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现言 > 穿越成团宠:娇娇娘子会种田 > 第312章 上工地
  河道工地这样大的事,马上就一有府兵进城报信,陶知府连夜将阮七几人关进大牢。
  还有十几个头破血流的役工,那些都是在混战中受伤的,当夜就送进医馆包扎治疗。
  好在只是皮外伤,上点药就回到工地上。
  等到天亮尹陶得到消息,马上就去了府衙,一个时辰都没有消息传回来。
  江团也着人去街上去,打听昨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福三腿脚快,只用了一盏茶的时间就听到事情起末。
  这事其实也用不着打听,只要走出门满街满巷都在说官府扣压工钱,造成劳工暴乱的事。
  这事情……很不对劲呀。
  虽然话里没有提及江团的河道,可事情就在工地上发生的,说不说都一样。
  江团沉着脸:“官府那边还没有消息?”
  福三点头:“郡王在里面,应该不会牵扯到姑娘。”
  江团摇头,此事说不定就是冲着尹陶来的。
  郡王身份高贵,同样也树大招风。
  自己在所有文书里都把尹陶撇开,可是一举一动依然会联系在一起。
  “福三,走,我们去河边。”
  江团站起身就往外走,与其在屋子里干等消息,她不如走出去找出端倪。
  “姑娘,现在可是冬月,河水都开始结冰。”
  槿嬷嬷劝阻,赵郎中说过,江姑娘不适应这里的寒气,万一冻着再发病可不得了。
  “无妨,你多找几张皮子铺在车厢里,再放几个暖炉让我抱着,不会冷的。”
  槿嬷嬷知道江团只要说了,就要这样做,她只能吩咐婢女们这样办。
  很快,一辆堆满皮毛软垫的马车就驶出新北府城。
  周四平不在,驾车的是福一,其余四人骑马跟着,槿嬷嬷则跟江团坐在车里。
  河道工地上,此时正聚集着好几百人,没人干活,自然是停工。
  这些人还守着没走,在等兑换的布料和粮食。
  江团的马车才一到,就被人团团围住,福一他们紧张的抽出腰刀配剑。
  这里有好几百人,他们即便武功高强,要带着江团退出,那也要付出代价的。
  工地上还有府兵在,此时上前来拦住马车。
  福三口舌利索,对府兵喝道:“我们是东家,这里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不开工?”
  府兵指了指那些役工:“你们来得正好,这些人说要拿工钱。”
  说着,几个府兵像是终于丢下担子,相互使个眼色就跑了。
  工地上,只留下一辆孤零零的马车,被乌泱泱一大群人包围着。
  江团出声道:“外面的役工可有领头的,找几个人来回话。”
  外面的人正蠢蠢欲动,听到福三的转述。
  有人叫道:“什么玩意躲在车里不敢见人,我们干了活,要银子!出来!”
  他的话音刚落,一根树枝如箭矢射来,“嗖”的就插在那人的发髻上,发带崩断,头发散落,吓得他“妈呀”一声跌坐地上。
  福三指着人群骂道:“要说事就把嘴巴放干净点,谁要是想胡闹,老子轻松就能拧下你的脑袋。”
  他刚才挥手一甩,那根普通树枝快如流星的飞出,要想杀人简直易如反掌。
  枪打出头鸟,这些役工都是农户,平时为争水打打群架还行,见到这样的高手自然怂了。
  可是还不服气,一个个瞪着眼珠子,不愿意退让。
  人群里有人说话了:“这位兄弟请息怒,打打杀杀的,伤着谁都不好。既然是东家来了,那就坐下来慢慢谈,这风地里不是说话的地。”
  强牺 yuewenyuan.com 读牺。就在福三想要再抓一个人杀杀威风时,身后马车帘子一掀,江团从里面钻了出来,她看着刚才说话的人道:“这位大哥说得好,请问贵姓?”
  她没有戴帷帽,只披着一件火红的斗篷,在乱糟糟的工地上,仿佛是一簇跳跃的火苗跃进每个人的眼中。
  众人顿时鸦雀无声,他们几百号人围住的,居然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姑娘。
  面对一个男人可能会破口大骂几声,现在看见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心中火气自消三分,再是脸厚的人也开不了口。
  见无人应声,江团再问:“请问各位,可有领头之人上前说话。”
  此时,所有人的头都下意识转向一个方向。
  江团的目光也随着众人看去,那是一个三十多岁年纪的男人,瘦瘦小小,貌不惊人,可是眼风如刀,很是犀利,在他身边还紧紧簇拥着好几十个人。
  见江团看向自己,那人也上前一步道:“在下姓陈名立秋,是下家庄人士。”
  “哦!陈大哥,那边有避风处,我们过去再说。”江团看出来,这个叫陈立秋的,在这些役工中有一定的号召力。
  工地上,有几间府兵用的简易草棚。
  乱石烂泥砌成,虽然不甚美观,但能避风,此时里面还烧着火,一进去就暖和。
  江团随便在一个木桩子上坐下,陈立秋找来几块石头,丢一把草垫上,也坐下来,同时进来的还有七八个人。
  这候 ai*mei*43.com 章汜。陈立秋先让江团检查了一堆锄头:“这些都是东家发放的锄头,我们要结算,也要先把工具交出来,还请东家数一数,原本是一百把,只是几天下来,有各种磨损,这里还有九十五把。”
  江团诧异,她以为有那一场乱,这些锄头应该一把不剩才对。
  锄头是农户人家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也是家庭财产。
  在铁匠铺里,一把锄头需要五十文才能买到。
  更何况这批锄头是特制打的,跟普通农具不同。
  只有四指宽,一尺长,锄口也是特意淬炼得锋利结实,是专门挖沟渠所用。
  江团没有去看锄头,而是问道:“陈大哥怎么将这些锄头收拢的,应该不容易吧?”
  一听这话,跟进草棚的七八个人都变了脸色。
  陈立秋要收这些锄头,何止是不容易,简直是在抢。
  干活的都是农户,眼睛都识宝,只要见到锄头的都爱不释手,想藏起来私用的恐怕更多。
  平时府兵对用具都有清点,想要私吞不容易。
  昨天晚上那样混乱,就有人起了心思,没有工钱,至少要顺走一把锄头。
  制大 制枭。于是,在陈立秋要求收拢用具时,就又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