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言情 > 我家娘子猛于虎 > 第865章 明示,暗示
  谢显都不知道永平帝是太相信他的能力了,还是实力嘲讽他。
  再看杨劭一言难尽脸。
  感觉永平帝这是最近被造反派给折磨的要疯了,心里脑里装不下别的事儿了,一切沾耳朵的都往阴谋造反里划。
  当然,这也是谢显的目的。
  “显无能,并未抓获此人。只知那人打扮平常,相貌普通,是往南走了。”下邳往南,那不还是建康城方向吗?
  永平帝:
  “就是这样,你还是要江夏王支援萧司空?”
  立马就怀疑上江夏王了。
  “我想,江夏王即便有反心,有杨护军在侧,又有萧司空在前线,他并不会有任何动作。但他的身份至少代表了皇室宗正,以示皇上并无清算皇室之心。并非只给临川王看,也是让天下人看一看,陛下心中坦荡。”
  “再者,荆州易守难攻,只怕打起来就非短时日可破,要做好长久的准备。”
  “陛下若……可派江夏王带精兵支援粮草。”
  “江夏王年迈,全部家小都在建康,若无十足把握,他不会轻举妄动。陛下尽可放心。”
  永平帝心念微动,谢显这话里藏着机锋。
  明明白白的,说的是没有十足把握江夏王不会轻举妄动,可没说江夏王就没有丝毫反心。
  他看着谢显,不知道这是谢显生性谨慎使然,还是他早看出了什么。
  非要在他被下毒之后,谈到江夏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机关?
  暗示?
  明示?
  永平帝不敢问,知道谢显不会说,有些事谢显坦诚的可怕,但有些事他就跟锯了嘴的葫芦,半句不该说的也撬不出来。
  “行,朕心里有数。”
  谢显一路送永平帝出府,护在车旁边的还有方才提及的杨小将军,以及诸葛术。好吧,永平帝怕死天下皆知,但……出趟宫把顶尖的武官将军都带在身边,更不要说二十来人浩浩荡荡的队伍,以及隐在暗处的御林卫。
  谢显牙都疼了,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一回建康,皇帝就来见他了,声浪还怕不够高吗?
  好吧,能让皇帝出宫为了见他一面,已经给了他老大的脸了,在永平帝心里已经是冒着生命危险,他该知足。
  知足常乐,谢显安慰自己。
  他能要求一个有被害妄想症,恨不得觉得拉车的牛都想刺马杀架,得着机会就想把他给翻阴沟里的皇帝什么呢。这就不错了。
  倒是杨劭跟随在永平帝身侧,他又是终年习武之人,敏锐地感受到了来自皇帝一闪而过的杀气。
  冲谁?
  江夏王,还是谢显?
  永平帝一路在车上陷入了沉思,一句多余的话没讲。
  回到后宫就直奔了褚贵妃那里,她已经九个月的身孕,眼瞅着就要生了。
  要说这褚贵妃也是天生丽质,怀孕一点无损她的美貌,反而更显柔媚了许多,又是温情小意的范儿,很是各种彩虹屁给吹的永平帝舒服。
  与终日愁眉不展,心中郁结的萧皇后一比,皇帝自然就倾向了褚贵妃许多。
  再者皇帝吸取了教训,褚贵妃这一胎他更上心了不少,但凡回后宫都少不得到褚贵妃处坐坐,搞的褚贵妃受宠若惊,越发的温柔似水,关起门来倒让永平帝有些许的过起自己小日子的感觉。
  左右后宫势力错综复杂,不分世家门派,也是被各世家门派所收拢,永平帝看开了,不如就找个合心意的娇娘,不苦着自己了。
  “……朕,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不是朕无德无才——”
  “当然不是,陛下是老天爷选定的真龙天子,先皇就要传位给陛下,庶人王氏手段再狠辣,最后不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谁能拧过天命呢?”
  “可是朕自打登基,天下战乱不断——”
  “那是废太子作的祸,若没有他,天下怎会大乱?老天爷就是让陛下大施拳脚,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这都是圣明君主必经的考验,不然怎能成治世明君,千古传颂?”
  “陛下麾下人才济济,文成武德,这是盛世的征兆啊。”
  一顿小话把永平帝给拱的心里那叫一个舒坦,捧着褚贵妃娇嫩的小脸蛋就是一口。
  “朕,定然不会辜负你。”
  褚贵妃甜甜一笑:“妾相信陛下也不会辜负天下人。”
  “那是。”
  话传到萧皇后耳朵里,萧皇后好悬捧着茶盏直接吐里。一个真敢说,一个真敢听,特么为难了她啊。
  “娘娘……您看……”
  萧皇后把茶盏往桌案上一推,“去母,留子。”
  “皇上需要多几个孩子,不能让潘贤妃一家独大。”
  太皇太后那良心病,看样子是将养的不错。
  问题是太皇太后那心病让人劝劝就好了,她失子之痛却不是那么快能好的。再者,谁知道太皇太后是什么心思,故意还是不故意?
  至少,故意的于潘家实在利大于弊。
  横在潘贤妃之前的就一个生母出身不显的陆美人,闻风投靠在褚贵妃之下。自从褚贵妃有孕,那陆美人也不敢总往跟前凑,以降低存在感,无论从性情还是出身都构不成丝毫威胁。
  “奴婢知道。”桂枝心惊胆战。
  成为皇后心腹的日子好过,也不好过。
  眼见着失子之后的萧皇后越发狠厉,她也心惊,可是既上了这条船,就脱不开身了。更何况手上沾过了血,有一次就有无数次了。
  ###
  萧司空第一次捷报传回建康,已经是萧宝信出月子之后,三月中的事了。
  江夏王与中护军杨劭早在半月前就筹备粮草直奔荆州,支援萧司空,声势浩大,但人却并没吹捧的那么多,对外号称五万精兵,实则不过一万八千人。
  作为已然丁忧在家的谢显在这一个月中依然成为了朝中的主旋律,参他的折子跟雪花一样纷纷飞进了太极殿,都以谢显不孝为由大参特参。
  置守孝于不顾,居然儿女情长跑回建康顾自己媳妇,这是大不孝啊。
  参谢显成了政治正确,即便萧司空捷报传回来也没能丝毫减弱攻击谢显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