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幻想 > 冠剑行 > 067
  须知,公羊月气人功夫一流,玄之虽坐定,但除非封闭五识,否则总有一两句飘入耳朵,臊得慌。玄之那暴脾气从前没收敛住,今后也难搞定,因此,偶尔憋不住时,还是会嘴巴上侃论几句,只是原则和底线坚守,站得位置便不挪窝。
  眼下这局势,与其说是两人对峙,不若说是三方博弈——
  在公羊月招摇进山后,不安分的家伙们想必已陆续埋伏在四面,但他们很聪明,知道正面对上公羊月或是玄之,都不一定能得手,那些死在竹海关卡外的人,便是明晃晃的证据,所以,只能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公羊月没空闲,把局势掰碎了,一点一点分析:
  外头那道人,未必不清楚杀手会分批阻击,但脾气暴躁的人向来胆子也大,他绞杀过一次,便不把这些虾兵蟹将看在眼里,对他来说,捉拿自己这个千秋悬赏榜榜首的江湖祸害,才够得上分量。
  但他忽略了一点,李舟阳离开竹海所奔赴的任务,迟早也会引来杀机,而这杀机,可不一定比千里追踪的杀手弱,来个叶子刀那种级别的牵制,单人作战外加人海碾压,便会变得棘手。
  最好的破解之法有,两人联手,但这难度太高。求全的法子是各退一步,不要闹到两败俱伤。
  只是,现在又有新的问题——
  如何让玄之那暴躁老哥相信,自己同那些人不是一伙?
  晁晨低头,瞧清公羊月就着树枝在地上的写写画画,思忖了片刻,欲起身向外:“不然,我来试试同他分析利弊?”
  “不可,”公羊月却制止了他,放低音量,只以两人能听见的气声道,“如果贸然开口,那些暗点子稍微生得聪明些,跳出来咬死是奉我为主,替我解围,我们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其实洗不清也无所谓,但玄之那老疙瘩轴得很,他若是听了,肯定要想——反正自个要交代在这,与其费力气收拾些小鱼小虾,倒不如拼口气,不让公羊月那厮好过。”
  晁晨闻言,僵在原地,又灰心丧气坐了下来。论抟弄人心,他比不过公羊月,但一番话听下来前后自洽,确实在理。若真如此,到最后,玄之依然会死,公羊月就算侥幸夺过一劫,带着自己,也必然难以从包围中脱困。
  双拳难敌四手,蚁多咬死象,都是自古之道。
  公羊月叹息:“再者,玄之这等江湖里的老人,好言好语,万不会轻信,保不准还要怀疑你我别有用心,反倒是恶语相对,能教他一直保持警惕,警惕我俩,警惕他人,都行。”
  “那接下来当如何?”晁晨泄气。
  公羊月胸有成竹道:“等。我们不作为,总有人沉不住气。不必担心,若迟迟不到蜀郡,双鲤是知晓竹海的,她会带着乔岷来接应,即便犯糊涂没赶上,也别把玄之想得太蠢,岁数不是白长的,他能想到,只是不那么愿意相信,所以我俩,也在等一个契机。”
  晁晨此刻倒是虚心起来:“我明白,信任的建立,需要漫长的时间,比起话语,行动反倒更有力。”
  毕竟,人更偏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天渐渐黑了下来,霞光隐没后,山中无光,视线难明,守在隘口两侧本该是一脸戒备的两人,都开始活动起来。
  玄之离开打坐的大石头,往附近可控的范围内,刨挖冬笋,摘拿野菜,架起篝火。甚至有段时间,他故意“消失”良久。公羊月和晁晨当没看见,依旧在里头守着不出,玄之“回来”后,在隘口前徘徊了一阵,什么都没说,坐下来吃喝。
  公羊月也觉得饥肠辘辘,利用地势布置简单的机关时,偶然掏到鸟窝,取了蛋扔给晁晨,自己坐一边,隔着隘口,和玄之舌战。
  晁晨把能吃的野菜和鸟蛋混煮了一锅,看见几窝杂草下,有些山头掉落的朽木,木头在湿气中腐烂,生出些菇子,他便采下来一同煮着,困在此地没有盐吃,有些鲜味,也能更好恢复体力。
  说得累了,公羊月走过来,随手舀来一碗汤润喉。
  隔着腾腾热气,将狗尾巴翻来覆去盘绞的晁晨,寻机开了口:“我思前想后,你来这里,并非寻求李大侠帮忙,其实,你早知他已离开,对吗?“
  公羊月点点头,话说到这份上,再隐瞒也没意思,索性解释:“当年,是李舟阳把我带离代国,这些年,他也一直在追查公羊家的旧事,从未放弃,是少数不肯相信所谓“真相”的人。若真是为此惹祸,说明你那本手札上面记着的东西,都是假的。”
  晁晨下意识道:“顾馆主不会骗人。”
  “但若是天下人都被骗了呢?窃钩者死,窃国者侯,同理,骗一人为谎话,若是骗了天下人,自然是真话!”
