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477节
  几次之后,元宝就懒得叫人了,继续拼积木。这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了。
  晚上,元归就赶回来了,哄着孩子叫爸爸。
  小元宝也给面子,当着爸爸的面,还真叫了一声。
  可把元归高兴坏了,总是温润的脸上,笑容就没停过。
  他心里很庆幸,在小元宝还小的时候,将工作中心暂时放在湖云,可以参与她的成长。没有错过她的每一次进步。
  苏青玉也感谢他的支持,拿着大蒲扇给他扇风,“元先生,咱家孩子是不是要做周岁啊,咱们怎么办?”
  元归道,“就在这里办吧。”
  在花岗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他倒是觉得这里才是他们的家了。他们一家三口都在这里生活,何必跑去外地办酒席。
  而且他也知道,青玉很忙。非常忙。这么热的天,她也成天地往外跑,去视察工作。
  苏青玉道,“咱们得好好办,听说这边习俗很多的,办起来特别热闹。”
  不止他们两个惦记着孩子的生日,首都和苏家屯那边都惦记着,提前几天就打电话过来了,问在哪边办。他们好赶过去喝喜酒。或者在苏家屯办,他们也能早点准备。
  苏青玉就说在这边办,也让他们不用特意赶过来。特别是苏奶奶他们,千万别在这大热天的赶路。
  “今年过年如果有时间,我会回去的。”苏青玉承诺道。
  虽然没准备苏家屯的人过来,但是这次酒席邀请的人也不少。都是镇上左邻右舍的。
  办酒席的事儿,都是苏青玉和林阿姨一手操持的,苏青玉还特意和徐主任打听了一些当地的习俗。
  她想多给孩子周岁花点心思。
  晚上睡觉,元归见她辛苦,劝道,“有林嫂和左亮、江流呢,我安排了云城的元华员工也帮忙采购了,你别操心。”
  “我就想多操点心。”苏青玉看着熟睡的孩子。心里突然有些发涩,“我知道,她在我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却注定不能在她的童年给与她更多的陪伴,所以想趁着她在我身边的时候,多陪她。”
  两人当初商量好的,孩子大点就要跟着元归一起生活了。
  苏青玉也是同意的。毕竟她所在的地方,不管是教育还是医疗,都是比不上外面大城市的。元归能给她提供更好的环境,她当然也不会阻止。
  她心里也是十分支持这个决定的。
  元归已经为她留在湖云一年多了,平时有急事,他也会飞去南方和首都。他留在湖云不是不忙,而是暂缓了前行的脚步。他的事业性质注定了他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她也不想因为自己而束缚他。
  对于这些,元归也只能轻轻的吻一下她的额头。
  他也有他的责任。元华几万员工的生计也是他要负责的。元华如今和国家合作的一些项目,也是不能耽误的。
  如果是在遇到青玉之前的那个他,一心只有自己的他,也许就会不管不顾,随心所欲了。就和当初破釜沉舟带元华归国一样。
  可如今,有了家庭,有了责任。他反而会考虑更多。他要有和青玉并肩的能力,也要让小元宝有一个令她骄傲的父亲。
  ……
  苏青玉的本意是在花岗办,就邀请花岗这边的同事就行了,这边人也不少,她不收礼,只请吃饭,算是和元宝一起庆祝了。
  结果办酒席当天,老元家一家子人,还有老苏家一家子人还是过来了、
  这两拨人又是一起过来的,元爷爷也不怕麻烦,坐飞机先去华南省和苏家人汇合,然和苏家人一起过来的。
  这一波人的到来,可谓是声势浩大。
  这是元爷爷故意的,故意给他重孙女撑场面的。
  他觉得他重孙女这周岁宴办的实在是太寒酸了。按着他的说法,那是要邀请各界名流的。然后大摆宴席,再办晚宴舞会。
  苏青玉:“……”
  孩子的酒席是在花岗镇的饭店办的。提前就包下了,然后布置好了。
  虽然只是花岗镇的酒店,但是好歹是区里招待客人用的,也算是有场面了。元爷爷还是觉得委屈了孩子。
  觉得这要是他来办……
  元归道,“周岁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办的,但是我记得,我十岁宴席,你们在前面庆祝,我在后面被关在小黑屋里。”
  所以他虽然也喜欢给小元宝庆祝,但是更在乎的是一家人在一起,送上真诚的祝福。而不是虚伪的场合下的各种作秀。
  元爷爷就没说话了。那会儿家里一团乱,元归被另外两个兔崽子算计了。他那会儿也没顾上,只顾着去结交各界名流了。宴席办完了,才发现主角没来。
  这会儿元归提起来,他也就一句话不提了,老老实实的喝喜酒。然后让老元家人去撒糖。该干啥干啥,别杵着招人嫌弃了。
  至于老苏家人,则都围着孩子看。
  上次来的是苏爷爷和苏奶奶,苏大姑,其他人都没见过孩子。这次除了苏卫国和苏建军,其他人都来了。连黑蛋他们都来了。
  按着苏奶奶的说法,老元家人都来这么多了,咱老苏家人不能输了。人数上不能少。
  虽然到最后还是比人家少了两个。
  一群人都围着孩子看,小元宝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穿着红色的小肚兜,和小短裤,都发扎着两个冲天辫,小手上戴着之前苏家那些亲戚们送的手环脚环,看着像年画上的小童子一样。
  看着来这么多人,她也不害怕,反而高兴的睁着眼睛到处看。
  苏卫民道,“哎哟,这可比我家那个机灵,我家那个我都不想说了。反正不随我。”
