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世子凶猛 >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监国太子
  秦玄的表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包括了秦游。
  谁也没想到,秦玄已经跳出了支持与不支持的层面,而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一个似乎是更加…更加谨慎与合理的角度看待问题。
  议政,就要言之有物,就要对自己所说出的话负责任,就要有的放矢,单纯的去辨别是非与对错,直指问题的本身与核心!
  臣子们,将问题推给了秦玄,让太子仲裁。
  而太子,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说啥都行,说啥都是,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来,只要你们能“作保”就行。
  其实作保二字并不是官场上常用的话语,事实上根本没人用过类似于这样的词语。
  但是意思就很浅显了,类似于武将们所说的我干不死谁谁谁,我就可以违反科学原理和生物学提着自己的脑袋来见你。
  那么对文臣来说,作保就是声誉,就是名誉,你说这件事可行,好,你作保了是吧,那如果不可行了,麻烦你以后闭嘴,别吱声了,甚至是说再无信誉和声誉可言。
  开玩笑,谁敢说这样的话。
  可秦玄又说了,事关百姓,事关朝廷,事关国家,反正就是给你上纲上线了,感情你们叽哩哇啦一大通,跟我吹牛b玩嘴炮呢,不敢确定你说的个屁。
  这就很尴尬了,大家突然发现自己不认识太子了。
  这小子,还是自己认知中的那个太子吗,这套路,不太对啊。
  是不是这也代表着,以后大家不能随意说话了,在太子监国的这个阶段中,说什么事,都得“作保”?
  最让人错愕的是,秦玄说,谁了解晋昌,谁去过晋昌,谁有发言权,那不还是问秦游吗?
  秦游着实是对秦玄刮目相看了。
  今天要提晋昌这事,事先他不知道,他相信秦玄也不知道。
  而临时得知这事,却能以最“完美”的方法解决,不得不让秦游既是欣慰又是欣喜。
  晋昌,是小事,能打的过的,都是小事,真正的大事,在秦游看来是臣子们那张逼嘴,这才是大事。
  而秦玄,无疑是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何封住臣子们那张破嘴!
  “殿下。”秦游出班,强忍着笑意说道:“臣也是今日初听闻此事,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秦玄微微点头,装模作样的说道:“连曾深入过晋昌的平波郡公也不敢冒然开口,结果连大海都没见过的一群…额,不说这个,既然平波郡公需要时日考虑一番,那么此事日后再议不迟。”
  “是。”
  秦游乐呵呵的退下了。
  果然是秦老大的种,埋汰人一点都不走心。
  看上官鄂和卢通两位老臣面色通红的模样就知道,内心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二人是老臣不假,可以前总找秦老大告状的,也是这俩鸟人。
  没有出秦游的意外,秦玄果然要爆发了。
  只是这个爆发,却不是无能狂怒,而是以一种众人决然想不到的方式给两位老臣恶心的够呛,还让这两位靠嘴活着的老臣哑口无言。
  这一点,怕是秦老大都无法轻易做到,他一般都是急眼了就借钱。
  不议论晋昌这事了,就应该进行下一议题了。
  说的是运送大量铁料到涠江帮助越王铁锁横江,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各地筹措就好。
  结果气氛又变的极为古怪又尴尬了。
  魏云涛出班道:“铁料自然是多多益善,老臣散朝后回到衙署下个条子,半月之内,必会…”
  刚说出个“必会”俩字,魏云涛楞了一下,连忙改口道:“尽力筹措,尽力筹措铁料,只是不知越王铸造横江的铁索需要多少,工部也不敢说会筹措到越王全部所需。”
  这明显是长记性了,上官鄂和卢通前车之鉴,魏云涛可不敢把话说满,万一超过了日期,或者涠江那边需求太大没凑够,秦玄这小比崽子没准就要拿这事恶心他,说他作了保却做不到。
  “好,那便有劳魏大人尽力筹措。”秦玄淡淡的说道:“越王与渡江的前线将士本就兵力不足,守汝城,为的就是这铁锁横江一事,一旦铁索相连横渡涠江,中州南侧,便是大夏予取予夺之地。”
  魏云涛笑呵呵的应道:“不错,有了这铁索,涠江天险不再。”
  “哎,只是苦了孤的三叔与前线的将士们,不知要守多少时日,但愿这铁索早日横于涠江之上,早一日铁锁横江,前线的将士也少守上几日少些伤亡。”
  “臣,必当极力速办。”
  “那便有劳魏大人了。”
  “臣分内之事。”
  说完后,魏云涛退回了班中。
  本来要议下一题了,结果秦玄似是自言自语,可声音又很洪亮:“孤这几日日夜难眠,越王乃是国朝栋梁忠勇之士,麾下更是忠义之卒,大夏,亏欠他们良多啊,早将铁料送去,便早日铸出铁索,援兵也会源源不断助汝城抗守斐卒。”
  众多臣子连连附和。
  秦玄继续说道:“越王的本事,孤是知道的,守是可以守的,只是不知要守多久,原本孤以为,中州一统,关乎汝城,汝城之战,关乎越王,可现在想来,关乎的,却是这铁索,却是这铁料,越王若是守不住汝城,非战之罪,应是铁料耽误了。”
  一听这话,不少臣子,包括魏云涛在内,觉得这话听着有点不太对劲啊。
  “殿下。”魏云涛又出班了:“老臣一定尽力筹措铁料,将其运送涠江。”
  “是,孤知道了。”
  魏云涛退回去了。
  秦玄又开始自言自语了。
  “铁料晚送一日,不知有多少军卒战死,哎。”
  魏云涛又出班了:“殿下,臣一定竭尽全力督促铁料一事。”
  “是,孤知道,中州一统,事关汝城,汝城打多久,事关铁料。”
  “臣知道。”
  “孤晓得魏大人定会尽力而为,怎地了,魏大人还有事要奏?”
