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幻想 > 杀猪佬的小娘子 > 第六章 册封
  蓝璎略一思考,沉着答道:“奴婢觉得李太白诗如其名,太过直白。什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得很,奴婢不喜欢。”
  建昌帝闻言开心大笑,指着三鼎甲中身着绿袍的一人道:“同是李太白的诗,你们一个说他豪放洒脱,一个却说他过于直白夸张,看来你们俩个并不是同一个师傅教得。甚是有趣,哈哈哈哈……”
  蓝璎微微转头,顺着皇上所指的方向看到了陈明楷。
  陈明楷起身离座,踏步走到大殿中央,向皇上恭敬行礼后才郑重答话。
  他道:“陛下圣明,臣的老师正是熙州青山书院蓝老先生。这位蓝姑娘虽是蓝老先生的女儿,她的诗书并非老师所教,而是自学所成。”
  “自学所成?”建昌帝很是意外:“蓝溥桃李遍地,名满天下,却是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肯教,文人迂腐!”
  蓝璎听得一惊,想为爹爹辩解几句,忽看到站在她前面的陈明楷把手伸到背后,朝她轻轻摆手。她顿觉心定,低着头站着稳稳不动。
  不一会儿,听得皇帝道:“既不喜李太白,那你所喜欢的是何人之诗赋?”
  这话自然还是问蓝璎的,低头想了想,蓝璎道:“奴婢喜欢晏小山的词,最爱《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建昌帝颇有兴趣道:“晏小山的词含蓄婉约,文风清丽,与其父并称‘二晏’,有宋一朝,极负盛名。朕记得这首《鹧鸪天》书尽风月之情,算得上是千古名篇。只可惜朕怠懒多年,不常翻书,记不全了,你背来听听。”
  经过殿选那一回,蓝璎深受打击,觉得自己丢尽了爹爹当世大儒的脸面。因而这两年在尚食局,她常捧着诗集翻阅,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在帝后面前出口成章,应答如流。
  蓝璎淡定沉着,目光坦然寂静照着眼前那一袭绿袍。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建昌帝拍着手,意味深长道:“小儿女情态真真妙极。丫头,你今岁多大了?”
  蓝璎低头答:“奴婢今年十七。”
  建昌帝点点头,指着大殿中或坐着或站着的三鼎甲,朗声笑道:“十七了,很好。告诉朕,你的魂梦中人是他们中哪一个?”
  感觉身前那道绿影微微一晃,蓝璎紧攥着手,心里懊恨不已。她恨自己的愚蠢,恨自己的老实。蓝璎不敢多想,立即跪倒在地,蒲伏着身子,惶惶恐恐,如同小小一只惊弓坠巢的雀儿。
  她的声音缥缈无力:“回皇上的话,奴婢是宫里的人,绝不敢妄想。”
  一片死寂中,皇帝离开宝座,踏入殿上。三鼎甲不论坐着的还是站着的,立即齐齐跪在地上。
  皇帝的眼光幽幽扫向低着头的众人,懒懒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这也是李太白的诗嘛!尔等出身科甲正途,乃我大熙朝未来栋梁之才,朕对诸位期望甚高。何况朕又不是那等无能昏庸之君,深有成人之美的意思,你们有什么话也不妨直说。”
  身着大红色锦袍的状元郎立即道:“陛下,臣早前虽久闻蓝老先生大名,但不曾见面,臣与这位蓝姑娘更无半点干系,是闻也未闻。且臣家中已娶贤妻,今日除非陛下旨意,臣无意纳妾。”
  榜眼郎紧接着道:“回陛下,臣亦有婚约在身,绝无他娶之意。”
  皇帝闻言踱步走到陈明楷面前,默了会儿,沉声道:“探花郎,尔何意之有啊?”
  陈明楷缓缓抬头,目光飘忽望着前方柱子上的金色纱幔。在他身后一步之遥,蓝璎深深埋头跪在地上,一颗心“扑通、扑通”狂跳。
  她听到他的回答,果断理智,滴水不漏。
  他道:“回陛下,论辈分,蓝姑娘既是我师妹又是我姨妹。宁国公府历来家教严酷,此种有违道德人伦之事,臣从不敢想,望陛下明察。”
  皇帝拍了拍手,显得很是满意。
  蓝璎松了一口气,心想,他果然答得很好,不愧为新科探花郎。
  皇帝重回宝座,高高在上,广袖一甩,即命众人平身。
  他和蔼望着蓝璎:“朕本想为你指配一门婚事,不曾想你虽出身书香名门,运气却不大好。罢了,你先退下。”
  蓝璎诚惶诚恐出了乾元殿,心里茫茫然然。
  碧空万里,朱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宫殿一座连着一座,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深宫,重重枷锁,到底她是如何进来的?如今又如何才能在无尽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生存下来?
