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都市 > 这土地里[1950] > 这土地里[1950] 第42节
  而后面这一位,就是一个年轻的大哥,左手提着一大篮子鸡蛋。
  运输队队长一看,这个可以拒绝了。
  “同志,这个鸡蛋我们运不出去。”
  胡寡妇正好肚子不舒服,心说这里有黄春花和李振花看着,她便起身去上厕所。
  她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运输队队长面前一大篮子鸡蛋。
  胡寡妇有些好笑,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去问李振花怎么回事。
  当时那个男人听到鸡蛋不能收,很是理解,笑着说道:“我就说这个肯定没有办法运输,但主要是我们家里也没有那些比较方便运输的东西了。我养了几十只鸡,多的就是鸡蛋。你们运输队煮熟了带在路上吃,也算是我出的一份力了。”
  “那我们更不能收了,你们自己也要……”
  运输队队长正要往下说的时候,男人一手把一大筐鸡蛋放在了桌子上,整个人有些吃力。
  运输队队长这个时候才注意到他是独臂。
  黄春花处于另一边,并没有看见这个情况,试图加入进来拒绝,结果她一开口,对方回过头,看到了黄春花,立马眼睛都亮了。
  “你是黄春花吧!我知道你,你是咱们镇上第一个加入运输队的女人,我老婆让我问问你,她也想要加入运输队,这个加入运输队有什么条件不?”
  黄春花一下子就懵了。
  而旁边李振花过来做登记,也看到了男人,她拉了拉运输队队长,小声道:“他是退伍军人。”
  他们粮仓对于七村八乡有哪些退伍军人是了解的非常清楚的。
  运输队队长立马接过鸡蛋,说道:“振花同志,你登记一下鸡蛋,我去跟他说一下加入运输队这个事情。”
  “好的。”
  中午的时候,大家看着又收回来了的两大篮子鸡蛋,运输队长道:“这些东西我们都一定要运出去!这些都是乡亲们的心意,得保护好了运出去!”
  晚上,所有人都围在厨房里,炕上正蒸着红薯。
  胡寡妇一边给李振花缝衣服袖子,一边听大家出主意。
  黄春花拿了两个鸡蛋过来:“这个就算能够能出去折损率也能超过一半。”
  主任也拿了针线,抬起头,道:“那不行,这么高的折损率,怎么对得起乡亲们。”
  “要不然咱们煮熟了吧,煮熟了就不会坏了?”李振花灵光一闪,道:“到时候城乡交流大会去的人特别多,他们总得买点东西吃吧?咱们早上在这里把这些鸡蛋全部煮熟了运出去,到了会议现场直接卖熟鸡蛋。”
  熟鸡蛋就没有那么容易坏了。
  黄春花手一拍:“这个主意好!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人肯定多,他们逛来逛去的总要吃点东西,还是你们读书人的脑子好使!”
  “也不行。”主任一边拆之前的线,一边说道:“咱们运出去需要一天半,你在这里煮熟了再运出去,肯定坏了。”
  黄春花叹了一口气:“我吃放了一天的鸡蛋也没事啊?”
  主任把衣服翻了过来,又说道:“不能冒险,到时候吃了拉肚子,咱们雨兰镇就是平城城乡交流大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了,以后一办城乡交流大会,肯定会提一次曾经有个雨兰镇用一千多个鸡蛋让所有人拉肚子。”
  黄春花立马摆了摆手:“这可不行,那就到香金镇去煮熟,那里离得近,到城里以后肯定不会坏。”
  李振花道:“那就回到第一个问题了,我们怎么把这些鸡蛋运到香金镇去?”
  主任已经缝好了衣服,说道:“你们这个思路是没错的,鸡蛋肯定是要经过处理才行。”
  运输队队长突然想起了自己老家的特产了,立马道:“皮蛋?”
  大家都看向了他。
  “那是什么?”
  “我小时候吃过的一种蛋,在生鸡蛋外面裹了一层东西,鸡蛋里面就会变成固体。”
  “怎么做?”
  “好像需要生石灰和草木灰?”
  生石灰?
  主任摇头:“生石灰太贵了,这么多鸡蛋,弄不到这么多生石灰,就算是弄到了,成本也太高了,到时候咱们一个鸡蛋得卖多少钱?”
  主要是鸡蛋的量大,还真不好卖。
  胡寡妇也顺着这个思路想了想,她想起了以前在地主家做过的吃的,道:“我倒是想起了一种吃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大家纷纷看向了她,在大家心目中唐妈做吃的那是登峰造极的。
  胡寡妇说道:“我以前在地主家帮厨的时候,他们做过一种卤鸡蛋,煮熟了以后就泡在卤水里,这个天气可以放两天。”
  主任大喜,问道:“成本高吗?”
