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科幻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732节
  他们是下山来投奔一个什么升平军的义军,想要到这大蜀川中,斩杀一个妖魔作为投名状。
  那升平军显然也怕这些名门侠少侠女出状况,派来了一些同样是出自三山五宗的高手随行。
  他眼前这个展姓青年,便是为首之人。
  法海也有意去看看,他们口中那个为祸甚烈的妖魔是什么角色,若真是如他们所说,正好顺手除去。
  也可以借此机会,从这些人身上窥探三山五宗的虚实。
  总比他什么都不知道,就一头撞上去的好。
  “什么恭敬不如从命?咱们是在帮你好吧!怎么说得像咱们在求你一样?”
  那少女有些不满道。
  法海一笑置之,也不以为意。
  虽然只是三两句话,但他也算是看出来了。
  这群侠少侠女,都是些初生牛犊。
  初入江湖,雄心万丈,对世间一切都有着无比浪漫的憧憬。
  仿佛他们一入江湖,便能凭借掌中刀剑,大杀四方,行侠仗义,扬名天下,尽展平生抱负。
  跟本体和彼世许多年轻人一样,刚刚毕业时一样一样的,没毕业这前,满以为自己一毕业就能进入大公司,不是世界五百强也是国内知名企业。
  轻轻松松月入几万,一年买车,两年买房,三年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理想很美,现实很惨。
  辛辛苦苦打拼近十年,以前想都没想过的苦全都吃了个遍,连月入过万都没实现……
  甚至往后十几年都看没到实现这个目标的希望……
  不过想法虽然天真,但终究心地还是好的。
  或许也正因为没有经历过俗世的浸染,有会拥有这种干净。
  对他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能心怀善意。
  法海与本体异体同心,本质没有什么不同,也只在心性上有细微差别。
  而且这具化身较本体更具慈悲。
  哪怕是本体,也不会拒绝守护这份干净的善意。
  何况是法海?
  那展姓青年又用略带疑惑的目光看了一眼法海,点点头,便回头大声道:“好了,大伙儿也休息够了,天色不早了,都起来赶路吧!”
  他在众少侠中声望似乎很高,一言之下,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的少侠们纷纷收拾行装,站起身来。
  还有人举起几杆旗幡,幡作二色,一者上书“扶危济困,除魔卫道”,一者上书“均平天下,四海升平”。
  人人看到旗幡,面上都光亮许多,眸中满是雄心。
  法海看得哑然。
  果然是……青云之志啊……
  一行上百人,浩浩荡荡地便朝谷中走去。
  “你念经念得还挺好听的。”
  上路之后,没走多久,先前还避着法海的少女似乎耐不住寂寞,又凑了过来,转着眼珠子道。
  “阿弥陀佛。”
  法海低喧佛号,正色道:“此经小僧每日诵念,倒是熟稔于心,却不知好听不好听,但佛法广大,佛经之声,自然是世间最好听的声音,女居士能听出此中妙音,当是与我佛有缘。”
  “……”
  少女皱起秀眉,咬着嘴唇,似乎被法海这番话说得有些苦恼兼无语。
  心中暗道:怎么跟师父说的话这么像?好烦啊!可我为什么有种被诱拐的感觉?对了,我刚才想说什么来着?
  算了,管他的。
  不过一瞬,就将这些念头抛诸脑后,又道:“我叫濯缨,你叫什么名字?”
  “小僧法号,法海。”
  法海也没有刻意隐瞒,微笑直言道。
  “法海?”
  少女濯缨纤指抵唇,皱着眉念叨了几遍,似乎想要努力地记住一般。
  片刻才用力一点头,不吝赞赏道:“嗯,这名字还不错。”
  “……”
  法海笑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女居士名字才真是人如其名。”
  “咦?”
  少女眼眸一亮:“这句话不错,本姑娘记住了!”