  想也没有办法,谁叫自己自幼便是个蠢笨的呢?她摇了摇头,心道走一步是一步吧。
  蓝璎自此决定装傻充愣,一心一意只管做好奉茶的差事,除教她茶艺的御侍姑姑,她从不与其余人多说哪怕一句话。不论是皇后还是宫里其他妃嫔,又或是别的宫女太监,都不曾从她嘴中听到半句有用的话。
  她自然不敢不说,但她每次顾左右而言他,说的话颠三倒四,人家既听不懂又不相信。一次两次……八次九次之后,便再无人从她身上打主意了。
  毕竟是在御前侍候,且建昌帝待蓝璎又尤为宽厚,即使蓝璎惹得有些人不乐,但也无人使绊子明里暗里害她。
  蓝璎日日侍奉在君前,必然半分也不敢懈怠,事事小心,如同江湖中杂耍艺人踩着高跷行走在独木桥上,稍有不慎,便坠万丈深渊。
  春去秋来,光阴荏苒,深宫里的日子年复一年,总算过得有惊无险,岁岁平安。
  建昌三十三年冬,腊月二十,鹅毛飞雪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洁白纯净,犹如仙境。
  因昨夜轮值,蓝璎起得晚,推开门,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屋宇树木银装素裹,妖娆万种,美不胜收。
  来到茶房,御侍姑姑正烧水煮茶具,蓝璎挽起袖子过去帮忙。
  御侍姑姑朝乾元殿方向撇了撇嘴,小声提醒她道:“皇上昨晚歇得迟,今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呢,那边的事你不要多问。”
  蓝璎转过头看到大殿门外高高的台阶下跪着一个披莲青色斗篷的人影,也不知那人到底跪了多久,身上落满薄薄一层雪花,看着寒意凛凛。
  想到已近年底,再过三日便是小年,然后是除夕夜,这时候宫中众人莫不欢欢喜喜准备着过大年,那人却冷冷戚戚跪在雪地里,蓝璎不禁起了一丝恻隐之心。
  她问:“跪着的是哪位主子?”
  御侍姑姑轻叹一口气:“德妃娘娘,听说她父亲唐国公被参劾贪墨军粮,皇上发了好大的火,命令将唐国公看押起来严查。”
  蓝璎默默点头,难怪腊月初那段时日皇帝总闷着脸,原来是前朝出了大案。只是“后宫不得干政”乃是熙朝~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且建昌帝尤其憎恶后宫妃嫔过问前朝政事,德妃娘娘久居深宫又是如何得知这一消息?
  洗完茶具,雪渐渐停了,蓝璎擦干手整了整衣襟走到茶房门口。远远望过去,德妃仍旧跪在那里,身子笔直挺着,一动不动。
  御侍姑姑走到蓝璎身后,探头望了一眼,不禁摇头。
  蓝璎明白,御侍姑姑是为德妃惋惜,待皇上知道她不顾皇室颜面冒雪跪在殿外为唐国公求情,只怕连她自身也要跟着遭殃。
  蓝璎不由想起初入宫第二年,九月初八,重阳节前一日,她奉命为各宫送去绍兴花雕酒。
  那时德妃因身怀有孕由德嫔新晋封德妃,居四妃之列,隆宠正盛。
  蓝璎刚进钟秀宫,连德妃娘娘的面都没见到,可怜那两壶十五年酿的上品花雕就被人连壶摔得稀碎。
  蓝璎手捧梨木托盘愣在那里,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钟秀宫一名年长的宫女狠狠扇了一巴掌,然后又被指着鼻子厉声责骂。
  “你这个贱~货什么居心!黄酒性寒,你也敢拿来给咱们娘娘喝?咱们娘娘肚子里怀得可是龙种,身子娇贵着呢,若有任何闪失,你这条狗命担当得起吗?快说,到底是谁指使你来陷害娘娘的!”
  一同来的尚食局小宫女被吓得不敢说话,蓝璎顾不得脸上火辣辣得疼,站直身子坦坦荡荡直视那名宫女。她压着心火,沉住气道:“奴婢今日是奉皇上皇后娘娘之命行事,还请姑姑嘴里放尊重些。”
  那名宫女一时气结更加恼怒,不肯轻易作罢。她命人将蓝璎捆起来,两名小太监磨磨蹭蹭找来绳索犹豫着往蓝璎身上套。
  蓝璎怒极,急忙吩咐同来的小宫女回尚食局去找秦尚宫,自己则奋力挣扎不让他们靠近自己。
  正在这时一声怒斥,门帘掀起,钟秀宫掌事姑姑叠翠扶着雍容华贵的德妃娘娘缓缓走出。
  叠翠一个眼神扫过去,两名太监急慌丢下手里的绳索,很快拦回跑出去报信的尚食局小宫女。
  ※※※※※※※※※※※※※※※※※※※※
  晚上好,每天22:00更新,后面一般就是修改……
  ps:今天放封面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