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古言 > 漫漫后宫路 > 第181章 庶女
  大皇子心中天人交战。
  宫里头的孩子成熟的再早,思想也是不成熟的。
  何况大皇子还不到十岁。
  他从小就金尊玉贵的,因为他是中宫嫡子。
  可这些日子,他却明显感觉到宫中人对待他的态度不如以往。
  他心情烦躁,但到底对萧珝也有些惧怕,也不敢闹。
  别人都说父皇极其在意母后腹中孩子,那为何今日不让母后出来,难道是母后身体真的不适?
  还是母后不受父皇待见了?
  若真如此,他该怎么办?
  大皇子小脸上眉头皱起,看起来颇为苦恼。
  庄尚书见皇后今日没出席,心里也是一个咯噔。
  心中盘算着该如何破解困局。
  今日的宴是贤妃与容德妃共同安排的。
  和往年大同小异。
  众人也都不提皇后,仿佛宫里头没这个人似的。
  宗室老王妃们和太后言笑晏晏,臣子们对萧珝说着好听话敬着酒。
  并无一丝异常。
  大公主打头,说了几句吉祥话,太后和萧珝也都笑呵呵的。
  二皇子依旧有些木讷,但看着很乖巧。
  轮到五皇子,被奶娘懵懵的抱起跪下,“五皇子祝太后娘娘皇上吉祥如意...”
  话还没说完,五皇子就奶声奶气跟了句:“如意。”
  口齿不甚清楚,但大家都知道五皇子说的什么。
  太后与萧珝都乐呵呵的。
  太后笑的眼睛眯起,道:“哀家瞧着五皇子和皇上小时候可是非常像,这眼睛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看这机灵可爱的样,真是让哀家欢喜的很。”
  大皇子有前科,二皇子木讷,三皇子体弱,四皇子生母不受待见,六皇子不过几个月,就没来,可不就将五皇子体现出来了。
  季研笑道:“太后娘娘若是不嫌珣儿吵闹,臣妾定多将孩子抱去您那闹闹你。”
  太后还没接话,宁婕妤就道:“姑母受不得闹,明妃娘娘就不要去打扰姑母了。”
  季研心里骂了句蠢货,如今陈宁宁是皇上的妃嫔,大庭广众之下叫太后姑母,还替太后做了决定,她莫非以为自己失了孩子就能理直气壮的让别人受着她?
  季研脸上笑意盈盈的道:“是臣妾思虑不周,太后娘娘凤体安康才是最重要的。只臣妾想着天下中哪个母亲不盼着儿孙绕膝,共享天伦的。”
  太后没想到自己的侄女失了孩子后会变得如此拎不清,面上笑道:“明妃是个懂事的。”
  季研笑了笑。
  宁婕妤脸微僵。
  乐声响起,歌舞上场,一派喜气的模样。
  桌上的菜没一样能入口,看着那道已经发凉了的鱼,那股子腥气直冲季研鼻尖。
  用沁了橘子味的帕子捂住口鼻,那股子恶心劲也下不去。
  “臣妾去更衣。”季研端庄的行礼后就带着依夏出了殿。
  闻到外面清新的空气,季研才长舒一口气。
  依夏拍了拍季研的背。
  “给明妃娘娘请安。”
  一道女声传来。
  这人季研有印象,是去年参加选秀被萧珝指给顺阳郡王的谢芙。
  “不必多礼。”季研一脸笑意的说道。
  谢芙起身道:“许久不见娘娘,娘娘风采更胜往昔。”
  原主小时也常去谢家,和谢芙关系算不得好。
  季研竟不知她说这话是何意思了。
  “娘娘气色红润,想来是过得不错的。”谢芙笑道。
  季研笑笑,“表妹可是有事?”
  谢芙可没什么事,不过是心气不顺,忍不住跟上来罢了。
  她也参加了选秀,可惜被指给了没什么建树存在感不高的顺阳郡王。
  若无明妃,她必定也是能在宫里头出人头地,受众人跪拜的。
  明妃娘娘的受宠,京中人可都知晓。看她如今这一身皇家气度,真是让她羡慕的不得了。
  虽成了郡王妃,她却总有些不得劲。
  谢芙眼中的变化没逃过季研的眼睛,她心中明了,觉得怪没意思的。
  到底是谢家的人,季研说道:“本宫要回去了,表妹可要一起?”
  谢芙恭敬道:“不了,臣女再呆会。”
  季研淡笑着回了殿中。
  进去就闻到繁杂的气味,季研看了看五皇子。
  五皇子歪在奶娘怀里,显然是有些瞌睡了。
  季研让元宝几人将他送回去。
  众妃嫔等到宴席散时也没等来晋位的旨意,都有些失落。
  前两年,初一都会有人晋位,众人便觉得今年也会如此。
  宴席散时,季研也有些疲乏。
  初二时,萧珝来了重华宫。
  众人无不咬牙切齿,都怀孕了皇上还去明妃那,真是让人嫉妒死了。
  初三那日,清风阁的燕嫔传来喜讯,她已有孕两个多月了。
  萧珝去看了看,并未留宿。
  季研想着怎么着萧珝也会给燕嫔晋位,毕竟往常燕嫔也算得宠。
  谁知等到了初六,也没等到燕嫔晋位的口谕。
  看燕嫔笑话的不知道有多少。
  本是舞姬,这两年却与她们平起平坐,如今怀了皇嗣,因着出身,也没晋位。
  清风阁里,燕嫔靠在软榻上,手轻轻摸着肚子。
  她从小练舞,为了身体轻盈,伤害身体的药丸不知道用了多少。
  她本以为这辈子是与子嗣无缘了,谁成想还有怀孕的一天。
  伺候的宫女说道:“主子好好养胎便是,有五公主这事在前,只要主子好好生下孩子,皇上也定舍不得叫主子骨肉分离。”
  燕嫔轻轻抚着肚子,她自知出身不堪,生下的孩子天然就比那些生母高贵的孩子矮一头。
  宫里头讲究出身,却也不讲究,若是她足够受宠,孩子就能挺直了腰板。
  她已经到了嫔位,为了孩子,她也不能退缩了。
  初七,皇后的母亲携府中庶女去太后宫中觐见。
  太后见着那庶女就知道庄家又打的什么主意。
  徐氏笑道:“如今皇后娘娘身子不适,臣妇便想着让娘娘家中庶妹进宫几天,照料一二,若是太后娘娘觉得不妥,臣妇看了皇后娘娘后便将人领回去。”
  太后知道庄家打的什么算盘,心中厌恶,面上淡笑着说道:“看皇后的意思吧。”
  徐氏身旁的女子喜形于色。
  将人送走后,宋嬷嬷给太后捏着肩说道:“娘娘既然厌烦,又何必给她这个面子。”
  太后轻声道:“皇后救哀家一命,哀家给些面子也无妨。且看皇后乐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