  魏云涛张了张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想了想后又重复了一边:“臣必会尽力督促此事。”
  “是应如此,若不然,耽误的可是夏朝盛世,中州一统之事。”
  这一个大帽子扣了下来,魏云涛顿时懵了:“殿下,老臣定会尽力而为,老臣也知此事事关天下大势中州一统,可战事却与我工部无…”
  秦玄皱眉:“魏大人是说,越王打不了胜仗?”
  “老臣非是此意。”
  “那魏大人是说,前线将士不肯用命?”
  “不不不,老臣没有说。”
  “越王战无不胜,前线将士浴血厮杀,那出了岔子,肯定是因铁索一事,而铁索,又事关铁料,铁料,不就是你工部负责的吗?”
  魏云涛愣住了,觉得自己被绕进去了。
  想了半天,魏云涛反应过来了:“殿下,若是汝城又失,可不能怪罪我工部啊。”
  “没说怪罪啊,只是事关铁料,成败关键,在铁料。”
  “可铁料就是我工部负责的啊。”
  “孤知道啊。”秦玄歪了歪脑袋:“所以说,此事的关键,在你工部啊。”
  “可…”
  魏云涛都被绕糊涂了,张着嘴,一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一咬牙:“臣无法作保。”
  他是听明白了,秦玄先扣个大帽子,然后这是逼着他作保了。
  秦玄笑道:“国朝之中,铁料一事,哪个衙署负责。”
  “自然是我工部。”
  “分内之事?”
  “分内之事!”
  “既是分内之事,何须作保,本就是你们工部的差事,既是你们的差事,那做好做成,也是应有之意,不对么。”秦玄眨了眨眼睛,似笑非笑:“魏大人,难道觉得孤说的不对吗?”
  “对,对是对,可,可老臣无法作保啊。”
  秦玄脸上露出了极为茫然的神色,喃喃道:“铁料,一直都是工部负责的,也没别的衙署参与啊,既是你们掌管铁料,还需作保吗,奇怪,分内之事都不敢作保,难道是魏大人是说,你工部皆是尸位素餐之辈?”
  魏云涛急了:“老臣何时说过这样的话。”
  “既不是尸位素餐之辈,分内之事,应做之事,为何做不好?”
  “老臣没说做不好啊。”
  “好!”秦玄轻轻一拍桌子:“铁料一事,孤相信魏大人断然不会出了岔子,既然魏大人主动作保,那孤就彻底放心了。”
  魏云涛咧着嘴,彻底陷入了懵逼:“老臣…老臣没作…”
  秦玄眉头一挑:“分内之事都做不好?”
  魏云涛深吸一口气,足足过了半晌,这才几乎是咬着牙说道:“老臣作保,铁料一事,断然不会出岔子,出了岔子,老臣请罪!”
  “哎呀呀,哪里来的请罪。”秦玄赶紧摆手,微笑着:“不过魏大人都如此说了,那就这么办吧,铁料出了岔子,所有牵扯铁料的工部官员,革职查办!”
  最后一声“革职查办”,风轻云淡,却隐隐听出了几分冷冽与煞气。
  勋贵之中,秦游眼珠子瞪的滴流圆,望着秦玄,满脸都是活见鬼的表情。
  这秦老大…是不是平常给秦玄开小灶了?
  不能啊,这套路,秦老大都不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