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科幻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968节
  此剑无形之势,无形之威,却仍未结束。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野夫营众高手的扩散,随着鬼狄人的远遁……
  这一剑的威力,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广。
  江湖,仙门,大稷十三州,天下……
  都会被这一剑所慑。
  就连那金阙之上,怕也要为这一剑的璀璨而震动。
  他一剑覆鬼方,此后大稷拓土千里,都是往少了说。
  但金阙上的那些人,恐怕不会因此而高兴。
  只会想到,他能覆鬼方王廷,那么……大稷神都呢?
  大稷与鬼方,虽不可同日而语。
  但人们只会看到眼前。
  这一剑,势必令天下震动,更令天下人对他生畏。
  人一但生了畏惧……
  那做出什么疯狂之事都不奇怪。
  尤其是如今在金阙之上监国的那位……
  这一剑,令江舟今后再也不可能躲在江都一隅,独善其身。
  若说以往,也有不少人算计过他,但与今后相比,怕就是九牛一毛了。
  从今以后,他会令整个天下都瞩目。
  李东阳所说的“准备”,自然是站在人前、站在天下之巅,迎接天下人目光所聚的准备。
  这些目光,或是畏惧、或是祟敬、或是好意、或是歹意……
  人心的算计,可不仅仅只是出于恶意。
  总而言之,他将成为站在这人间最巅峰的那少数几人之一,震烁天下。
  江舟闻言,微微沉吟,旋即微笑道:“老师,我还有一事,想请老师相助。”
  李东阳看了他一眼,也没问什么事,便点点头道:“十余万征北将士,与野夫营众英雄,连老夫在内,都听你号令。”
  以江舟的本事,除了要用人,他想不到对方有什么能要自己相助的。
  鬼方王城已覆,陷落鬼方城的十余万将士自然也得以幸存。
  连公孙弘与韩雄父子骸骨也被寻了回来。
  野夫营众高手闻言纷纷拜道:“我等愿遵天波侯号令,随时听候差遣!”
  难得有此机会。
  野夫营众高手并不认为听江舟号令有什么不好,反而有一种摩拳擦掌的雀跃之意。
  将之视为一个在江舟面前表现的良机。
  若是能在这位面前混个脸熟,日后出去也是一桩吹嘘的本钱。
  甚至是运气好,得其器重,点拨上几句,已足够他们受用一世。
  因此,不仅没有半点不情愿,反而是争先恐后。
  ……
  数日之后。
  数十座骨塔耸立于已经几乎沦为废墟的鬼方王城之前。
  这是十数万军后与野夫营众高手竭尽全力,将王城内外遗落的鬼狄人尸骨拾回,垒成此塔。
  数十万狄人,聚成这一片骨塔!
  白骨森森,骨塔林立,煞气冲天。
  纵然是垒塔折稷兵与众高手,望之亦生出悚然之感。
  塔林之前,立有一碑,上面有江舟亲笔所书。
  他并没卖弄什么华章彩句,只简简单单地书下了七个大字:
  杀!杀!杀!杀!杀!杀!杀!
  这石碑立下,更是杀气冲天,几如实质。
  连野夫营众高手都不敢再靠近。
  骨塔煞气,碑文杀气,连成一片,已经不再是无形的气势。
  而是真的能杀人的!
  其中并没有用什么神通手段,但众人知道,再过不绝,这一片地域,方圆数百里内,恐怕都要化成绝地死地,没有人敢真雷池半步。
  再有异族想要南犯,见了这些骨塔与杀字碑,未必还有胆子。
  众人此时看向碑前颇有出尘之气,仿若仙人的江舟,心中都是一阵阵发寒。
  这些尸骨没有聚集之前,还没有这样直观的感受。
  如今骨塔林立,才知道那一剑究竟杀了多少人……
  这是位杀神啊……
  任谁知道了这东西,怕也不敢再轻易招惹……
  “虽是锋芒毕露……但也算直接。”
  李东阳看了几眼,也敢叹道。
  他能想到江舟此举之意。
  既为震慑异族,亦为震慑宵小。
  “恐怕还不够。”
  江舟笑道:“老师,我欲随你进京。”
  李东阳一怔,旋即深吸一口气:“你决定了?”
  江舟点头:“自然。”
  这几日里,李东阳虽没有明说,却已经表露了要奉公孙弘与韩雄父子等人一十三副骸骨回京。
  一十三副骸骨,一百二十余万北关将士!
  那位“运筹帷幄”的监国秦王又怎能不给个交代?
  第929章 夫子,梧桐
  李东阳缓步穿行于骨塔林中。
  江舟亦步亦趋,随行身后。
  二人俱一言不发。
  李东阳浩然在胸,这些阴气森森、煞气逼人的骨塔,并不能让他感到不适。
  反倒是带着几分唏嘘、悲怆的神色。
  虽已立下骨塔、杀字碑,但他们还需要在此逗留些时日。
  因为那些被鬼狄建成射骨塔的北关将士骸骨尚在,不可能令其曝尸大漠黄沙,还需要一一收殓安葬。
  百二十余万副骸骨,不是一个小工程。
  鬼狄人将北关将士建成射骨塔,如今又被江舟垒成“京观”,可谓天道轮回。
  “京观”一词,还是江舟所说。
  只因“骨塔”二字未免失之于“大”,并不利于传扬天下。
  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
  杀贼戮敌,战捷陈尸,藏之京观。
  倒也贴切。
  夫文,止戈为武。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
  此举虽稍显暴烈,有可能引起儒门中一些尚仁之辈非议,却能显稷之文治武功,亦令子孙万民无忘此国之大殇。
  若有人胆敢置喙,甚或对自己这个得意门生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那他李东阳这个货真价实的大儒也不是泥捏的。
  唇枪舌剑他不弱于人。
  仗剑杀贼,他亦可为。
  以权压人,他身为太宰,该惧的是他人。
  “江舟啊……”
  李东阳心中微微发狠,旋即压下,转身道:“秦王此人,有勇毅而无肚量,有决断而无远谋,性刚而专愎,”
  “你如今虽有绝世之剑,却只会令他忌你,而绝不会惧你畏你,而且,我大稷非鬼方可比,玉京神都,也非鬼方王城可与之相提并论,你可明白?”
  江舟点点头,简洁地道:“我明白。”
  他知道李东阳的意思。
  李东阳这一次回京,必定要与秦王有一场死斗。
  经此北境一事,无论是李东阳,还是秦王,都已经容不下对方。
  双方之间,必然有一方要屈服,甚至死亡,方可休止。
  而死的那一个,只有可能是李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