  胡寡妇道:“花椒,盐,桂皮,八角,野葱……咱们食堂不够。”
  胡寡妇每次出去,路过山里,看到了能用的能吃的,无论是调料还是野菜,她都会带回来,这是她这么多年来的习惯。
  但一千多个鸡蛋。
  不够用。
  “这简单!只要山上有就行,明天又是打柴日,大家出去打柴也找找这些东西。”
  胡寡妇又补充道:“到时候出去的时候,把鸡蛋泡在卤水里面,方便运输,也方便加热。”
  运输队在中途是要休息的,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借用一下粮仓的锅炉,加热一次。
  用什么东西装是一个问题。
  “找镇上的人借一下。”主任想了想,又说道:“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会去的人肯定很多,到时候他们也需要吃东西,既然决定了要卖吃的,平常唐丽娟同志给大家做的那些吃食想来也能放很久,不如也做一些。”
  每次打柴日,上山下乡宣传,胡寡妇都会给大家做好干粮。
  主任道:“虽然乡亲们送来了红薯土豆也没想过我们能卖多少钱,但咱们还是要尽力而为。”
  大家都点了点头。
  “明天大家都早点睡,后天可能需要凌晨就起来做准备。”
  雨兰镇准备好了一切,把所有的能够运输的土特产都按照运输站的要求进行了登记包装,然后发电报告诉了运输站这边的情况。
  运输站收到电报时,看着上面的内容,他转过头问道:“没有人通知这个雨兰镇我们城乡交流大会推迟了吗?”
  “我们给她们发了电报,她们可能没有收到。”
  “想办法通知他们一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前两天所有的预订单都收上来了,问题也出来了。
  平城非常大,交通运输却十分落后,本来运输站的计划是在四个方向都设置货栈,这一次交流大会由运输队送到货栈,由汽车队接到城里。
  这是平城第一次举行这样大型的城乡交流活动,大家都担心的是土特产不够。
  结果一看各个镇送上来的单子,好家伙,这跟之前预估的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运输站一下子就头大了。
  他们人手不够,这么多的土特产,他们根本送不进来,他们只有一个汽车队,需要重新招人培训,但学车这个事情,它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再加上石油涨价,平城本地的汽车公司的三番五次的挑衅,汽车公司已经摆在明面上的挑衅了,他们每次送货去香金镇,回来的时候,一定会被汽车公司的货车堵路。
  整个运输站焦头烂额,真要要个说法,也拿不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
  城乡交流大会的主办方看到各镇区交上来的土特产单子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问题了。
  不仅仅是运输问题,收上来的东西太多了,平城是消化不了,所以要给其他城发去邀请,如此一来又要涉及城外运输,又多了一重压力。
  当然,没有人想过取消这个城乡交流大会,因为那些沉甸甸的土特产单子后面是所有人的支持,他们说什么都要支撑平城完成这一次交流大会。
  距离运输站不远的振兴机械厂内,李嫂子把三个孩子托付给了机械厂食堂的大姐们。
  李嫂子昨天晚上已经想了一晚上了,这个时候倒是有了主意:“我穿一下你们厂的衣服,把头发剪了,又戴个帽子,身边又没有三个孩子,他们未必能够认出来我。”
  她和工会一同离开了工厂,年英实在是不放心,也跟了过去。
  李嫂子并不是什么没有见过风雨的人,能够从战争中活下来的人,骨子里都留存着血性。
  战争时期,她和她男人两个人在日本鬼子的封锁线中偷运了不少东西出去。
  后来她有了三个孩子,孩子离不得人。
  她这几年跟外界接触不多,又是骤然失去了丈夫,又带着三个孩子,实在是无计可施,但她来求助也是希望对方能把她偷运出去,只要离开了平城,她也能想办法养活自己和孩子。
  之前想要离开平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她是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要面对的是一个汽车公司,无论是对方老板还是对方老板请的那些保镖,她都惹不起。
  哪怕是到了机械厂,机械厂里面人多,可她依旧是害怕的,她怕自己给对方添麻烦,可经历了昨天的事情以后,她的想法改变了。
  她的心里好像有个声音,我们这么多人,没什么可怕的了。
  李嫂子换了衣服,戴了帽子,跟着工会的人出去,就在下一个街头就有汽车公司老板派来的人。
  李嫂子一眼就认出来了。
  然而对方扫了她一眼,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李嫂子松了一口气。
  汽车公司是很严格的管理制度,司机们的家属都是住在宿舍大楼里,孩子们可以去中心小学上学。
  更加重要的是,汽车公司是封闭式管理,司机们除了出去跑货物,其他时候几乎都在宿舍这边。
  之前运输站开了,汽车公司老板也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大家说这个运输站有多恶劣,说他们要打压他们汽车公司。
  而这一次,她男人出了事,汽车公司老板给出的解释也一直都是她男人的错,她男人喝了酒,导致了车祸。
  他们要接触司机们并不容易。
  李嫂子知道城里不可能接触到,于是和工会干脆出了城,他们在城外等到了汽车公司的货车。
  “他们在车上,咱们在路边……”年英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李嫂子已经冲出去了。
  年英都惊呆了,赶紧过来拉她,好在那边的车停了下来。
  “你们这是做什么!”司机探出了头。
  李嫂子走上前:“原来是老唐,我找你有点事,但你们在汽车公司里,我也没有办法接触到你们。”
  对方看到是她,把车子停到了路边,人从车上下来了:“弟妹,你们现在是什么情况?公司不是说会一直照顾你和孩子吗?你们怎么突然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