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名侦探夏贵妃 > 名侦探夏贵妃 第59节
  郎骑白骢过,卷帘盼东墙。
  脉脉不敢言,夜夜付思量。
  卖灯夫妇凑过来看,只觉得笔锋柔丽,文采清丽,一时间感激不已:“好,这可太好了,小人这便取润笔费与公子。”
  “随手而为,不值重谢。”
  夏洛荻正要走,便见那对夫妇一左一右拦住她,取了包银子就要强行往她手里塞,活似拜年时亲戚给红包的架势。
  “噫,公子岂能这样说,那孙大户家可不好惹,若耽误了他闺女前程,我夫妇二人少不得要落白眼。今日这润笔费您是拿也得拿,不拿也得拿!”
  夏洛荻夹在中间,高举双手:“这样、这样,若不介意,便赠在下一盏浮灯以资润笔可好?”
  “浮灯几十文一个的小东西,这哪行……”
  不待他们挽留,封琰热闹看够了,便带着一盏浮灯拉着夏洛荻离开了。
  待出了城门,穿过一片叫卖小吃的摊子,走到了护城河边。此处人影渐稀,二人便停下来。
  “你几时写过这等闺中诗?” 封琰很费解,至少在他看来夏洛荻不像是有那个情怀写出这种小女儿情诗的人。
  似乎是看出他的疑惑,夏洛荻坦白道:“这不是我写的,是别人送给我的。”
  “秦夫人?”
  “不是。”夏洛荻扶了扶脸上的昆仑奴面具,坐在护城河边,捧起浮灯放进了河里,“大理寺前设了一段时间万民箱,哪知有些闺阁小姐借机投送情诗,后来便取消了。”
  ……那你还是看了,不止看了,还上心记了?
  封琰略有不悦:“她们莫不知你是有妇之夫,怎这般不检点?”
  确实。
  夏洛荻深以为然,摘下面具看着不检点的他,说道:“彼时我尚未婚配,不知者不怪,无需在意……话说回来,你要带我去何处?”
  她问罢,便见有个生面孔牵着一匹马过来,封琰接过马辔,问那人道:“我不是叫了两匹马?”
  那人面露难色:“高公公说,大营里今日御马监的马儿吃坏了肚子,只有这一匹是好的。”
  封琰半信半疑地牵过马绳,对夏洛荻道:“上马。”
  他起初没明白高太监的用意,等带着夏洛荻一上马,便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马鞍窄小,夏洛荻就只能靠在他怀里,隔着轻软的衣料,都能感觉到她背上起伏的蝴蝶骨。
  “我们要去哪儿?”夏洛荻问道。
  封琰回过神,道:“去看坟地。”
  “……”
  中秋佳节,孤男寡女,不去西山看红叶,也不去东湖赏桂花,反而带她去坟地这是她没想到的。
  封琰言出必践,一骑绝尘,到了月亮偏西的时候,便来到了京郊外的一处青烈山。
  “此地是……”
  立年号启明以来,封琰下令修青烈山,在此厚葬那些为国捐躯、乃至在先帝时因其昏聩被杀害的忠臣良将,并在山道口立一石碑,上书:忠骨长存。
  这石碑是褐色的,乃因立碑之处,封琰便下令在此斩首了上千名先帝在朝时嚣张跋扈、欺上瞒下的奸臣污吏,鲜血泼满石碑以致。大魏吏治,便从那时起便为之一清,满朝臣子,莫不以埋骨青烈山为荣,是以文官亦有为君死战的胆气。
  夏洛荻微微晃神。
  那时候,满朝文武都以为她将来必会荣归于此,成就一则千古名臣之佳话。
  可现在……
  手心一温,她被一只带疤痕的手牢牢牵住,带着她拾阶而上。
  “原本山顶有处墓穴,是我曾为你备下的。”封琰也摘了面具,道,“后来有人上书让我把墓拆了,他们觉得你永远也用不到了,若用,也只能进皇陵后妃冢。”
  月华洗练如水,饶是他说得话是这般不中听,夏洛荻也没有出言反驳。
  百步长阶,左右石碑上一个个名臣良将,哪一个不是声闻天下,彪炳青史,又哪一个不是抛头颅洒热血,只为还天地朗朗?
  “青烈山以北,便是帝陵。”来到山腰处,封琰遥指着极目所望处,那里隐约见得灯火通明、白玉雕栏,其雄奇壮丽之所在了,却不知要比这青烈山奢华繁复多少。
  “他们觉得你应该进那里,譬如先帝,那般昏聩无道,却也有个衣冠冢,那些被他杀过的后妃还要与他为伴。可我总觉得,与其同那些金缕玉衣的冢中枯骨为伍,倒不如共英烈长存,哪怕把骨灰撒在天涯海角,都要比他们强上许多。”
  踏上山顶,夏洛荻望见一处七丈见方的空冢,以白石搭就,旁侧所立的石碑,虽未题她的名字,但背面早已被万民的名字写满,有不会写的,便留下个拇指印,下面一行小字。
  “谨以微草之身,供大人长青万年。”
  夜风吹得青山上草海沙沙作响,吹得她衣袖漫飞,吹得她心绪茫然。
  “你带我来见这个做什么,便是我……”夏洛荻低下头,道,“便是我有志于此,现如今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墓冢,怕是用不上了。”
  “你心里压着事,活得不痛快,我便带你来看一看。你可记得泰合十四年那年中秋,我同你说过什么?”