  此番闲谈,并未刻意提放外人,玄之听后,拂尘一扫,睁着双目一声叹息。
  但凡论及公羊家,公羊月便生出九头牛也拉不回的倔犟,不接受任何反驳,也不肯放下一丝执念,那种一往无前的坚定,叫晁晨与之对视时,无意识霍然站起,哆嗦嘴唇,最后只干巴巴挤出两个字:“歪理。”
  玄之忽地插话:“真是个执着的疯子。”
  晁晨一愕,公羊月则哂笑:“疯子可好过傻子。”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难说,难说哦!”玄之只是摇头,两人竟是难得没争个你死我活,“头一遭见你,还觉得不像是姓公羊的,眼下复才相信——呵,你的祖父,也是个疯子。”
  公羊月默不作声。
  “他是个值得人敬重的剑客,剑谷七老中位列第二,论威望,仅次于喻灵子。”玄之追忆道:“剑谷中庸,偏安一隅,天下兴亡皆不关己身,不说中原失守,便是晋灭成汉,秦军夺蜀,也都是明哲保身。不说这样就不好,为宗门存续,旁人自是不可置喙,但久而久之,总教人觉得少了些血肉气性,所以公羊二哥力排众议,领七老中另三位入世奔走,实在教人敬佩。”
  晁晨嗫嚅:“既是敬佩,最后又为何闹至不堪?”
  “小先生,孟母三迁的故事听过吧?”玄之道人不等他答,又自己续上,“近墓茔,则踊跃筑埋;立市井,则学些商贾炫卖,这道理于我们而言,亦然。公羊月,你既在江湖混了那么久,该知道北地有一组织名为‘不见长安’?”
  公羊月摆手:“是又如何?有屁快放。”
  听那语气近乎恶劣,晁晨瞥去一眼,果然见他脸色很是难看。晁晨没来得及细想白天还在想方设法套话的人,晚间怎么态度大变,只忙着接口:“道长请讲。”
  “嗯……”嘴仗打了那么多回,就这二三句,对玄之来说是不痛不痒,于是,他复又续道,“‘不见长安’存在那么久,为何到如今依旧是偷偷摸摸,从没有聚沙成塔,形成气候呢?按理说,痛失故园的人那么多,纠集义军,不是可以里应外合?”
  公羊月自强者的角度出发,对答道:“那些人能打得过谁?新兵蛋子尚需操练,拿种地的力气去拼杀人的戾气?”
  晁晨却说:“是害怕。“
  过去他与底层接触最多,永嘉国破,怀帝被俘后,洛阳被屠,后赵国石虎暴虐无度,更是大肆残害晋人,即便是在胡人朝廷封侯拜相的,也不过命如浮萍,性命随意可被轻贱,更不要说混口饭吃的普通人。
  经历过晋阳之变后,晁晨才恍然大悟,只要日子能过得下去,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反抗。放在太平年间,走在街上偶遇当街行凶得,十个人里能有一两个甘愿冒风险出头,已是不错,在乱世,则另当别论。
  对于他这样一个并未投身其中,只是饱读史书,明白事理的人来说,都尚且难以接受,何况那些奔走在前,号召倡议之人?
  没有施救者能接受被救者的无动于衷。
  晁晨张了张嘴,可嗓子眼却跟被堵住似的,连个单音都发不出。
  玄之叹道:“那时我在南,公羊二哥在北,我是白纱帘上拍蚊子,虽然偶尔因为失了分寸,将整个纱子扯下,但不妨碍我一拍一个准,可他却是沙里淘金,水里头捞月,无论怎么努力,终是差了口气。”
  “我不信。”公羊月埋首膝间,喃喃自语。
  玄之却语如连珠话不停:“三次北伐兵败,给了他致命的一击,他觉得流民一盘散沙,南方也收不回失地,到处都走投无路,有何用,有何用!最可怕的是,他愤然返回蜀中,却发现剑谷众人依旧修着神仙道,醉生梦死,他不满,愤怒,凭什么,凭什么!于是他打开城门,手刃好友,联合秦将邓羌,坑杀绵竹守军!这是报复,哈哈哈!”
  在那悲怆而又苍凉的笑声中,公羊月身子轻颤,捂住耳朵,拼命地想打断他的话:“我不信,你说的一个字我都不信!”
  言语攻讦中,玄之从没在公羊月嘴下讨得好,而这一次打蛇七寸,却是占尽上风。
  “就如同我亦不信你。若非公羊二哥早在北方有经营,你爹他投奔代国,岂会如此顺风顺水?真当公主王孙满街都是?”玄之不屑地说道。
  公羊月咬牙切齿地重复那三个字:“我、不、信。”
  晁晨夹在当中,更不知该信谁,反倒有些迷茫,但很快,他心中有了主意,起身走到公羊月身前,按住他握剑的手,说道:“邻人买了套新衣裳,路遇的商贾说:‘定价值二金’,巧手的绣娘道:‘织金乃蚕丝’,着墨的骚客谈:‘衣上菊形苍龙爪’,回家后新妇一瞧,只骂了一声:‘死鬼,捣衣杵一打,这面料就跟开瓢的瓜一般’!”
  公羊月什么都没说。
  晁晨不知他有没有听进去,试着努力再开口,但回顾公羊月往昔的作为,还有自己未解的仇怨,他实在是放不下身份和立场,再与他温声细语相劝。其实对晁晨来说,也只是有一点点动摇,若今夜玄之不以公羊家为切口,反压公羊月一头,他也不会顿悟——
  每个人都只有一双眼睛,看到的总是最熟悉的。
  公羊月作为公羊迟的孙子,自然无条件信赖公羊家上下;玄之作为曾经的同伴,武林义士的代表,所有的推测皆出于所见所闻所感,亦是无可厚非。无论是正是邪,总逃不过唯心是论。
  即便是他自己。
  究竟是因为讨厌,所以怀疑,还是因为怀疑,所以讨厌?
  晁晨犹豫再三,起身离开。
  这时,一言不发的公羊月忽然伸手,拉住了他,抬头是两眼无波,下一句话差点把晁晨魂魄吓出七窍外。
  只听他问:“晁晨,你怎么在跳舞?”
  ※※※※※※※※※※※※※※※※※※※※
  思考,今天要不要加更一章2333 加更的话就下午三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