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幻想 > 快穿之家有熊孩子 > 家有二流子(十三)
  最后挑挑拣拣,选了离家有点远的一家私人幼儿园,收的学生不多。是一位女海归开的,就在她自己家。收费挺高的,主要教舞蹈画画和礼仪。
  顾昱和安卿去试听了两节课,回来都说不错。顾瑾瑜小朋友也喜欢去,说是小朋友很友好,老师很亲切。安宁也就没啥意见,当然也没人问她的意见,虽然她更倾向于去普通幼儿园。
  但这些日子她看父母给顾瑾瑜教的那些东西,估计将来是希望这孩子出国。其实想想也对,安家和顾家的亲戚大多都移民海外了。
  别的不说,安宁的几个伯伯姑姑,舅舅小姨要么在米国,要么在英国和瑞士。他们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安宁也没有非得把孩子留在国内,留在自己身边的想法。
  到时候还是主要看顾瑾瑜小朋友自己的想法,他想留在国内,那就留。他要是愿意出国,那安宁也是支持的。
  就这样母子俩都开始了自己的上学生涯,比起安宁的一天恨不得掰成几天用,顾瑾瑜的幼儿园生活那是丰富多彩。
  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外公外婆拉着他的手,一起把他送到学校。中午他和小朋友一起在幼儿园吃饭,下午放学的时候,走出大门,外公和外婆就在大门外等着了。
  虽然妈妈忙的不到周末看不见人影,心大的顾瑾瑜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其他小朋友说起来,自己的父母也是要每天忙着上班呢。
  夏天和秋天的时候还好,走路或骑车送顾瑾瑜上学都完全没有问题。冬天天太冷了,安宁就准备跟顾昱和安卿商量,是不是让保姆王阿姨去接。
  结果刚到家,她爸爸就请谢伯伯搞了一辆八成新的吉普车。挂的是京大的牌子,这个还是谢伯伯帮忙给特批的。
  她爸妈下放前都是京大的教授。这次回来补了这些年的工资,跟其他教授仍然愿意拖着病弱的身体回校园继续发光发热不同,他们俩是直接办了病退手续。
  但还是算京大的职工,找关系的话,还是能把车子的关系挂靠到单位的。
  安宁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费那么多事儿搞辆车就是为了接孩子。真的就是接孩子,因为安宁试探性的问一句,最近天儿挺冷的,要不我开车去上课。
  她妈毫不犹豫的就给拒绝了:“那不行,你把车开走了,你爸怎么去接崽崽?反正你一周才回来一次,周五让你爸开车把你接回来,周日下午把你送学校就得了。”
  安宁叹了口气,就知道会这样。虽然早就有失宠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有点儿小失落,说好了您永远爱我呢?
  买了车之后,顾昱和安卿周末也不在家了,带着瑾瑜开着车到处跑,而且通常都是不带安宁那种。
  这天安宁又失落的蹬着自行车回了学校,把自己烤的点心放到寝室桌子上,招呼她们赶紧趁热吃,自己坐在那里长吁短叹。
  王琳边吃边问她:“咋回事?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还一脸小失落?是不是叔叔阿姨又带着你家小瑾瑜出去玩了?”
  安宁瞪了她一眼:“吃还堵不住你这张嘴,有些事看破不说破,咱们还是好朋友。”
  杜丽她们几个笑的是前俯后仰,高媛插刀:“叔叔阿姨这回带着小崽崽去哪玩了?”
  安宁叹了口气:“去香山了,一大早就走了,完全都没问我去不去。我家那个小兔崽子,一听要去爬山高兴的很,昨天指挥我忙活半天,烤点心、做蛋糕,哼,干活的时候就想起我来了,去玩儿的时候他们仨谁也没想过喊我一声。”
  杜丽笑了笑:“那你今天还有晚自习呢,就是问你,你也去不了。”安宁怏怏不乐的歪在椅子上:“哎,这忙碌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看我爸妈现在日子过得多舒服,好羡慕啊!”
