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幻想 > 杀猪佬的小娘子 > 第九章 夺嫡
  御侍姑姑骂道:“德嫔一无子嗣,二无恩宠,三无母族可依靠,自己尚且自顾不暇。你脑子里是哪根筋搭错了,要跑到玉堂宫去攀高枝?玉堂宫边上就是冷宫,那里住着哪些人,你不是不知道吧!”
  “我年底出宫,到时候御前奉茶就只你一个,王公公会不看重你?皇上会不看重你?还有太子殿下,哪次来乾元殿碰到你不是乐呵呵的?”
  “你老老实实在御前呆着,即便皇上不把你指到东宫去服侍太子殿下,随手一指,起码也是四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做妾也是贵妾,是御赐的二夫人,生了儿子照样可以科考袭爵。这大好的前程,你真不要了?”
  蓝璎低声道:“姑姑,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宫女,我爹爹只是有功名在身的教书先生。指望着皇上赐婚,我还没有那个福分。再说我自幼长在乡间,根本不想嫁到显贵人家,哪怕是贵妾,哪怕是二夫人呢。”
  御侍姑姑哭笑不得:“你还有没有福分?苍天哪,你是想气死我们这些人吗?”
  笑完,她感叹道:“蓝璎,你看看你这张脸,你知不知道你每次奉茶时,那些来乾元殿议事的文官大将都在偷偷拿眼睛打量你吗?”
  蓝璎面色淡淡,不以为然。
  她倒想起第一次进乾元殿奉茶,那时新科三鼎甲没一个人敢要她,全都避得远远的!
  御侍姑姑摇了摇头,深叹道:“你果然是个呆的,真不知道蓝家怎么会把你这个笨蛋送进宫里来。可惜六年前,皇上没有把你指配给太子,不然今天你就是太子妃了。”
  蓝璎陡然一震,惊得面色发白。
  六年前,她才刚刚入宫啊!为何说六年前皇上没有把她指配给太子?
  她忙问:“姑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御侍姑姑道:“这事也只有当年我们几个在御前侍候的老人才知道。那会儿……”
  原来当年选秀女入宫,建昌帝很是喜欢蓝璎单纯愚笨的性子,让内官记下她名字,其实是有意把她指配给封了亲王郡王的三位皇子为侧妃。
  消息透露后,皇长子、皇四子皆不愿意,唯有皇五子燕桢不仅表示愿意,还要娶蓝璎为续妻正妃。后来因为皇后娘娘出面阻止,说是燕桢原配正妃病逝尚未满三年,不宜操办婚事,此事才不得不作罢。
  御侍姑姑见蓝璎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笑着打趣道:“现下知道太子殿下对你求而不得,念念不忘,总要改变心意了吧?”
  蓝璎道:“姑姑,你清楚我的性子,我宁愿在冷宫边上躺着晒太阳,也不愿日日在御前提心吊胆的。太子殿下虽身份尊贵无比,可齐大非偶,并不是我蓝璎该等的人。”
  御侍姑姑叹道:“说你笨吧,你又挺精明。也许你是对的,只是人生不像下棋,走错一步再无法重来。有时候一步错,一生都是错,到死都不能悔。”
  院子月华如水,御侍姑姑打开房门,目送着蓝璎一步步穿过中庭走回自己屋。
  她那么美,还那么年轻,却注定要孤独一生,不能尝受世间男~女~欢~爱之情,不能自私自利地活一回。
  等到对面屋子灯亮又熄灭,御侍姑姑暗暗摇头,随即关上门,吹灯歇觉。
  两个月过去,就在蓝璎快要忘记此事之时,一日深夜,皇帝忽然摆驾去了僻远的玉堂宫。次日早朝后,王公公来找蓝璎,说自即日起调她去玉堂宫侍候德嫔娘娘。
  腊月初雪,蓝璎拎着包袱走进玉堂宫。
  德嫔面色苍白,双颊凹陷,身披一件莲青色羽缎纱面的狐皮斗篷,静静站在廊下迎她。
  叠翠已经出宫,蓝璎一去便成玉堂宫掌事姑姑。不过德嫔虽身居九嫔之一,玉堂宫却只配四名宫女,两名太监,人少事务简单,因此蓝璎打理起来并不费气力。
  德嫔性子冷淡,不争宠,不问琐事,整日里面容严肃,待人却很宽厚。尤其对蓝璎,她既信任器重又打心里喜欢着依赖着,真个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妹妹。
  玉堂宫的日子过得平静舒心,虽忙忙碌碌没什么好的赏赐,蓝璎却极为满足。
  次年开春,建昌帝染伤寒症大病一场,身子渐渐衰弱,精神体力大不如前。勉强撑到夏初,搬到骊山别苑静心休养后,建昌帝颁布诏书命太子燕桢监国理政。
  八月仲秋,为贺皇帝圣寿,监国太子特意领文武百官一齐呈递贺表祝圣寿无疆。
