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恐怖 > 平妖二十年 > 第二十二章 达摩院首座
  信长老这种人,属于相处越久,越感觉敬畏的人。
  寻常人等,瞧见这等状况,早就六神无主了,而就算是厉害的修行者,恐怕也难免会动什么嗔念。
  然而在他眼中,却丝毫不感觉到有半分畏惧,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不动摇。
  这一点,当真是难能可贵。
  彭队长原本怒气冲冲,眸中都带着凶光,而经过他这般一劝解,却是释怀了下来,哈哈一笑道:“也对,那帮人倘若是有胆子,昨天就该光明正大地过来了,背地里搞这种小把戏,当真让人瞧不起。”
  众人纷纷称是。
  而随后,少林的人开始过来劝大家离开:“散了,散了,大家先去斋房里等待,吃过早饭之后,我们会在藏经阁外的广场前召开讲座,由达摩堂首座德远大师主讲,论武学与修道之间的关系……”
  大家瞧见夜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在这塔林之中留下如此痕迹,原本心中都有些慌张的。
  不过这会儿瞧见信长老以及天机处的领导都若无其事的样子,再加上德远大师乃大名鼎鼎的江湖宿老,他讲课的内容必然干货满满,便不再聚集,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去。
  等人散得差不多了,那满面春风的信长老方才收敛笑容,平静地说道:“我们少林方面,昨天是谁守塔林这边?”
  旁边有弟子答道:“是罗汉堂的释永严,以及十六名师兄弟……”
  信长老开口说道:“释永严入达摩洞禁闭三月,其余众人,禁闭半个月,每天得一食,不可多吃一餐。”
  有人愣了一下,回答道:“释永严是定下要参加青年擂台大赛的少林代表之一啊?”
  信长老冷哼一声,说连个塔都看不住,让我少林颜面无存,还比什么赛、打什么擂?去了也是丢人现眼,关禁闭吧,正好看着寺内法器,将功补过。
  那人不再说了,施礼之后,传达了命令去。
  我们因为地位比较高,所以信长老并没有避嫌,让我们离开,而瞧见少林僧人噤若寒蝉,不敢拒绝的模样,我也能够感受得到信长老在少林之中的权威,还是挺大的。
  旁边的彭建雄没有阻拦信长老的发号施令,在旁边站着。
  等到人离开之后,他方才说道:“那位释永严师父,我昨日看过的,他挺谨慎的,主要还是夜复会的人太狡猾。他既然要参加擂台赛,不如先给他两天时间,等比赛结束之后,再去关禁闭也不迟。”
  他这会儿才来说情,主要也是想等信长老的气头过去。
  不过信长老听闻,却笑着说道:“无妨,少林有不少的新晋武僧,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而且夜复会敢这么搞,说明他们对达摩杖还念念不忘,既然如此,那达摩洞里还是得加多人手才行。”
  听到他这般安排,彭建雄不再劝解。
  瞧见他们还有事情要谈,李洪军朝着我们招了招手,然后离开塔林。
  走远一些了,马一岙回头,瞧见那琅琊王还在那儿,忍不住问道:“他杵那儿干嘛呢?”
