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世子凶猛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秦家旧事
  随着秦老大娓娓道来,秦游这才知道当年瓦城一战的详情。
  秦老大的确在瓦城滞留过,而且这事外人并不知晓。
  秦氏三兄弟当时只有秦老三秦烈在大军之中坐镇,为了夺取京城。
  秦老二秦麒则是带着七万步卒和五千骑兵在北方建立防线,防备两路北昌军杀回来。
  而秦老大去了南侧,身边就几百名亲随,当时是准备在涠江附近见天楚的人谈条件。
  兄弟三人,走的是三条线,上中下三路,中路最重要,老三秦烈要夺京城,搞个基本盘,因为秦烈最善领军作战。
  上路是老二秦麒,在北方给老三争取时间,善谋略,私下里联络凉戎部族,让凉戎部族和北二路昌军狗咬狗。
  唯独秦老大这条下路没什么太大意义,跑后方想要联系天楚的人,寻思让天楚的人拖住斐人和南怀军。
  结果刚到瓦城,南怀王昌善行开始左右横跳,准备回来也掺和掺和夺京城。
  还好秦老大提前得知了消息,早南怀军骑兵到达瓦城前一日跑了。
  问题是秦老三不知道这个事啊,计算了一下时间,估计大哥被困瓦城了,这才抛下大军去解围。
  当然,事实上是白跑了一趟,差点前功尽弃。
  等秦烈回到大军中时,秦老大也刚回来,说白了就是白折腾一趟。
  秦游听过之后,面色极为复杂。
  他觉得秦老大挺不干人事的,在大军中老老实实的待着多好,非去嘚瑟,差点坑死所有人。
  想归这么想,秦游嘴上可不能这么说,口是心非的准备拍马屁了。
  “陛下果然是天命所归,这是老天爷的安排啊,当年要不是您去瓦城…”
  秦游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秦老大完全是瞎姬霸折腾。
  当时那情况,其实联不联系天楚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这不是瞎折腾不是什么,再说了,你要是说服天楚了也行,问题是你连涠江都没过去,中间还隔着一个斐国呢。
  这得亏在瓦城就差点被抓了,这要是再多走两天,我爹还得特么去斐境救你,更扯了。
  见到秦游绞尽脑汁的想要拍马屁却无从拍起,秦老大哈哈笑道:“朕做的糊涂事,可不单单这一件。”
  秦游已经不似刚才那般拘谨,略显无奈的说道:“要不将白公公叫进来吧,侄儿不敢听下去了。”
  就连秦游自己也没发觉,此时此刻,秦老大在他心里已经渐渐“丰满”了起来,有血有肉,如同普通人,或者如同亲大伯一样,会苦笑,会自嘲,会在后辈面前讲一些早年间丢脸的事。
  “你这油滑的小子,这种事,除了你朕还能与谁说。”
  秦游挠了挠后脑勺:“那您说吧。”
  秦老大收起了笑意,先是长叹了一口气,这一开口,又是平地一声炸雷。
  “齐王,朕的二弟,你的二伯他…应是未死。”
  秦游彻底愣住了,整个人呆若木鸡。
  他以前还真想过这件事,坠崖是坠崖,问题是不可能连尸体都寻不到吧。
  那时候乔冉也参与搜寻了,这家伙连活人都能找到,更别说死人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要是没死的话,二伯为什么不出现,努力了十多年,好不容易全家逆袭了,胜利的果实就在眼前,可不死的话,为什么不出现?
  “原本这些事情,朕不应和你说的,可若是不说,朕的心里…堵得慌,不知为何,今日朕见了你,便总会想起二弟。”
  微微闭上了眼睛,秦老大再次开口道:“若论武,领军打仗战场杀伐,军中威望,朕,不如三弟,若论文,韬略谋划,朕,不如二弟。”
  秦游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茬。
  其实这事秦游多多少少一点,不过外面的版本是秦麒善文,秦烈山武,天子允文允武,当然,话也可以这么说,秦麒善文,秦烈山武,秦昭啥也不是,最多取个中间值,四舍五入就等于是允文允武了。
  “当年夏军百万之众,一路所向披靡,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而军中,你可知谋士们皆以何人为首?”
