为镇国,并无不妥。”
  太后与皇后想到萧遥先前一系列作法,不由得也有些迟疑。
  的确,萧大姑娘那种种作法,不像是凡间的,倒像是仙家的手段。
  皇帝又道:“萧大姑娘有此等神通,将来少不得还得进宫来,徽号贵重一些,也是方便她行事之故。且正是要给予她贵重的徽号,才能让许多人不敢动她。”
  他是很喜欢萧大姑娘,但是封镇国郡主,主要原因是萧大姑娘有世人没有的神通,倒像是一些仙家的手段。
  所以,他认为,要极力让萧大姑娘高兴和满意,如此一来,他将来病了,萧大姑娘才会更用心。
  太后与皇后听到这里,彻底没词了,只得点点头。
  皇帝看看萧遥,见她生得天香国色,穿戴上却太过素淡了,又想起皇后先前说,她地位落魄了,便以为她是囊中羞涩才没法子好好打扮的,当即又罗列了一长串的赏赐,多数是珠宝首饰,还有一些金银以及绫罗绸缎。
  皇后与太后还是觉得赏赐太多了,但想到若萧遥真的通晓仙家手段,多给她好东西笼络,也是值得的,因此尽管眉心不住地跳,还是没有拒绝,而且,两人也赏赐了一两件,当做是对萧遥的看重。
  萧遥自打听到镇国郡主之后,就忍不住猜测,这镇国郡主之类的,是不是大白菜,居然如此轻易就给了她。
  及至听到皇帝与太后皇后的对话,才知道这是前所未有的徽号与赏赐。
  等听到各种金银首饰以及布帛的赏赐,她在高兴到麻木之余,就明白,皇帝与太后皇后,这是看重她这次治病的手段——这是全国只有她会的手段!
  得知三人这样的想法,萧遥便心安理得地收下这些赏赐,并认真给三人道谢。
  皇帝笑道:“这是萧大姑娘应得的。”
  萧遥这次还是被柳公公送出来的,不过柳公公的态度,与先前请她进宫的态度相比,那是大相径庭,显得客气了许多。
  萧遥忍不住想笑,这个世界上,权势,真是叫人趋之若鹜啊。
  回到家,萧遥听到萧行沛略带着怒意的嗓音:
  “你怎地还是如此固执?萧遥跟着你,身份地位低了一大截,档次高些的宴会她去不得,便是有机会去,还要叫人看轻,你看着难道不心疼么?便是她的亲事,也高不成低不就的,你怎么就不为萧遥想想?”
  穆氏哽咽的声音响起:“我知道我拖了遥遥的后腿,可是未经遥遥的同意,我是不会答应你的。你想让遥遥随你回将军府,须问过她,让她亲口应承你。”
  萧行沛有些烦躁地说道:“你是她的母亲,难道还做不得她的主么?”
  “你不用多说,我便是能做主,我也不想做主,我希望随她心意。”穆氏又道。
  萧行沛道:“归根结底你还是自私,为了自己,生生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给拖垮了。穆氏,想不到你竟是如此自私的一个人,你——”
  穆氏一下子哭了起来,说道:“你何必如此说我?”
  萧遥听不下去了,快步走进园中,掀了帘子进入屋中:“我不愿意去将军府,与我母亲无关,便是她要我回去,我亦不会回去,萧将军请回罢!”
  穆氏见了她,忙擦掉眼泪迎了上来:“你可回来了?可还好?皇上宣你进宫所为何事?”
  萧行沛顾不得萧遥说的话叫自己生气,也在旁问:“皇上召你入宫,到底所为何事?”
  萧遥对穆氏道:“我没事,只是进宫做了点事。”
  穆氏听到萧遥说没事,又见她的确好好的,当即就放了心。
  萧行沛却还要追问:“做了什么事?”他几乎想直接问,是不是皇帝看上了她,想让她进宫做妃子。
  只是,这样的话,他不好直接问出口。
  萧遥淡淡地道:“皇家的事,未经允许,我不能透露。”
  萧行沛眸子里的急切,她看得一清二楚,故并不想多与他说什么。
  萧行沛道:“不能透露么?与我跟你母亲也不能透露么?”
  萧遥似笑非笑:“我母亲可以,你不行。”
  萧行沛这人脸皮也是厚,从前不曾关心过她如何,今日一听到皇帝宣召她进宫,竟亲自寻上门来了,还打感情牌,想让她回将军府——萧行沛这是想占便宜呢。
  萧行沛听到萧遥如此直白的话,脸色有些难看:“遥遥,好歹我是你爹爹,在你与你娘亲离开将军府之前,我们父女的感情也是不错的,你如今离开还不到一年,怎地便如此与我说话了?”
  萧遥道:“你待我如何,我很清楚,所以不必与我说这些。再说,你此间为什么来,我不清楚,但大抵明白,你这是要占便宜的。容我提醒你一句,我已离开萧家,非萧家人,与你再无相干,请你别想太多。”
  萧行沛听到萧遥这一番话,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什么叫我占便宜?遥遥,你太让我失望了。”
  萧遥道:“你可是有事?”
