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世子凶猛 > 第二百二十九章 臣与臣
  群臣心思各异,总觉得这国书不对劲。
  夏朝在几个国家中是最强大的,这倒是不假,可绝对没强大到让凉戎和晋昌递交国书派遣使者。
  要知道一般这么办了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过来耀武扬威的,一种过来抱大腿的。
  第二种可能性不大,真要是夏朝强大到了让这两国过来臣服的话,那也不会因为猜测凉斐结盟而搞的人心惶惶的了。
  再说那晋昌,都恨不得给秦老大挫骨扬灰,怎么可能俯首称臣?
  可既然第二种可能性不大,也不应该是第一种情况。
  如果是的话,这周伏虎得喝多少假酒跑过来拿这种事做文章还说什么弄国号,这完全就是嫌死的慢了。
  不由得,所有人都看向了周伏虎手中的国书。
  周伏虎到了御前后,白千将几份国书拿给了秦老大。
  那些名字稀奇古怪的“国家”他都懒得扫一眼,知道这完全就是凑数的,他最好奇的就是凉戎和晋昌的国书。
  先是看了凉戎的,秦老大这血压蹭一下就上来了。
  猛然抬起头,秦老大看了眼周伏虎。
  你管这叫万邦来朝之兆?
  这特么再加几个语气词都可以称之为战书了吧。
  秦老大按下怒火,又看了下晋昌的国书,这一下倒是平静了,怒极反笑。
  没等秦老大发作,周伏虎朗声说道:“陛下,凉戎与晋昌常以国朝自居不服教化,如今递了国书派遣了使者,想来是识了大体有了自知之明,这才递了国书派了使者,臣以为,这不服教化之人即便是言语粗鄙了一些倒也有情可原,若是如往年般桀骜不驯又何必递交国书派遣使者呢,国书虽有些措辞不当,可陛下大度又何须介怀。”
  秦老大闻言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不错,爱卿所言极是。”
  一听这“爱卿”俩字都甩出来了,周伏虎的眼底略过一丝狂喜之色,虽然脸上带着谦卑的笑容,可他后背早已被汗水打湿了。
  他这属于是拿着老命赌明天,赌的就是秦老大要不要脸。
  事实证明,他赌赢了,秦老大,的确是不要个批脸!
  凉戎和晋昌两份国书中虽然没骂人,但是写的不是很客气,尤其是后者,还说送什么御剑,这完全就是找抽。
  可周伏虎却很隐晦的暗示了一下秦老大,做人要大度,不要和这群没文化的盲流子一般见识,国书递过来了,使者也来了,这就完事了,这么多年来可是头一遭,甭管写的是什么,人家有这个态度了,而这个态度是好是坏无所谓,就看大家要不要脸,要脸,人家态度就是坏的,不要脸,人家态度就是好的。
  周伏虎看过国书,秦老大看过国书,日后可能也会让几个大臣看,可天下臣民们看不到啊,他们能看到的,能听到的,就是两个国家派使者递国书了,这群使者总不能满天下的嚷嚷说他们就是来找茬的吧,还不是这议政殿的君臣怎么说天下的百姓们怎么听!
  凉戎、晋昌、南斐、天楚,外加一群凑数的,加起来也有二十几号了,说是万邦来朝之兆,虽然夸张,但是也不是脸都不要的往死里吹,至少有点干活。
  秦老大龙颜大悦,一挥手:“好,此事本就是鸿胪寺分内之事,就由爱卿操办吧,我泱泱大国自有气度,万万不要慢待了那些使臣。”
  “臣遵旨。”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周伏虎打蛇随棍上,补充道:“陛下,刚刚微臣所奏之事还望陛下考虑一二,这年号关乎的那是夏国之颜面,若是长久不定不和礼制,如今天下安定国力鼎盛,除了偶有的天灾外,各下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片祥和,州府也是政通人和,不如过了年关就将这年号”
  秦老大微微颔首,沉吟了片刻,淡淡的说道:“爱卿所言倒是有理有据…”
  说完后,秦老大装作一副沉思之色。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之前秦老大雄心壮志,非要干出一番功绩之后再弄个响亮的国号。
  这就和出来混似的,你得先混出名堂才有外号。
  就比如什么震八方紫面昆仑侠似的,名号是闯出来的,不能是你刚出来混就满哪吹自己是什么二道坎子皮家村第一战神,这样会让人笑话的。
  后来秦老大就被狠狠的打脸了,要说功绩吧,也有,但是比不过前人,他也就不好意思提年号这事了,哪个大臣要是提了,他就觉得这个大臣故意给他添堵,久而久之,还真就没人提这茬了。
  大臣们不提,秦老大自己不好意思吭声,时间长了,他心里就贼不好受。
  现在借着这个机会,秦老大突然觉得事有可为。
  看着周伏虎,他是越看越顺眼。
  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种人才呢。
  就这样,这事算是定下了,一个是鸿胪寺揽了个大活,接待各国使臣,秦老大金口玉言,各部都要配合人家工作,另一件事是秦老大要认真考虑年号这个事了,而各部,各道,各州府,也得绞尽脑汁整点花活了,也就是所谓的祥瑞,什么天降祥云啊、铁树开花、谁谁谁托梦说秦老大是万古无二的好皇帝之类的。
  散了朝,群臣离开了议政殿,秦老大的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白千,骑司,可否对这周…”
  “周伏虎。”白千可谓是秦老大肚子里的蛔虫,开口就知道天子要问什么,笑吟吟的说道:“周大人本是前朝琊司台郎官,当年你率领大军破了城时,周大人是第一批归降的,之后安之峰安大人就将此人收入礼部了。”
  “倒是懂得审时度势。”秦老大微微点了点头,沉默了半晌后又问道:“那安之峰,最近在府中做些什么。”
  “回陛下,自从出了斐人细作那档子事后,这安府的大门整日四敞大开着,隔三差五的将家中的下人送到刑部之中,都恨不得上街面上找几个骑司带回府邸之中自证清白。”
  秦老大面露鄙夷之色。
  现在你想要自证清白,当时睡那斐国细作的时候想什么了,好歹也是尚书,这哪是自证,这明明就是自污,老脸都不要了。
  对安之峰可谓是失望直接的秦老大冷哼了一声:“这两日,将礼部和九寺四品以上官员的底细放到朕的案头吧,还有那周伏虎,让人再细细查探一番,可否能堪大用。”
  “老奴遵旨。”白千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安之峰的礼部尚书,当真是干到头了。
  为安之峰心里默哀了零点零一秒后,白千也是感慨连连。
  刚开国那时候,秦老大重用的臣子看的是能力,看的是品性。
  可如今,看的却是是否听话了,就如同这周伏虎一般,刚刚白千也看到了国书上的内容,也注意到了秦老大脸上一闪而过的怒意,所以这周伏虎摆明了是在耍小聪明。
  可这小聪明,却也正是为了迎合秦老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