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现言 > 轮回之见或不见 > 第八章 江南故梦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正月二十一日,乾隆皇帝开始了第六次江南之行。
  乾隆乘坐的御舟沿着运河南下,即将到达杭州。随行的和坤前来向皇上禀报杭州的官员及富商们为了迎接圣驾,纷纷捐银捐物,并且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等这些能够讨皇上欢心的消息,同时也要向皇上请示到杭州后的行止事宜。
  见和坤进来,乾隆放下了手中正在读的书册,皱眉问道:“和坤,身为国史馆总裁,你对本朝编修的《明史》有何看法?”
  “相较于《辽史》、《金史》、《宋史》、《元史》而言,《明史》确是其中最为完善者,且持论还算公允,但是——”,和坤轻扫了一眼皇上刚放在御案上的那册《御批通鉴辑览》,接着说道:“虽能尽量秉直书写,却还是留有瑕疵,其中所涉野史内容多有不尽不实之处。”
  乾隆不由满意地点头道:“评价得还算是中肯,尤其关于野史之言,确是直指要害所在。就以《万贵妃传》为例,所录多为查无实据之野史,对万贵妃逼迫诸妃坠胎及毒杀纪淑妃的指控也多为不实之辞。想是当时众人嫉妒万安攀附万贵妃乱政,故编造些无稽之言归罪于万妃。后世记载又多以讹传讹,实在不足为信。”
  和坤当然清楚皇上对《明史》中所载的这段历史颇不苟同,还特意在《御批通鉴辑览》中专门写了《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坠胎》一章来批驳此事。不过令他大为不解的是,皇上今日为何忽然提起这段前朝旧事,如果是有感而发,难道是最近宫中出了什么事情?可为何自己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不过万妃之恃宠骄妒,应该是确有其事,皆是宪宗对其偏宠所致。说来可叹,宪宗一生只独宠那个曾陪伴他儿时囚禁岁月的年长女子,感恩乎?至情乎?”
  和坤还在那里费尽心思地揣测上意,忽然听到皇上的这番感叹之语,不由得愣在了那里,心中暗自腹诽:“看来不是宫中出了事情,而是皇上的脑袋出了问题。众人出钱出力地陪你来江南游玩,你却大清早起来发什么怀古之幽思,难道还要让我在这里陪你一起掉几滴眼泪不成?”
  看到和坤一副木然的样子,乾隆非但没有感到索然无趣,还更加情绪激动地发起感慨来:“天子不可专情,可天子亦是人,有人之七情六欲,莫非因他只衷情于一个女子就做不了好皇帝吗?”
  和坤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再不说些什么,皇上恐怕会在《御批通鉴辑览》中再加上一章《驳明宪宗偏宠万贵妃而谓其昏君论》,可是自己这里还有一大堆事情要等着请示圣意呢,哪里有时间听他说这些多愁善感的废话。
  “皇上所言极是,前明宪宗皇帝虽未能及其先祖般文治武功开疆拓土,却也算得上是一位仁爱宽容的守成之君。诚然,若论及文治武功与英明仁爱,唯有皇上才可称得上是不逊于先祖者。皇上此次南巡,沿途各州府官吏及百姓商贾无不欢欣雀跃喜迎圣驾,富者捐银捐物,贫者出工出力,一应费用皆为民间自发捐献,竟未动用国库一分一毫,足可见天下万民久沐圣恩、一心图报之情。”和坤急着把话题引到正事上面,不惜用足了谄媚之辞。
  果然,听了和坤这番颇为露骨的颂德之后,乾隆皇帝龙心大悦,暂时抛开了那些江山美人之类的感叹,开始听和坤禀报关于圣驾到达杭州之后的一些具体行程安排。
  待诸事都征得圣意之后,和坤总算松了口气,准备先行告退,好下去安排具体事宜,未想到皇上随后淡淡的一句话让他不由得心潮澎湃起来。
  “到杭州后,你随朕去一个地方,只你我二人。”
  和坤陪着便装的乾隆离开杭州,一路向西进入了徽州地界,长途跋涉之后,他们所乘坐的马车终于到达徽州城外一处偏僻的山村。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步行不远,两人到了一处宁静的湖边。
  一位老翁正在湖边垂钓,远远看到有人过来,不由站起身来细细打量来人。待他看清走在前面的乾隆时,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忙快步上前施礼道:“四爷,你回来了。”
  乾隆含笑点点头,“阿祥,我们去竹舍坐坐。”
  阿祥忙前头带路,沿着湖边小路走上去,绕过一片竹林,一所农家小院赫然闯入眼帘。竹制的篱笆围着几间竹制的屋舍,虽无甚装饰,却别有一种清雅。院中种了几棵果树,篱笆边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早春的微风里轻轻摇曳,令人顿生悠然忘尘之感。强牺 kanzongyi.cc 读牺
  阿祥先请四爷屋中落座,然后就忙着下去烧水沏茶了。
  乾隆看了眼站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和坤,徐徐开口道:“此处是我第一次南巡至此时命人所建,建成后一直就由阿祥负责打理,一晃已过去三十多年了。”
  和坤含笑道:“多年前的竹舍到今日还焕然如新,这阿祥做事倒是十分尽心。”
  “阿祥姓赵,是我一位故人的亲戚,家就住在我们来时路过的那个村子里。当年我找到他时,他正孤身一人飘泊在外,在运河上做纤夫,我让他回乡守着这处竹舍,如今他的孙儿辈怕都有好几个了。”乾隆细细地道出了阿祥的身世。这候 k an zo n gyi.cc 章汜
  和坤听了心中不免有些凄然,他已经猜到,阿祥应该就是赵莲儿的弟弟。当年莲儿被送入宫中时,家中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幼弟。
  不久,阿祥拿了茶壶进来,看他佝偻着腰为四爷倒茶的模样,和坤看出他并不知道这个四爷就是当今皇上。这时阿祥抬头看了一眼和坤,他马上回以点头微笑。
  “阿祥,这位是我府上的和管家,此次随我一同来江南访友。”乾隆给阿祥介绍道。制大 制枭
  “四爷这些年数次来此地访友,可惜都是无功而返,不知这回可是有了佳音,找到了贵友?”阿祥笑着问道。
  乾隆点头道:“这次确是找到了那人。可是事隔多年,那人似已不记得我了。”
  阿祥听了摇头叹息道:“那四爷岂不是白走了这一遭。你的这位故人实在太过无情,枉费了四爷这么多年往返千里来寻他的这片诚心。”
  乾隆静静地看着呆立一旁的和坤,沉声道:“不能怪她无情,当年是我辜负了她。可能她认为逝去难追,一切都已经时过境迁,所以不愿与我相认。可我还是希望她能知道,此生我从未忘记过她,也从未停止过找寻她,因为我一直记得临别时她曾答应过我,一定会再次回到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