  李青正逗着元宝,听到这话,斜眼看他,他立马道,“还是随我的。”
  苏青玉笑了,“你们怎么都来了,都这么忙,还特意赶过来。”
  苏奶奶道,“上次都没来,这次肯定是要来看的。要不然还不知道啥时候能看到呢。”
  苏青玉道,“我过年就回去的。”
  “那谁说得准?”苏奶奶想起她坐月子还在处理公务,就知道她多忙了。
  不过作为干部家属,她倒是能理解的,看看孙子苏卫国,也就是个苏家屯的书记而已,忙的都没法出远门的。
  所以啊,她可不指望青玉真有时间回去看她。
  虽然苏家和元家突然来了人,但是也不用担心缺了菜,毕竟之前是按流水席准备的,都很充足。
  比较亲近的都在二楼包厢里面,苏青玉安排他们上去吃饭。
  楼上坐着的都是区里的领导们,这些领导知道苏青玉家里人来了,也都过来打招呼。
  苏奶奶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大干部,还挺激动。对她来说,区里干部也算是大干部了。
  大家互相的寒暄完了才落座,苏青玉左看看,右看看,发现陈玉梅和春妮儿坐在角落里呢,赶紧喊她们过来。
  本来苏家和元家人没来,她们是被安排在一桌的,现在知道家里亲戚来了,她们就自己把位置让出来了。
  苏青玉可不是这样的人,之前安排啥位置,就是啥位置。
  陈玉梅还是坚持道,“你们一家人好不容易聚聚,我就不打扰了。正好在那边和其他干部还能谈谈合作的事儿。”
  苏青玉也就没再勉强,而是笑道,“这次小红旗的负责人也过来了,回头你们好好聊聊。我认为你们和小红旗这两家企业,合作的机会很多的。”
  陈玉梅果然眼睛一亮。“那我们待会儿见见。”
  第420章 第420章
  小元宝的周岁宴完全是和花岗这边习俗一样的, 吃完酒席之后,亲朋好友一起抓周。连抓周的东西都是苏青玉一一找来的,这些代表着她作为一个母亲, 对自己女儿的期盼。
  小元宝什么都不懂,倒是很享受这么多人陪着她一起玩。坐在大大的簸箕里面 ,被转了一圈还在咯咯咯的笑。
  苏青玉引导着她抓东西。
  她这碰一碰,那摸一摸,就是不抱着。
  苏青玉正有些着急 , 就见旁边元归伸手拨弄了一下算盘 。噼里啪啦的响声瞬间就吸引力她的注意, 立马翻身爬过来,然后双手往怀里搂住 。
  亲朋好友们都笑了起来。
  苏青玉却偷偷地掐了一下元归的胳膊,“作弊!”
  她知道, 元归不希望孩子以后走她的路,觉得辛苦。怕孩子累。他希望孩子以后接他的工作, 就算不会做生意,也可以请人干。
  苏青玉其实也没说让孩子接她的活,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 她也不会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再转移给孩子。所以对于元先生的这种行为 , 她表示很不赞同。
  其他人并不是很能了解元先生的想法, 比如苏奶奶就很高兴道, “打算盘好, 以后我们家元宝当会计,坐办公室, 多风光。”
  元归:“……”
  苏青玉噗嗤一声笑了, 她倒是忘了,现在会计们可还没配备计算机呢,都还在打算盘呢。所以给元归科普的时候, 也是不全面的。
  她还好心的安慰元归,“当财务也挺好的,管理财政大权呢,多威风啊 。再说了,算盘嘛,你想怎么理解都行。”
  元归无奈的笑了笑,“算了,孩子以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不干涉。”
  苏青玉挑眉,完全不信。以后孩子和爸爸待的时间多,当然会和爸爸学了。
  好在她也不在意这些,反正只要元先生以后不搞□□就行了。
  抓周之后酒席也就散了,苏青玉和元归去招待来吃宴席的同志们,一一送他们离开。最后只剩下老苏家一家人 ,还有陈玉梅,一起回家里去坐坐。
  她之前说要介绍陈玉梅和苏卫民他们认识,可不是说的客气话。
  这两家企业确实合作机会很多。之前都是苏青玉去联系的,现在苏青玉也不会自己亲自来管理这些,自然还是要让他们自己谈。
  没准他们自己谈谈,又能有新的想法。
  到了家里,苏青玉就引他们书房说话。
  苏卫民一听苏青玉说陈玉梅是她当初在这里的得力帮手,现在也是关系很好的朋友,立马热情的打招呼,李青也是笑着握手。
  陈玉梅反而不好意思了,“其实不像苏区长说的那样,我没帮她什么忙,反而是她给了我很难得的机会,还一直培养我 。”
  苏卫民和李青笑着对视一眼,然后都看着陈玉梅 ,李青道,“那我们和你一样,都是她给了机会,然后培养起来的 。看来我们苏区长走到哪里,都还是老作风。”
  苏青玉笑道,“行了,不管你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反正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占绝大多数的 ,不用妄自菲薄 。这次你们有机会见面,也正好认识认识。”
  苏卫民道 ,“哎,我认为很有必要认识。陈总的能力可是得到苏区长你认可的,我们很信任。”
  苏青玉笑着摇头,“那你们慢慢谈 ,我先出去看看爷爷奶奶 。”
  苏卫民摆摆手,“去吧去吧,咱都自来熟,不用你招呼。”
  李青在边上和陈玉梅解释,“他就这个性子,平时不着调,工作还是很靠谱的。”
  陈玉梅笑着点头。她当然是相信的。就和苏卫民说的那样,能够得到苏区长信任和培养的,总不会是没能力的人。
  这边大人们谈生意,外面孩子们也正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