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科幻 > 快穿之有君名离 > 第64章 黄白村 黄黑村
  “这真的有人吗?”
  秦欢看着周围一片黑漆漆的,不由得浑身发毛。
  素手紧紧揪着胡离的袖袍,缩着脑袋,眼神四处张望。
  他们早前便踏进了这村子。
  村口简单地用木栅栏围起,一块较大的木板作门。
  门外有颗大石,约半人高。
  一破旧得边缘腐烂的长木板立在石前,歪歪扭扭地写着三个大字:“黄白村”。
  这村子他们大致转溜了遍,许是夜深,街上没有一个人。
  可奇怪的是,这村里竟没有一家灯火。
  这村里的房屋尽是草房,少见瓦砖。
  “再走走吧。”
  胡离拉着她又走远了些。
  他的手也是抖着,秦欢都能感觉他袖袍的震动。
  他们行至偏处,路过耕田。
  只是大多田地都长满荒草,脚下也尽是硬土。
  终于行至一间较大些的房子,其实也就一普通居室那般大,但也是这村里目前见着的最大的一间了,却也是破烂不堪。
  竹篱笆围成的院子里,夜风吹动门窗“嘎吱嘎吱”地响,石磨上满是积尘。
  两人走到屋门口。
  隐约听见几声呜呜咽咽的抽泣声。
  秦欢抬眼看向胡离,胡离也正好看来。
  ——有人!
  秦欢轻声敲门,喊道,“有人吗?”
  房间里依旧呜呜作响,却不见人应答,也没见门开。
  两人对视,秦欢来到窗前。
  透过那半开半闭随风摇摇晃晃的窗,窗内一片漆黑,只能大致分清桌与床板。
  秦欢俯身想要看仔细些,却见桌边有什么东西在抖动!
  还不止一个,应是两三个!
  一大两小,一浮一沉,十分轻微,在夜色中却是如此明显。
  那呜呜之声便是从那传来。
  究竟是人还是什么……
  秦欢怔怔的回头望向胡离,张口却是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胡离问她。
  她没回。
  胡离也走过来,俯身往窗缝见看去,猛地屏息。
  有些小心地喊了句,“老人家。”
  这么一喊,一双眼就这么看过来。
  那是一双死寂的眼,看不见生机。
  白中带黑,眼神浑浊得如同一见不到底的深渊。
  老人枯木般的肌肤在月光下照得恍若霜打的枝干,分不清五官。
  唯一可见的只那双刻满恐惧的眼。
  胡离握住秦欢的手。
  两手交握着齐齐颤抖。
  脚步就要往后退去。
  却突然听见一声——
  “贵客从何处来?”
  老人的声音极其嘶哑,苍老缓慢,在这漆黑的夜里如同黄泉间幽魂的呼唤。
  秦欢心中一紧,喉咙像噎了块石头般,紧张地看向胡离。
  胡离紧紧抓着她的手。
  沉了口气,如壮胆般大喊道,“老人家,我兄弟二人路过此处,可否借宿一晚?”
  说完,腿愣时打着哆嗦,连唇都在发抖。
  “嘎——”
  门开了!
  “进来吧。”
  秦欢回头一看,门上扣着只皱巴巴的大手,在月色下看不真切。
  二人紧张地对视一眼,携手小心地迈着步子,进去。
  “谢谢老人家。”
  二人进门,老人将门带上。
  饶是见着老人,心里还是几丝惧怕。
  这看不清晰的黑暗中,面前这蓬头垢面,皱纹刻满老脸的老人,实在是让人无法冷静下来。
  方才那两个缩在桌边的也已经坐在木凳上。
  秦欢往那看去,形影模糊,却也辨得清,是个老婆婆,还有一半大的孩子。
  许是老人的妻子和孙儿。
  “实在抱歉,我们这也少有落脚的地。不过全村都是如此,只能委屈二位在我这老桌边休憩了。”
  秦欢皱眉问道,“老人家,为何我们来时就没见村内有人,就是灯火都不点些?”
  老人无奈道,“我们这穷乡僻野的,哪有闲钱点灯啊?这摸黑看不着,不就只能在家里待着。”
  “原来如此。”
  秦欢又问,“那为何,方才我们来时听到屋内隐隐有抽泣之声?”
  老人道,“贵客你许是听错了,方才我一家老小都在歇息。哪来的什么哭啼。”
  “哦,是这样。”秦欢还是不信。
  想着他们一家都是老人小孩,胡离二人也就只在桌边勉强趴着睡着。
  秦欢刚趴到桌上,便看向胡离,胡离却自顾自地睡去。
  秦欢无奈,心里总有放不下的疙瘩似的。
  她总觉得,哪里有些蹊跷。
  次日一早,秦欢醒来。
  胡离已不见人影。
  小孩还在床上躺着,老人家也不在屋内。
  秦欢推门出去。
  只听得一声,“小兄弟,你醒啦?”
  ——是昨晚那老婆婆。
  她在院内的炉灶上捣鼓着,应是在做饭。
  “是啊。”秦欢朗声应着,“多谢婆婆一家昨晚收留了,不然我兄弟二人昨夜就得露宿街头了。”
  老婆婆笑道,“没事儿,这出门在外的谁没有个不方便的时候,咱也是能帮就帮点。”
  “婆婆真是好心肠。”秦欢呵呵笑着。
  “婆婆,我来帮您吧。”秦欢走上前就要去给婆婆打下手,也不知她这早上要做什么吃食,总之还是先帮着些。
  老婆婆客气道,“不用,我自个来就行,小兄弟你只管去休息。”
  秦欢却还是过去了,毕竟还是外来客,有些不好意思。
  过去一看却微微心疼,这婆婆煮了一大锅的粥,却尽是些水,糙米只有几十颗,大多还是稻壳。
  “婆婆,这粥……”
  老婆婆叹道,“村里没人种田,米自然也就少了。”
  想起之前路过的那几多硬土般的田地,秦欢问道,“村里为何没人种田?”
  老婆婆的眼神却往别处瞟去,“这村里穷,年轻点的都,出城去了。”
  秦欢星眸微眯,“原来如此。”
  心里暗自怀疑着,她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不会儿就见胡离从外边回来,手握折扇,腰间依旧挂着那墨绿竹筒。
  秦欢迎上去,“胡兄,你去哪了?”
  “诺,给你。”胡离得意地取下手里的竹筒递给秦欢。
  秦欢接过,取开木塞,又是那阵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秦欢抬眸看他,“又是汤?”
  “嗯。”胡离点头,“说了,早上先喝些热的,暖胃。”
  “那你呢?”秦欢问他。
  胡离撇过眼去,“我方才喝过了。”
  秦欢端着喝了些,吹了吹,将竹筒递给他,“这有些多,我喝不完,一起吧。”
  “好。”
  胡离接过去,手上旋转,对着筒口喝着。
  秦欢问他,“我想先去村里转转。”
  胡离随口道,“我刚转过了,没什么好逛的,你要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