  秦游讪笑一声:“肯定是您了。”
  “若是再油嘴滑舌,朕便罚你,再让你说一次,军中谋士与那些文人皆以何人为首?”
  秦游老老实实的回道:“二伯秦麒。”
  “不错。”秦老大再次问道:“那你可知,军中武将们,又是以谁为首?”
  “当然是…”见到秦老大瞪了自己一眼,秦游改口道:“我爹。”
  “不错,文臣皆以你二伯秦麒为首,武将便是以你爹秦烈为首。”
  秦游暗暗翻了个白眼,他真想开口问一声,二伯管文臣,我爹管武将,那您呢,管炊事班啊?
  “夺了京城后,便是大功告成了。”秦老大呷了口茶,语气中带着几分莫名:“可人心,却乱了。”
  “京中的人心乱了?”
  “助我秦氏三雄的那些人,他们的心,乱了。”
  放下茶杯,秦老大说道:“朕便再和你几桩旧事吧。”
  秦游点了点头后,秦老大缓缓的开了口。
  原来当年三兄弟夺了京城逼死殇帝后,队伍也就不好带了。
  别看这群人一路势如破竹直捣黄龙,可实际上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就如同秦老大所说,文臣谋士皆以秦麒为马首是瞻,而武将们皆以秦烈为首。
  那么遇到需要做决策的时候,文臣和武将势必会产生分歧,不提秦老大,首先文臣就不太喜欢秦烈的行事风格,觉得太莽,而武将们同样不喜欢秦麒的行事风格,说不上哪不好,就是觉得自己的智商跟不上,不如直接挥舞大片刀爽。
  不过文臣谋士只是动动嘴,所以武将的权柄是最重的,毕竟他们是要靠命去拼。
  夺取京城后,文臣和武将们的矛盾就激化了。
  不管文臣们服不服带领武将的秦烈,他们肯定是不服秦老大的。
  也不管武将们服不服带领文臣的秦麒,他们肯定也同样不服秦老大。
  所以秦老大就比较尴尬了,正常来讲,他是老大,是兄长,古人信奉个长子嫡孙,继承家业什么的肯定是老大来。
  可实际上呢,在面临着九五之尊的皇位时,古人们最不遵守的就是什么长子嫡孙的。
  在文臣和武将眼里,自己老大出力最多,什么长子嫡孙的,秦麒和秦烈谁当皇帝都比秦昭有资格。
  也就是在那时,心乱了,乱子也就出了。
  最先搞小动作的就是那些谋士和文臣们,四下串联,想要一起推举秦麒登上皇位。
  一看这些人动弹了,武将们也待不住了,想要捧秦烈上位。
  眼看着矛盾越演越烈,秦麒突然出事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然后,秦烈又开始砍人了,带着武将们砍了很多文臣和谋士。
  正当大家以为秦烈准备上位的时候,他竟然领军平叛去了。
  老二生死不知,老三带着大军平叛去了,自此之后,大家才知道白忙活一场,最终,秦老大坐上了皇位。
  当时不少人怀疑秦麒是被秦老大害死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还有乔冉的事。
  乔冉是秦麒义子,当年他也怀疑过是秦老大下的手害死了秦麒。
  不过秦老大对乔冉说,让乔冉侍奉在自己身边,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还统掌骑司,如果有一天乔冉调查出秦麒之死和秦老大有关的话,随时可以取了他的性命!
  这也是为什么秦老大怀疑秦麒没死的原因,他认为秦麒诈死是为了让他顺利坐上皇位,而且,这一一贯符合秦麒做事的风格,总以一种其他人接受不了但是却最为实际的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