  王琳又拿起一个蛋糕,一边啃一边吐槽她:“短期时间内你是不用想了,听说咱们从第三年开始就要上实际操作课了,有时候还会去医院。听说周六周日都不得闲。”
  还真让王琳这个乌鸦嘴说中了,她们的功课从大三开始明显的更重了。顾瑾瑜两年幼儿园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关于他去哪个小学去上学,安宁已经佛了,反正她的提议最后总是被否决。提了也是白提,那就干脆不提算了。
  她的想法一直都是选公立学校,普普通通就好。而顾昱和安卿的想法正好跟她想法反着来,他们认为顾瑾瑜从小就应该接受与众不同的精英教育。
  所以选的是京市最有名的私立国际小学,那个学费让安宁又一次咂舌。这才八零年啊,一年的学费就跟后世那些所谓的贵族小学也没差多少。
  而现在rmb的购买力还是挺抗造的,按照其他的物价作参考,起码是后世的十几倍,实在是太贵了。就一般的工人的工资,不吃不喝要攒上好几年才够小家伙一年的学费。
  安宁的这个想法当然没敢在父母面前表露出来,这几年安卿和安宁都在一直试图扭转彼此的消费观念,但好像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在安宁看来,衣服、鞋子只要穿着舒服就行,不用去刻意追求款式和牌子。而安卿的想法是自家又不是没有能力穿更好的,干嘛要穿那些便宜普通的呢。她觉得过日子就得要有仪式感,要精致、优雅。
  当然以前安宁也是这么想的,生活过的贼小资。但现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劳动改造,她已经活得很糙了。完全就是穿的了华服,也穿的了麻衣那种。
  不讲究穿,吃的方面作为一个吃货,她还是比较挑剔的。但她这种挑剔和安卿又完全不一样。
  安卿是那种非常精致,喜欢优雅的坐在餐桌旁,听着音乐、拿着刀叉吃着西餐,喝着红酒。
  安宁就属于红烧肉、烤鸭、烧鸡等等无肉不欢,就是做一大桌子菜,可劲儿造的那种。
  顾昱和安卿觉得孩子下乡的时候还小,在乡下那么多年,养的那种小家子气的性子好像就掰不过来了。没办法,他们也只能放弃。但顾瑾瑜这孩子,绝对不能让他跟安宁一样长歪。
  安宁亏得不知道父母的想法,知道了肯定郁闷死,她这么一个努力、勤劳、勤俭持家的好孩子,在父母心里竟然是长歪了,这上哪说理去?
  所以这其实也是出身和从小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所导致的生活、消费观念不一样。但好在安宁是亲闺女,顾昱和安卿只会更心疼她那几年在乡下吃得苦太多,导致了这种小市民的想法。要是换了儿媳妇,呵呵......
  不过人家国际学校收费贵确实有贵的原因,顾瑾瑜自打上了小学,礼仪方面那绝对是满分。小小年纪出去就很绅士,一举一动都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顾昱和安卿也是非常讲究的人,他们一家四口出去,反倒是大而化之的安宁显得有些另类。也不是说她粗鲁,而是她是属于比较鲜活那种。
  而且一般她都是穿比较方便的休闲装,就算是正式场合,她也是穿小西装,很少穿那种特别淑女的裙子礼服啥的。
  安卿给她买了很多淑女裙,但都被她束之高阁的。她每天上课在校园里跑来跑去,还是平底鞋和休闲装穿着更方便。
  大部分时候她都是穿非常简单的白衬衫配牛仔裤和回力鞋,普普通通,很符合她学生的身份。关键是方便,头发随便绑个马尾辫,妆都不用画,就能走起。
  你要是穿淑女裙,要化妆、要梳头发、要搭配高跟鞋。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安宁来说,实在有点儿太麻烦了。
  大四下学期就是实习期了,李教授在北医坐诊,安宁就直接跟着她去了北医。刚开始就是充当他的小助理,现在的人感冒咳嗽更多的可能喜欢去看西医,因为那个效果来的更快,而且更便宜。
  来找李教授的大多都是那种慢性病,而且都是那种非常严重的,西医要么没什么好法子,要么就是需要手术切除,但负担不起费用的,就想来寻求保守治疗。
  而李教授通常采取的是中药加金针治疗方案,自打安宁给他做助手开始,施针这事儿就彻底交给安宁了。
  安宁的金针渡穴术是跟他学的,但经过学习系统的改良之后,看上去手法跟他差不多,但效果却是更好。
  安宁在模拟教室了练了不知道多少回了,但头一回给病人施针的时候还是难免有些紧张。但针真的扎到病人身上之后,她一直紧张不安的心反倒是放下来了。
  就这样熟能生巧,她的九转金针术越练越纯熟。原本对她抱着怀疑态度的病人渐渐的就指名要找她扎针。
  等到毕业后,李教授建议她读研究生,而且是出国读,主修西医心胸外科。因为在这方面,国内还是个短板。安宁对此也没有意见,她现在中医基础已经全部学完了,缺的就是大量的病例练习。
  而学习系统这个时候出现了西医方面的知识,原来她以为自己选的是中医方向,就不用学西医了。但学习系统给出的答案是还是要学。
  她回家把李教授的提议跟顾昱和安卿一说,他们俩立刻就拍板,那就出国。全家都出去,他们早就想出国跟亲人团聚了。
  至于顾瑾瑜,他的外语现在听说读写都完全没有问题,转到国外继续上小学就是了。
  现在办出国手续其实还是挺困难的,但顾昱有自己的门路。安宁所要做的就是考托福,然后申请国外的大学。李教授给的推荐是米国的几个医学院,但顾昱和安宁却更希望安宁能去他们的母校康桥。
  安宁觉得去哪里无所谓,于是就选了康桥。顾昱特别高兴,辗转联系上了他几个留校当教授的学长。
  于是等安宁托福成绩出来后,发过去的申请很快就被批下来了。安宁一家四口,带着简单的行礼,踏上了前往康桥的飞机。
  ※※※※※※※※※※※※※※※※※※※※
  今天来晚了,罚我双更好不o(n_n)o起晚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