  萧行沛见萧遥居然露出送客的意思,顿时气得直抽抽,指着萧遥说道:“好你个不孝女,好你个不孝女!”
  他气得厉害,又想起萧遥从宫中回来之后,脸上没什么喜色,不像是有什么喜事似的,当即拂袖而去。
  穆氏先前一直不说话,见萧行沛走了,这才有些担忧地看向萧遥:“他于名义上是你的爹爹,你不该那般说他的。若他往外传,世人提起你,都要说你不孝的。”
  萧遥说道:“他如何待我,世人总也看见的。且,若为了世人的看法便忍受他,自己憋屈,那又何必?”
  穆氏叹了口气:“你还年轻,不懂人言可畏。不管怎么说,他名义上事你亲生的爹爹,你便不能忤逆于他的。”
  萧遥对这一套说辞嗤之以鼻,却也明白,穆氏从小所受的教育便是这般,因此没再跟她理论这个,而是说起了自己在宫中所作所为,并说了皇帝给自己的赏赐。
  萧遥听到镇国郡主这封号,吓了一跳,怀疑自己是做梦,一再问萧遥:“可是当真?你莫要骗我?这郡主,岂是普通人能封的?另外,我虽不知镇国这徽号,但也知道,一千五百户食邑,着实太多了。”
  萧遥点点头:“自是真的,我何必骗你?皇上愿意给我这般的重赏,是因为我不用药石便治好了他与贵妃的病,又曾救过九皇子。”
  穆氏还是觉得眩晕,因此坐在椅子上说道:“我得缓缓……”
  郡主啊,那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存在,便是她从前作为萧太太在京中行走,也没见过几个郡主,更不要提与她们相交了。
  萧遥笑了笑,由着穆氏在一旁缓,自己回房换衣服去了。
  第二日是大朝会,皇帝在朝会即将结束之际,提起最近遍请名医一事,并表示此事有了结果,随即顺着话头,将萧遥救了自己与贵妃还有九皇子一事说出,并点出自己要给萧遥封赏。
  群臣很是震惊,萧大姑娘居然还会治病?
  不过想到她当初在宜春侯府医治九皇子一事,又都觉得好像也没什么。
  等听到皇帝要封萧遥为镇国郡主,大臣们一开始怀疑是自己听错了,及至确认自己没听错,当即炸开了锅。
  一个个纷纷出列道:“皇上,这镇国郡主的徽号过于贵重了,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皇帝道:“若建国初期,有一位将军救过朕,救过贵妃,又救过九皇子,可当得一个国公?若他们当得,那么萧大姑娘为何当不得一个镇国郡主?”
  百官纷纷说道:“这不可同日而语,请皇上收回成命。”
  皇帝道:“还是那句话,若国公当得,那么萧大姑娘便当得镇国郡主。众卿反对可以,但是务必给朕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说到这里,身体微微向前倾,
  “否则,众卿会让朕以为,朕与贵妃以及九皇子的性命,并不算贵重。”
  这话就诛心了。
  百官连忙否认这说法。
  他们一否认,这件事便成了定局。
  可是百官想到萧遥居然不声不响就混成了镇国郡主,还是觉得梦幻以及难以接受。
  他们下朝之后,没有马上离开皇宫,而是三三两两聚在一块,说起皇帝这次算是荒谬的坚持。
  然而不管怎么说,皇帝已经做了决定,他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他们还没离开皇宫之际,宣旨的太监以及捧着赏赐的宫人便排成一列出宫门,准备宣旨了。
  吏部右侍郎顾不得与同僚再说什么,心急火燎地赶回家中,找到郑大太太:“先前,大姐不是要将萧大姑娘说给我们家老三么?此事谈得如何了?”
  郑大太太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怎地问起这个了?就萧大姑娘那样的家世,我能答应么?早便拒绝了。”
  吏部右侍郎顿时眼前一黑,却还是不死心,继续问:“当真拒绝了?还是说这只是你的想法,还未与你大姐沟通过?”
  “我已经去过我大姐家,亲口回绝她了。且,我还给她介绍了你远房大哥的一个大侄子,人家今年参加乡试,是极有可能中秀才的,我大姐竟说配不上萧大姑娘,你说这多气人啊。她便是喜欢萧大姑娘,也得顾及客观上的身份差距啊!”
  郑大太太此时提起赵大太太,还是一肚子火气,她不怪赵大太太给自己老三找个没有身份背景的姑娘就罢了,赵大太太居然反过来怪她给萧大姑娘介绍的人选太差,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吏部右侍郎听了,恨不得掐死郑大太太,道:“你还当你做得很对么?从前萧大姑娘家世不显,可是今天过后,怕是京中许多人家都得排着队等着与她结亲了!”
  “怎么可能?便是她回到将军府,也不过是个将军府的大姑娘而已,比从前是好,可是与京中的名门闺秀,那也是没法比的。”郑大太太不以为然地说道。
  吏部右侍郎见了郑大太太这个样子,想到好好的镇国郡主级别的三儿媳妇就这样没了,忍不住气道:“都说妇人头发长见识短,想必说的就是你了。萧大姑娘落魄了,地位低,可就不许她再爬起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