  她似乎得了珍宝一宝,喜不自胜,竟在一旁呵呵直笑,自得其乐起来,也忘了之前找这和尚说话的初衷是什么。
  另一边,展姓青年虽状似不在意,却一直在观查法海,对他们的对话自然都收在耳中。
  听到“法海”二字,他隐隐有些熟悉之感,似乎在哪里听过。
  不过他下山追随地首,也并不比这些师弟妹早多少,又一直随身护卫地首,对于俗世中的人事,也不甚了解。
  不过,他经验虽欠缺,却十分敏锐,直觉此僧应该不似表面这般普通。
  正寻思着,听到一旁一个不过十来岁,长得圆头圆耳的小和尚嘴里不住地念叨着。
  不由道:“方正,你在念叨什么?”
  圆头小和尚回头看了眼法海,眼中疑惑:“我在念那位师兄念的经。”
  “哦?”
  青年精神微振:“怎么?他念的经有什么问题?”
  小和尚摇头道:“不是,只是我从未听过这些经文,我也不知……或许是我学法不精,未能遍读法经之故。”
  “你还学法不精?”
  一旁一位少侠撇嘴道:“三山五宗,蜀地一带同道,谁人不知你‘活经书’之名,白、赤、黄三脉诸部佛经你哪部没有读过?”
  青年没有理会,继续问道:“方正,你觉得他念的经如何?”
  方正正色道:“此经有大智慧、大神通,可惜,这位师兄未曾念全,要不然……”
  他遗憾地叹了口气:“各家经籍,本为各家根本之秘,我若非有幸拜入伏虎寺,也看不得多少佛经。”
  “可惜,若是天下各脉各门,都能摒弃门户之见,使天下人人能得聆我佛教诲,我佛大法何愁不能广传于世?”
  青年翻了个白眼,没理会他这种天真之言。
  想了想,放慢了脚步,来到法海身旁。
  “法海大师,不知大师此行是要到何方?”
  他的探询之意很明显,法海也没有隐瞒,笑道:“听闻蜀川之中,大峨山上,有我佛门一脉名宗,小僧有些疑难之处,想去讨教一番。”
  “哦?”
  青年指着那少女和圆头小和尚道:“那倒巧了,这位方正师弟正是大峨山伏虎寺弟子,濯缨师妹,也是大峨山中神水庵俗家弟子。”
  方正小和尚连忙合什一礼,濯缨扬起下巴,颇显得意。
  “阿弥陀佛,果真是缘法。”
  法海笑道:“如此,届时还要请方正大师,濯居士多多指教。”
  方正小和尚一阵手忙脚乱:“大梵无量,小僧才疏学浅,佛法不精,不敢当师兄这大师之称。”
  倒是濯缨心安理得,还带着些得意道:“小和尚,你放心,到了大峨山上,有本姑娘罩着你!”
  展姓青年等人都笑了起来。
  自己不过十来岁,却管人家叫小和尚?
  法海也是一笑,没有在意。
  倒是方正和尚刚才话中似乎透露了一丝信息。
  法海直接问道:“方正小师傅与大梵寺……?”
  展姓青年笑道:“天下佛门,俱源出三脉,法海大师难道不知,神水庵与伏虎寺,都是大梵法脉?”
  法海摇头:“却是小僧见识浅薄了。”
  他心下也在摇头。
  果然不愧是圣地宗门,真是到哪里都少不了这大梵寺。
  展姓青年看着他笑道:“大师难道不惊讶?”
  法海不解道:“为何惊讶?”
  “大梵寺威震天下,乃古往今来之圣地佛境,便是仙门中人听了,都是个个敬仰。”
  青年若有所指道:“大师是佛门中人,怎么反而似不以为然?”
  他心中有疑,言语中一直未曾放弃探询。
  法海自然听得出来,只不过他虽没有尽言,却也并不需要刻意隐瞒什么。
  闻言只是微微一笑道:“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又来了……”
  边上传来一声嘀咕,濯缨已经皱着小脸,又躲得远远云了。
  青年微微皱眉。
  他也听不懂,但他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