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通天王座 > 第178章:化形童参果
  “依我看,这朵地灵花,怕不只是百年的!”
  齐晨星手捧着一朵红花瓣,慢条斯理地说道。
  “管他几年的,想想怎么找到童参果再说!”戚高商恶狠狠地说道。
  自从见到这棵估计有数百年份的地灵花后,戚高商就激动起来。他是南玄派门人,如今修行“南玄五光神功”正欠缺一份精粹的土行灵力。
  若是能获得这头化形的童参果,只怕立刻就能晋阶玄光后期,甚至结丹也说不定!
  五人将这朵硕大的地灵花分作四份,一人一份,徐石也得了一朵。
  徐石掂量了一下,摇摇头,这地灵花虽好,但还是不及童参果的药力!
  山坡上的地灵花被一扫而空,统统纳入了五人的储物袋中。可这四宗的几人都无心小心采摘,有些地灵花的根须还暴露在泥土中。
  他们心中都想着,如何寻找并捕捉那头化形童参果!
  “戚兄,我记得你有一法宝,定香盘,能指引灵机茂盛之地,”康学仁突然说道,“何不拿出来,看能否那头童参果?”
  “啊?哦,对对对!”戚高商如梦初醒,点点头,伸手探入储物袋中。
  他心中却在大骂。自己刚刚想到了这个主意,没想到,却被康学仁说出来了!
  一块小小的黑色圆盘出现在戚高商手上。
  徐石凝神看去,圆盘上画满十二道扇形格子,每扇指着一个方向,犹如日晷上的时辰一样,中心处还留有一点凹槽。
  戚高商又掏出短短的一截香,插入圆盘中心凹槽后,点燃,一股淡淡的白色烟雾袅袅升起。
  这烟雾本来是缓缓地往上升,但忽然一折,折向西方,也就是暗河的对面方向。
  众人都抬头,对面不过是坚,硬的山壁岩石,覆盖着一层湿漉漉的苔藓。
  “咱们先顺着河走,大家仔细查找两边的岩缝!”
  高元通大声喊道,又先飞出山坡,停留在河面之上,转头等待戚高商。
  戚高商心里有些不甘不愿,可身边都是四宗弟子,他身不由己地也夹杂在众人之间,顺着暗河前行。
  飞了一路,烟雾本来是指着西边方向,丝毫不受水气影响,忽然又轻轻一转,指向西北偏西方。
  “这里有条通道!”齐晨星在左边停下,降落在一块大石上。
  上面一个狭小的洞口,黑洞洞的。
  再看戚高商手中的圆盘,白烟直直地指向洞口。
  “走!”
  高元通打出一击白光,将洞口照亮,又先进去了。
  这个洞口就太过低矮局促了,仅容一人进入,众人只得鱼贯而入,前后纵队行进。
  徐石排在四人最后,在那些仆役前面,他行走之间,心中却忽然浮出一股压抑的感觉。
  他微微一顿,这是碰到境界远超自己、而且丝毫不掩饰自己威压的高阶修士的反应!
  莫非里面还有个丹相真人捷足先登?
  还是劫法宗师?
  徐石伸手漫不经心地在山壁上一按,五指轻轻就按了下去,岩石上出现五个凹坑。
  他暗自皱眉。这座山峰之中全是岩石,若是出逃时,怕会有些阻碍!
  徐石暗暗记下这条小洞的各处转折路径,同时提高警惕,缓慢跟在前面三人之后。
  “童参果!”
  最前面的高元通一声惊喜的呼声。
  刚刚过了一个转弯,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就飘进徐石的鼻子。
  前方,一处小小的圆形坑洞里,一道浓烈的土行灵气的气息,越往前进,气息越发浓烈。
  徐石慢慢踱步到坑洞前,和四人站在一起。
  一堆柔软细长的杂草上,一个肤色土黄的小婴儿模样的东西,闭着眼睛静静地躺在上面。
  这就是童参果?
  长得和幼童一样的果实?
  徐石还是第一次见到童参果,但他分明感觉到这颗童参果身上传来的深厚气机。
  “呼!”
  不知是谁,长呼出一口气,几人对视一眼,都尴尬的一笑。
  戚高商眼睛闪烁,死死盯着这颗难得一见的童参果,这怕是有百年分的了!
  若是能自己一人得了,那该多好啊!
  如今却要分成五份,连那个外乡人也要分上一份!
  他缓缓转头,看到康学仁的头也缓缓转过来,木然地看着他。
  两人对视,眼神中,忽然看明白了什么,两人又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
  “我……咳!”高元通吞了一口唾沫,“我只需要两块,我自己和我大哥用的就够了!”
  “戚兄你……”他看向戚高商,正要询问对方的意见,却见白光一闪,胸口一凉,他急忙往后一闪。
  “戚高商!”高元通手捂胸口,大声叫道,血液从他的手指缝口汩汩而出。
  徐石身形一飘,背靠右侧山壁,静静地看着同属四宗的几人,两两内讧起来。
  康学仁一剑朝齐晨星斩去,却被齐晨星头一缩,头顶冒出一团绿气,将冰剑托住。
  “康兄,这是何意?”
  齐晨星瞟了一眼地上不能动弹的高元通,冷静地说道。
  戚高商狞笑一声,“当然是先杀了你们两个昊天宗的,我再和康兄分享这块宝贝!”
  背后几个仆役顿时混乱,高元通和齐晨星带来的仆役,立刻拔剑和戚高商、康学仁这一方的仆役战起来。
  齐晨星一凛,瞥眼看见旁边的徐石,立刻大声叫道:
  “石兄,你我联手,先将这两个小人杀了?”
  徐石点点头,肃然道:“好!”
  一剑飞出,直取康学仁。
  ……
  伏龙崖山头东侧,两名女子正躲在一棵大树下,仔细查看手中的一面圆镜。
  这两人正是符乐蓉在九曲山外见过的,一个叫真真,另一人是她的师姐,名叫尚慕莲。
  圆镜中,一道红光忽大忽小,最后定格在镜面上某点。
  “就是这里了!”
  真真欢喜的小声叫道。
  “上!”尚慕莲微笑,弹出一艘不过书桌大小的小舟,前后船头尖利无比,中间两个圆洞,仅能容纳两人。
  两女上了飞舟,盖上顶盖。尖利飞舟忽然飞起,船头朝地,急速转动,顷刻间就钻进山石之间。
  地面上,树底下,出现一个小小的洞口,和洞口被钻取出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