  李洪军低声说道:“他昨天也在塔林守着。”
  呃……
  原来是抹不开面子啊。
  这哥们儿昨天来的时候,牛逼哄哄的,让人为之敬畏,结果一转眼,塔林却出了事,他却没有瞧见一点儿蛛丝马迹,这会儿脸上烧得慌,也是难免的。
  好在出事的是塔林那儿,而不是达摩洞,让我们好歹也松了口气。
  不过话说回来,达摩洞这儿埋伏的人最多,夜复会估计也是欺软怕硬,这才捡了塔林来弄些幺蛾子。
  哈哈……
  这就是命。
  我们去了斋房,享用了一顿不错的早餐之后,在僧人的指引下,前往藏经阁的小广场去。
  那里已经摆放了无数蒲团,我们找了一个偏角落的地方坐下。
  那德远大师的辈分,比“永”字辈要高出两级,由此可以看出对方的身份大有来头。
  听他一回讲座,也算是不虚此行。
  许多人其实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回僧舍去休息的人并不多,没多一会儿,小广场上面的蒲团就坐得七七八八。
  又过了一刻钟,蒲团都已经坐满了,许多人不得不站在小广场的边缘,驻足等待。
  而这个时候,在信长老的引领下,一个留着很长眉毛的百岁老人,从藏经阁缓缓走了过来。
  从容貌上来看,他垂垂老矣,仿佛跌倒之后的下一秒,就可能不存于世,然而在我的望气之中,却是另外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他就仿佛一座潜藏于地下的活火山,随时都能够迸发出最为炙热的恐怖力量来。
  别人看他,仿佛此人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但在我的视角里,他却处于人生的真正巅峰。
  这样的人,与我之前瞧见的许多人,都是截然不同的。
  唯一给我这种感觉的,有且只有一人。
  惊鸿一瞥的一人。
  李爱国。
  难怪信长老有对抗神秘夜复会的底气。
  而就在这个时候,那老和尚听到了信长老的介绍,目光巡视全场,似乎朝着我们这边望了过来。
  他的目光仅仅只是从我的身上掠过去,我就感觉好像被天空之上翱翔的鹰隼盯到了一般,后背浮现出了一大片的鸡皮疙瘩来,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惊悚感。
  我下意识地想要集结气势去反抗,结果人家已经看向了另外一边去。
  我这时,又生出了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来。
  而没多一会儿,台上开始讲起了话语来,却是信长老的一段不急不缓的开场白。
  我们因为离得远,所以没有近前那般拘束,龙三刀在旁边感慨,说这老和尚昨天要是在的话,夜复会哪里如此猖狂?
  马一岙跪坐在蒲团之上,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嘴角微动:“废话,这样的人物,你会让他跟着我们一起守夜?”
  昨夜老法师必定也是在等候的,只不过并不会埋伏于其中,而是在殿里耐心等待着。
  结果无人预警,他自然也不会随意出手。
  这时德远大师开始讲话了,他有着很浓重的方言口音,吐字并不是很清楚,而且所讲的内容呢,又有点儿偏向艰涩,所以我们不得不全神贯注地去倾听,并且还需要及时的理解,方才能够真正学习。
  而即便如此艰难,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觉得不虚此行。
  为什么呢?
  因为德远大师所讲的,大题目叫做“武学与修道之间的关系”,但具体的内容,其实就是关于修行与拼斗之间的联系。
  这世间,有很多大德高僧,一辈子都没有跟人动过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仿佛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但是很多时候,若有人冒犯的话,他仅仅只是一瞪眼,就能够将你给震慑住。
  这就是因为他常年修行,沉浸在某种精神境界之中,精神的高度,与寻常人不在一个等级之上了。
  他光凭着念力,就能够让人放弃所有抵抗,甚至会顺着这高僧的心思和想法去行事。
  或者潜移默化,或者当头棒喝。
  然而这样的事儿,需要非常高深的境界,也需要与佛祖有极为密切的精神联系。
  毕竟脑子的复杂程度,是世间仅有的,更多人难以达到,那么怎么办呢?
  四肢和身体,反而是最好操纵的。
  所以就有了武术。
  这是最末端的手段,也是最直观的体现。
  古人通过与野兽的搏斗,开始渐渐的明白了这种“术”,而通过与人之间的搏斗,与无数种族的斗争,最终将其升华,化作了各种流派与手段。
  而到了后来,人们发现,当这种手段达到极致,都会符合某种特定的规律。
  而这种规律,似乎是接近于构成整个世界的底层规则。
  这规则,便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德远大师的讲座,里面有着许多的干货,虽然里面并不涉及到个人具体的修行方法,但是特别有指导意义。
  如果听进去了的话,会对于自己现如今的境况,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中午时间。
  当信长老宣布讲座结束的时候,不少人却是恋恋不舍,一直到德远大师离开了,还久久不愿离去。
  这机会,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
  下一次能够听到达摩院首座的讲座,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不少人庆幸来得值当。
  随后便是午饭时间,饭后则是休息,等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还会举行大大小小的各种讲座和论坛,少林和天机处请来了各门各派的首领,以及成名已久的大人物,前来开办各种类型的讲座。
  因为有了德远大师的示范,这些人倒也没有应付,认真地讲。
  而作为观众,则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讲座去听。
  等到了下午五点的时候,擂台会场布置完毕,在大雄宝殿的东南侧广场,总共有三个小型擂台,前来报名的各路豪雄,已经开始抽签之后,比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