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幻想 > 杀猪佬的小娘子 > 第十四章 情恨
  蓝璎惊骇不已,颤声道:“唐国公怎么会?若要夺嫡,娘娘肚子里才是他亲外孙……”
  德太妃冷冷道:“因为父亲等不急,又或是他根本不信我能诞下皇子。他做这一切的事,都只是为权位,为他自己的野心,我这条贱命在他眼里根本连根草芥都不如。”
  蓝璎道:“娘娘,您不要伤心,都是奴婢不好,奴婢不哭了。”
  德太妃神色端肃道:“我跟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人活一世,最该为的是自己。你即便再伤心,再难过,也要照旧吃饭,照旧睡觉,照旧好好活着。你要活着,等到这一世,看老天给你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德太妃的话犹如一壶美酒,蓝璎闻之,顷刻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正因为爹娘不在了,她才更要好好地活。
  今年她就满二十五,到年底不管是出宫还是留在寿安宫,她都会勇敢地走下去。
  七月,战局骤然急下。
  嘉平帝于三月新任的统帅再次被敌将宋仝斩于阵前,大军折损严重,撤出宣州,一路退至江州。
  前方战事吃紧,兵马粮草极为匮乏。朝廷却再难募充兵力,筹措粮草,提供坚定持续的后方支援。
  朝中原属主站派的大臣们态度渐渐消极,竟纷纷提出讲和之策。
  京中武将也无人主动请缨,愿为前方平叛主将。
  嘉平帝怒而驳回众大臣讲和之策,当场任命监军陈明楷为三军统帅,加封正一品大将军,并令八百里加急传旨,着命大将军陈明楷必须竭尽全力,集合一切力量,快速平定诸藩王叛乱。
  三军将士面前,陈明楷跪地接过圣旨,神情肃穆,并无任何欣喜之情。
  他将皇帝的赏赐全部分给军中将领,自己一件不留。
  十日后,陈明楷亲领八千骑兵趁夜驰入先皇长子临江王燕榄藩地,并以皇帝名义将临江王所拥两万藩兵征作平叛之用。
  加上在宣州、江洲、临江等地先后募征的兵马,陈明楷所领朝廷之军再次达到八万,虽没有收复宣州失地,但足以将诸藩王靖难之师稳稳阻挡在江洲,使他们不能妄图渡江。
  就在朝中众臣皆以为战局重新稳定之时,新任大将军陈明楷忽然上书,奏请皇帝斩杀当初提议削藩的丞相韩子良,加封荣安郡王为亲王爵,并赦免宁亲王叛国弃军之罪,以此三条为信约,与诸藩王言和,罢兵休战。
  嘉平帝暴怒,下诏将陈明楷就地免职,调其回兵部任正六品主事,负责朝廷募兵筹粮之事。
  从正一品到正六品,官阶足足降五级。传闻陈明楷于中军大帐接旨时,不仅不悲愁,反而如释重负,仰天大笑。
  九月,诸藩王靖难之师一气夺下江州,顺利渡江北上,京城面临失陷之危。
  嘉平帝连降三旨,急速召回五名败战将领,一一斩杀处死。
  十月,靖难之师再以破竹之势连番攻占寿州、济州、颍州,直逼京师。
  荣安郡王谢伯恩与襄亲王燕夷吾共同登顶泰山时,指着北边京都皇城的方向,发下豪言,称用不了两个月,靖难之师必定攻破京城,斩下嘉平帝燕桢的头颅,给将士们装酒用。
  回过神来的嘉平帝,再次任命陈明楷为主将,率领京都最后的两万兵马镇守潼关。
  潼关是关中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守,偌大的京都皇城就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杀,再无回天之力。
  最后决战在即,关中人心惶惶,恐惧和不安笼罩整个皇城。
  京中许多富贵商贾不惜舍弃铺面家产,携了家中老幼往外逃去;就连各部官员中也有不少人在悄悄变卖屋宅田庄,想着法子把父母妻儿送到北边安稳的州县。
  这一天,寒风瑟瑟,草木凋零,天地间一片肃杀之气。
  德太妃屏退左右,独带蓝璎一人来逛花园。
  假山上,巨石耸立,二人流连其中,来回走了两趟,志趣不减。
  确定周遭无人,德太妃从颈间取下一枚洁白莹润的羊脂玉蝴蝶玉佩,小心不舍地交到蓝璎手里。
  她低声道:“阿璎,把玉佩给我母亲,让她收好。跟她说,如果路途中遇到藩王的队伍,切莫惊慌,拿着这枚玉佩去找宋仝将军。我相信,他见到玉佩一定会保护好母亲。”
  蓝璎闻言骤惊,待抬头望见德太妃温柔又忧伤的神情,忽然间明白过来。
  原来,当年从贼匪手中救下德太妃的人就是荣安郡王麾下猛将宋仝。
  一个令朝中文武大臣闻风丧胆的名字,一个于万军之中仅凭一柄红缨雁翎枪就连斩两名朝廷军统帅的人——此人正是“宋家军”首领宋仝。
  昔年往事,一旦提起便是锥心情伤。
  蓝璎不忍再惹德太妃伤心,只道:“娘娘放心,此事奴婢一定办好。”
  德太妃拉着蓝璎的手,肃然道:“本宫身边幸得有你,不然今日之事,再找不着第二人肯替本宫去办了。出宫之后千万小心行事,不管此事办没办成,明儿宫门下钥之前,你必须得赶回来。”
  蓝璎重重点头,向德妃认真行了一礼,然后转入假山下的山洞中。
  山洞蜿蜒向前,穿过一段细细长长且极其狭窄的石头缝后,霍然开朗。
  出山洞,沿着一条长满荆棘杂草的小路走上一段,便是宫中六尚之一的尚食局所在。
  德太妃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买通了尚食局负责采买新鲜瓜果的许嬷嬷,请她负责把蓝璎偷带出宫,第二日再给带回宫。
  蓝璎低着头,跟在许嬷嬷身后,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宫门,未经任何盘问便顺利出了宫。
  一直走到街上,混入稀稀落落的人群中,蓝璎忍不住回头,这才发现出宫的门是集庆门,正是十年前她入宫参加殿选那日进的宫门。
  许嬷嬷见蓝璎一脸恍惚,仿佛不敢相信的样子,不由慨叹。
  “也就这种时候,我敢带人出来。换做以前先帝在位,就算给一座金屋,我也没胆干这掉脑袋的事情。”
  蓝璎不解道:“嬷嬷你为什么现在敢了?”
  ※※※※※※※※※※※※※※※※※※※※
  今天一章提前更啦,然后~然后,今天是剁手的时间嘛,容我放~纵~放~~纵。
  所以~~~~明天停更一天,就这么愉快的决定啦~~~~
  亲们happy哦,撒浪嘿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