  泰合十四年,灵州越王起兵之前,她投到越王府,一跃成了越王最看重的谋士。
  彼时座中群贤,有求苟安一隅,有求割地称王,唯独她说,她信主公必有扫除天下,中兴大魏之能。
  直到封琰坐上炀陵之中最高的位置,昔日不信夏洛荻者、恶语相讥者,俱都摇身一变成了新帝的拥趸。封琰问她想要什么,她便说,待天下事定,她要君王答应她一个愿望。
  彼时他说倒不必天下事定,现在就可以答应她。
  她只说所图不小,望天子斟酌。
  ——我同你之间,不必斟酌。
  ——便是有朝一日,臣要下斩朝臣,上斩天子?
  ——你若要到了上斩天子的地步,那天子留在世间亦是祸害,不如斩了。
  “我想了许久,这么多年,我自以为与你相知,你却不敢与我相知。今时今日,我再同你说一遍——”
  封琰抓起一坯土,同她说道,“我不会讲那些风花雪月的怪话,惟愿千秋明月见证,你要沉冤昭雪,公道我伸张,你要重归公堂,非议我来挡,丈夫一诺,言出必践。”
  第59章 心得
  “回来了?”
  宣政殿里, 封瑕下了朝便回来看见封琰难得抱着本书歪在椅子上攻读,让高太监倒了杯热茶,随意问道:“看什么书呢这么入神。”
  封琰头也不抬地回道:“多情才子无情仙。”
  封瑕差点没一口茶喷出来。
  《多情才子无情仙》他在喜好看书的灵妃那儿见过, 讲的是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 在山道上被老虎精追杀, 遇见山中的仙女出手相助,从此对仙女魂牵梦萦,日日在那山中的竹子上题情诗,题满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首之后,仙子终于现身并大受感动, 自愿放弃修为化为凡人,同秀才白头偕老。
  这本书今年在大魏各地书局都十分畅销, 只是他没办法想象封琰有朝一日也会看这种书。
  封瑕生怕弟弟走火入魔, 小心翼翼地问:“你……你对这书,可有心得?”
  封琰放下看了一半的书, 略一思索,道:“我不明白这秀才有什么好的,这仙女怕不是脑子有问题才会放弃长生不老去陪个凡人过家家。”
  哦, 还是他熟悉的亲弟弟。
  封瑕耐心解释道:“戏说耳, 不必太过苛求。重点是, 你有没有学到那秀才的……花言巧语?”
  “学到了。”封琰皱起眉, 道, “所以昨晚我们去玩的时候, 我曾提议给她放千盏天灯。”
  “哦……”封瑕突然兴奋,“她怎么说?”
  封琰:“她拒了, 临走还说——放火烧山, 牢底坐穿, 放火烧城,坟头点灯。”
  封瑕:“……”
  封瑕:“那你后来可有带她去西山看红叶,或者东湖赏桂花?”
  封琰:“我带她去了坟头,并且带她看了她的坟头。”
  封瑕感到自己的头皮也开始抓不住头发了,其实政务之余,他也很操心封琰的终身大事,因此没少教过封琰该如何如何做,只要按他的路数走,十有八-九是能得到姑娘的垂青的。
  但他弟总是给他平地上走出一些野路子来。
  封瑕痛心疾首道:“夏卿也是女子,你总是这样乱来,她只会待你敬而远之。”
  “可她也没不高兴……”而且封琰直觉上还觉得夏洛荻挺喜欢的。
  “那是夏卿给面子,表面上的恭顺不表示人家心里就高兴。”封瑕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今天的日子,对高太监道,“今日是十六,你且去外面候着,灵妃该来送茶点了。”
  灵妃每个月十六就要来送一次茶点,不管皇帝见不见,她都会来,来了就算努力过了,德妃问起这个月的争宠实绩时,她也总是凭此言之有物。
  果不其然,高太监刚一出去,灵妃就准时准点地带着宫女来了。
  封瑕一指后面的山水玉屏风,道:“你在后面听,学着些。”
  “哦。”谈情说爱这事封瑕是个中老手了,封琰还是姑且一听,便去了屏风后。
  不一会儿,灵妃便随高太监走了进来,她一进来,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疑惑地望了望四周,道:“陛下适才是在和谁说话?”
  “一些公事罢了。”
  “陛下莫要诓妾,莫不是见了妾来便躲起来了。”灵妃故作气恼,背过身去,“看来妾来的不是地方。”
  “朕宫中爱妃何处去不得?便是心里也来得。”一句话将灵妃哄了回来,封瑕见她抱着一本诗文,道,“爱妃近日又学了哪些诗文?”
  “刚新得了一本前朝的韵脚书,正要向陛下请教。”
  封瑕接过来看了看,笑道:“这书中勾画甚繁,想来爱妃学得认真,可有新作?”
  灵妃笑了笑,道:“那妾便献丑了。”
  她挽袖执笔,姿态优雅地在纸上写下一首,略带羞怯地递给封瑕。
  “邻家有好女,十六正新妆。
  淡眉簇丹蔻,皓腕绣霓裳。
  郎骑白骢过,卷帘盼东墙。
  脉脉不敢言,夜夜付思量。”
  封琰望着天花板:这首诗为何如此耳熟。
  “朕闻此诗,恨不能与爱妃相逢于二八年华。”封瑕连连称好,一边念一边踱着步踱到了玉屏风前,念罢,欣喜道:“古之曹子建七步成诗,爱妃一息而就,可谓才比八斗。”
  “妾岂敢与大家并论,不过是女儿家胡乱写的罢了,陛下惯会说些好听的哄人。”灵妃望了一眼桌案上堆叠着的奏折,道,“昨日之事陛下要劳心劳力,妾不敢多加叨扰,望陛下时时勤加餐,莫劳累坏了身子。”
  “爱妃心意朕知晓,晚些朕便去看你。”
  待送走了灵妃,封瑕把封琰叫出来,道:“灵妃入宫之前才情高傲,如今却愿每个月都赠为兄一首情诗。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琼瑶,你可有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