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古言 > 惊蛰(古言,1v1) > 11/定风波
  船好似摇着驶向远不见边的天。
  金陵的秋是卸去童稚双环髻的女儿,在一个夜里学着端庄的剪影束起了发,换上了纱。故而不让人觉得过于明艳活泼,又不是沉沉寂寥,只是淡淡的温婉。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秋水长不尽,画舫听雨眠。
  等到舟子的木浆抵上了岸,刹然的停顿才唤醒了微醺的温芸。
  应是到了城里,岸边的游人的网织般的嬉嬉笑笑时而密时而疏地飘进来。水里倒影,家家升起了明晃晃的灯,又听到了遥远的琵琶声。
  雨停了。
  温芸下船时,忽而想到什么,又郑重地朝着老伯拜了一拜。老伯不明所以,只接着回了礼。
  温芸这才噙着笑转身,只是坐久了有些泛晕,抬脚上岸的一刻,台阶好似晃了晃,她刚要下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岸上人深深吸了一口气。
  那少年对她好似是不满颇多。
  一阵凉风扑面而来,一下吹散了不少氤氲着的酒气。她在下面,萧寒山早已到了岸上。
  他背对着她。
  其实隔着很近,不过是三两步上台阶的距离。
  但也好像很远。
  并不是少年忽而紧绷着低头的缘故,她于他,大概是姓甚名谁,祖上出过何人,又有哪些事都被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而他于她,还是一个符号。
  她不知道她的天平一端有些什么,又给得了什么。
  他今日若是十万分里表现出几分不熟稔,也算给了她个口子多想多猜。然他总是在每一处都滴水不漏的。
  又叫她看不清缘由的。
  反权臣的范式,接旨给了幼帝一份面子。于夫妻的范式,隔着层帐的寒暄。
  说他什么柄政骄恣,目中无人,朝野敢怒不敢言。他应是最清醒。后史若记这一笔,更可辩为幼帝牢固江山社稷,自甘掣肘,德行无咎。
  宦海沉浮,翻掌为权者,岂能是她能设计揣度的。
  她回神的时候,自个儿已经走上了岸。
  小贩寻着雨停就陆陆续续地背着货,夹着椅来了,挤在岸边,还热腾得相互扇着扇子。
  这车是珠钗,另一车是胭脂,还有一车是糖糕,叫唤得她若天仙一般,无数只手要拉住她。
  然温芸若是脚步一停,总觉着后面那人便要用舞刀弄枪似的眼光看她了。
  她依旧是追着萧寒山的袖子。
  灯火阑珊的地方,是穿着青衣的阿婆。她只用扇子轻轻扇着那一盘手串,茉莉香就自个儿钻进了温芸的鼻腔里。
  温芸停下脚偏头的时候,阿婆笑盈盈地哄,“小娘子真是水灵得不行呐!眼光也好!这是最后一季的茉莉咯,打过几日恼悔也瞅不着啦。”
  温芸的手指轻轻地碰了碰茉莉的花瓣,记忆里模模糊糊有个打马来的身影,点她肩惹她回头,又往她手上戴了串新摘的茉莉花。
  缘分看似很深,能延延续续若段绸线,但才晓又是那般的寡淡,如水般,浪打着走。
  温芸顺着习惯回头,想找知夏要铜钱。哪知回头是一张臭得不行的脸。
  是她恍惚,今日都没带知夏出来。
  那袭袖子就要走远,温芸就忙得朝前拉住了袖尾。
  萧寒山转了身,抬了抬袖,却见温芸抓得更紧。
  她水灵灵的眼望着萧寒山,“萧大人,我想买花。”
  萧寒山的眼又见了见她的手,并未作声,仅挑了挑眉。
  温芸放开了他的袖子,只朝他的方向虔诚地伸了一只手。
  青衣婆在那为温芸量着手腕的大小,边量边叹道:“小娘子那么惜花,来世也如花般漂亮。”
  温芸点头,“夫君更是,天人之姿。”
  她的掌原先是被拍落了。
  他实未用力,五指根却似是隐了红晕。
  她身上皮肤真是处处不惹碰。
  然后,沉甸甸的冰凉落在了温芸的手心。
  温芸想,他果也不吃一点亏,不散一点无利的好。
  樾-
  喜欢可以点点收藏或者投个珠珠w!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