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科幻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1354节
  江舟暂时按下心中疑窦,说道:“方寸观如今新到此地,你既是暂掌观中诸事,便先去主持诸事吧。”
  “遵祖师法旨。”
  黄阳叩拜之后,刚要退去,又听江舟道:“你入我方寸,也近四百载,我听红叶说了,这些年多劳你与思远撑持,反倒是我,未出分毫之力,却是惭愧。”
  “既已是我方寸弟子,自该授我之法,过得几日,再来此处,听我讲经吧。”
  黄阳身子一颤,又重重拜倒:“弟子,谢祖师!”
  “去吧。”
  “是。”
  待黄阳退去。
  江舟又朝三娘子道:“你来得正好,方才红叶正与我说起当年北海之事,只是他为方寸劳心劳力,也无暇他顾,所知不多。”
  “你虽一直被我关在菩提塔中,却应该有法子知晓吧?”
  他刚才便打听了当年北海鏖战之事,不过红叶几人所知亦不多。
  只知杨戬攻入北海,大唐亦出兵,在北海之中,与北海神宫鏖战。
  那一战打得惊天动地。
  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只要杨戬出手,就摧枯拉朽地结束。
  那北海水神禺虓确已被杨戬斩了,但此战却示涸此而结束。
  反而将越来越多的修士与仙人先后卷入其中,不仅是北海,四海水族都相继被牵扯进来。
  甚至连太古之时,便隐藏在大荒的许多妖神也被惊动现世,听说连那应龙也曾现身。
  后来还是被大唐军中第一人,卫公李靖,用一尊三十三天黄金玲珑宝塔吓退。
  此战越打波及越广,越打越失控,持续了二百余年之久。
  直到百余年前,才渐渐消停
  至今,大唐都在四海建起雄关,陈下重兵,镇压四海水族。
  这倒是出乎江舟意料。
  他本以为以杨戬三界第一神的道行,加上有大唐出兵,北海神宫无论如何也挡不住。
  之所以忽然问起,是因为上了鬼神图录的仙神,与他都有一种感应。
  但杨戬原本就与他若有若无的联系,却突然消失了。
  三娘子本来还想向江舟发难,关了她几百年,虽明知是为她好,却也难忍这口气。
  但听江舟说起此事,却是面色一变,变得有些苍白起来。
  有些惶然地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她拿起宝莲灯:“我这灯上,有我西岳之人的一丝灵息留存,包括我父兄,无论天上地下,我都能凭此灵息找到他们,”
  “但百余年前,我便再也感应不到我二兄的灵息……”
  江舟眉头皱起。
  看了一眼红叶等人,便道:“你们先下去休息吧。”
  红叶等人知道这等事并不是他们可以参与的,甚至连听都不该听。
  便行了一礼,告退出去。
  江舟这才道:“为何会如此,你可有计较?”
  三娘子咬牙道:“定是天庭。”
  “禺虓本就是那位的鹰犬爪牙,我二兄原本就不服祂管,如今又斩了祂的爪牙,祂虽未必在意,但到底是伤了祂的颜面,扫了祂的威严,怎能干休?”
  天庭……
  江舟倒不觉奇怪。
  实际上到了杨戬这等境界,这三界诸天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资格能与他交手。
  哪怕是此时的江舟,对上当年未成天王的杨戬,也根本没有胜算。
  何况斩了北海水神,了了一桩大因果,他定然已经更进一步。
  能让他“消声匿迹”的,只有那些神圣之流。
  而这其中有理由有动机的,便只剩天庭了。
  江舟道:“金天王如今何在?”
  三娘子摇头道:“我父王一直在东岳圣境之中,想来应是与四位叔伯在参悟大道,怕是无暇分身。”
  “我知道了。”
  江舟点点头:“此事我会去追查,你也不必心急,你在菩提塔中也受了不少苦,便先在此处修养些时日吧。”
  三娘子闻言顿时大怒道:“江舟!你还想关我!”
  江舟呵呵一笑,没有否认。
  这三娘子他太了解了,主意大得紧。
  如今杨小二下落不明,要是不看着点,她也不知道要干出什么事来。
  金天王与杨小二都对他有大恩,他是断然不能让她出事的。
  骂几句就骂几句吧。
  “我跟你拼了!”
  三娘子见他模样,便知道自己这回恐怕是又入套中。
  刚被关了几百年,才出来又要被关,这谁能忍?
  直接张牙舞爪扑了过来。
  江舟只是摇了摇头,伸出一根手指轻轻一点,三娘子顿时便觉浑身法力消散一空,仿佛在这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凡人。
  对江舟如今道行的惊骇之余,更是怒不可遏。
  索性也不用什么法力,当真张口就咬了过来:“我咬死你!”
  “……”
  江舟这回也不去管她,任她发泄。
  没了法力,凭她的牙口,满嘴牙崩了也咬不掉江舟一根头发丝。
  凭她无能狂怒,又抓又挠地发泄,江舟只是坐着不动,心思却是在思虑着回到人间所遇所闻之事。
  只有种山雨欲来之感。
  ……
  九霄之上,弥罗天宫。
  一处仙宫门楣之上书:雨师宫。
  “乓!”
  宫中大殿,一盏琉璃仙灯被狠狠砸落在地,碎成一片。
  众多仙娥埋首退到一旁,不敢发出声息。
  一个头戴冲天冠,赤面美须,绿衣朱履的仙人满目怒意,不断骂道:“肆无忌惮!肆无忌惮!”
  “赤松涧乃本元君道统所在,那小儿怎敢欺吾!怎敢欺吾!”
  “一而再,再而三!”
  “当年本元君念众圣之恩,不与他计较,如今他又来欺吾!”
  “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仙正是此雨师宫之主。
  雨师元君,唤作陈华夫。
  一旁有一仙官拜道:“元君,当年人间大旱之灾乃天定之劫,此人竟敢妄自改易,只可惜众圣竟不知为何,竟为他齐至弥罗,逼迫大天尊。”
  “大天尊执掌三界,何等威神尊贵?却为人所迫,弥罗天宫,哪一个不吞了一肚子气?”
  “但话说回来,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有诸圣偏袒,也无人能奈何得了那小儿,如若不然,早有报应予他,哪里还会等到今日?”
  “还望元君三思,小儿不足为虑,但若是为此小儿,冒犯了众圣,恐怕……”
  “哼。”
  雨师元君拂袖冷哼。
  “你知道什么?”
  “当年众圣齐至,又岂是为一小儿?不过是一桩由头罢了。”
  “大劫将至,万灵争渡,纵位尊神圣,又焉能置身于外?”
  “诸圣之争,险恶之处,非吾等可揣测。”
  “那小儿不过恰逢其会,侥幸逃得一劫,罢了,此事你多闻无益。”
  “众圣面前,不必担忧,倒是……”
  雨师元君皱眉道:“这小儿与紫微中天干系颇深,也不知其中究竟,却是不好轻举妄动。”
  那仙官想了想,忽道:
  “元君,卑下听闻,那小儿于人间之道统,如今所掌者,名唤罗思远,倒是个有道之士,”
  “不日前,已有仙真奏请大天尊,授此人仙籍,诏上天来,位列仙班。”
  “元君既不便与他分说,不如暂且报应此人身上,以那小儿桀骜嚣狂之性,不输当年那只妖猴,定是不肯干休,届时怕是用不着元君出手,他便自己惹出祸患来,自有报应临头。”
  “哦?”
  雨师元君拂须沉吟,片刻露出几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