  建昌帝闻奏,龙颜大悦,即命赐太子明黄朝服,并加追太子生母姜氏为恭肃惠仁皇贵妃,另额外赏赐百官每人三个月俸银。
  太子接旨后,泣泪满面,伏地长跪不起。
  次日停朝,太子率领百官浩浩荡荡奔赴骊山别苑,跪伏于皇帝寝殿外山呼万岁,叩谢天恩。皇帝步出寝殿惊喜万分,病势竟骤然间大好。天家父子执手立于殿上,含笑相望,一派温情脉脉,父慈子孝,令百官感怀。
  太子揽衣跪地,恳请皇帝加恩后宫,惠泽子民。皇帝一一准许,诏令各州府县,减免百姓一年赋税;下旨大封后宫,并赏太监宫女每人三个月宫俸。
  便是这一次难得的大封后宫,德嫔再次晋封妃位,迁回钟秀宫。
  德妃淡泊世事,不论位份是升是降,皆无悲无喜。
  蓝璎行事谨慎,表面上沉默少言,心里其实滋味复杂。倒是底下那六名年轻的宫女太监们心情雀跃,欢喜不已,一个个迫不及待等着早日搬回钟秀宫。
  迁宫那一日,秋高气爽,阳光和煦,天空格外晴朗。
  内官副总管杨公公亲自带人将钟秀宫内外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从内室到院墙,里里外外全部焕然一新,殿内床榻桌椅书画瓷器一应家具摆件无不是宫藏珍品,整个宫殿辉煌华丽更胜过从前。
  蓝璎陪着德妃进入正殿,发现宫内不仅新增六名宫女太监,更连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也都派人送来贵重礼品。
  蓝璎心中惶然,却见德妃神情冷静,似乎不觉丝毫意外。
  一整日从早到晚,钟秀宫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到了夜里总算静下来。待德妃在崭新的寝宫沐浴完,蓝璎特意寻出玳瑁雕花发栉为德妃篦头。
  德妃双眸微闭,眉头轻轻蹙起,显得极为疲惫。
  她轻声道:“明儿本宫起早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你不用跟着,替我去一趟东宫。”
  蓝璎问道:“娘娘要奴婢去东宫做什么?”
  德妃道:“这回皇上大封后宫,从嫔位升四妃的就只本宫和安嫔。安嫔育有七皇子,晋封贤妃,理所应当。可本宫又凭什么封妃,况且位次还排在贤妃前面?”
  蓝璎答道:“奴婢想这都是皇上的意思。”
  德妃慢慢睁开眼,温和地望着铜镜里那一张纯真烂漫的脸庞。
  “傻丫头,真笨!”她道:“其实本宫也可以装傻不知道,可是啊,那些人太厉害,咱们不能不小心对付。”
  蓝璎看着德妃那种无可奈何的样子,很是心疼。
  “娘娘又没什么事求着他们,既然不想涉入后宫争斗,干脆就装不知道嘛。”
  德妃苦笑道:“你错了,我还真有事要求他们。如今本宫虽处在妃位,可我母亲还是戴罪之身的奴隶,我那些庶弟发配到了军里……”
  蓝璎不忍心听下去,立即乖乖道:“娘娘,奴婢明天去东宫。”
  德妃侧过身拿手指轻轻在她额头上一点:“一点就透,果真是我的好妹子。”
  次日晨起,用过早膳,蓝璎便捧着德妃交代的物件赶往东宫。
  到达东宫时,正好瞧见一群人抬着辇轿出来,辇轿上坐着的正是身着御赐明黄朝服的太子殿下。
  想来太子是要去上朝,蓝璎自然不敢上前拦驾,退后三步,默默跪在朱红宫墙根下。直待人群走远,她才起身,漫步到宫外太液湖边静静等候太子下朝。
  等了将近两个时辰,明晃晃的日头从东边升到中天,太子的辇轿才重新回东宫。
  蓝璎进入东宫,说明来意,层层通报后终被拦在书房外。
  年轻的内官守在门口,笑容和善,婉言推拒。
  “蓝璎姑娘,德妃主子的心意咱家替殿下谢过。太子殿下才下朝正同几位大人商量要事,您看实在不便,您把东西留下,咱家替您呈给殿下。”
  蓝璎抬眸,望了一眼书房,似乎隐隐能听到里面人的笑声。
  她想了想,朗声道:“那奴婢谢过公公,烦请公公代为禀呈太子殿下,德妃娘娘感念圣上天恩和太子仁慈,亲手抄写两卷佛经祝皇上圣寿无疆,祝太子殿下千岁安康。”
  蓝璎说完暗暗松一口气,把手里捧着的佛经交给那名年轻内官。她从容行过礼,转身要走时,书房里却传来低沉而严肃的声音——“让她进来”。
  那名内官立即躬身道:“是,殿下。”说完,他把佛经交还给蓝璎,眼神示意她赶紧进入书房。
  蓝璎步上台阶,殿门恰好打开,从里走出两名身着深色朝服的大臣。
  迎面相遇,来不及避让,蓝璎望着眼前之人,怔怔站住。
  ※※※※※※※※※※※※※※※※※※※※
  明天中午12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