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N次 > 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 第六十一章 缠缠绵绵 (2)
  2020年9月10.
  教师节。
  首先祝所有教师天使们节日快乐,o(* ̄︶ ̄*)o
  现在基本是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这不假。
  在很多时候,人活的是一个底气,而这个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特别是原生家庭,这一点,在人生的长河里,越往后,越突出。
  小灰灰的三个姑姑,真的是我见过的她们那个年龄少有的有底气的女性。
  她们不仅有来自父母的爱,而且有来自父母给予的物质。
  我是今天才知道,小灰灰的爷爷当时是技术非常突出的技术工,在刚建国的时候,就能拿到108的工资。
  这个数放在今天可能还不够一顿饭,但在当时真是很高很高的工资。
  我姥爷那会儿大概是四十多,特别需要标注的是,那时候人的工资是差不多的,是会计。
  比如你是工人,那你是大厂还是小厂,基本都是那个工资。
  我家太后,十六岁的时候去捡半天鸡毛,一个月也能有十六块。
  当然,一百零八分摊在七个孩子身上也不会多宽裕,却是会给孩子很大的底气。
  不过那个时候孩子的教育,起码在我的印象里,是来自学校。
  我一直是散养长大的,家里在我学习上的看管,大概就是帮着默写一下生字,看一下成绩。
  所以那个时候的老师真的是特别特别重要。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小学的一个语文老师,姓柴,那时候他还是个青年。
  他会用二十多分钟的时间给我们讲故事,然后剩下的十多分钟来给我们讲课本,然后留下很多很多的作业。
  当时上他的课是很开心的,虽然他并不喜欢我,囧……
  不过我还是要说他是一个好老师,我很高兴在我的学生生涯里能遇上他,如果我能重生,我会更乖巧一些,努力一些,争取做一个让他喜欢的学生吧。
  而现在,孩子的教育真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家长付出了。
  q7才上一年级,语文每天需要背三字经,家长要录像打卡;数学每天需要练习口算,需要家长计时签字——这两个是固定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
  然后就是每天新的作业,都需要家长盯着看着,然后在作业本上写经过!
  是的,经过!
  孩子做哪道踢的时候不太顺利?遇到了什么问题?解题思路对不对,最好都写上。
  你当然可以不写,但老师说的也很在理,一个老师带两个班一百多个学生,不太可能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记得非常清楚,也不可能上课的时候每个孩子都看一遍,那就看家长反馈了。
  于是,从下午三点半从家里出发,到完全把这些做好,最少也需要三个小时。
  三点半从家里出发,四点接到,四点多到家,q7吃饭,吃完洗手就开始……这是没有课外班,如果再有个课外班,事实上他每周七天,一共有五节课外班,那就要再往后延两个小时。
  所以虽然我过去都觉得要二胎的母亲是英雄,现在更觉得不是一般的英雄!而在这里我还要说,q7算是乖巧的,不会故意拖延,虽然有时候会有点想捣蛋,想糊弄,但属于教育一下,就能改正的,而如果是那种就是倔强的……
  我的朋友过去经常同我说,人到中年怎么怎么着,我呢,内心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小仙女,这一次算是切实体会到了。
  过去倒也不是没有体会,毕竟早先只是太后就住了三次院,我父亲呢还闹了两次病危,最后离世。
  这些都是在q7出生后。
  不过那个时候q7还小,幼儿园就是吃吃喝喝玩玩,而且遇到这些事的时候,很多时候我公婆就把q7接手了,而且太后毕竟不是大病,一般十天左右就可以自理了。
  而我公公这一次,只是在icu,就住了十天了。
  不过好消息是,他大概今天就能转出来了。
  对了,现在已经是9月11日了。
  我昨天到底没能把这一篇写完,其实我本来是想放弃真爱,写一个家长里短吃吃喝喝的文的,但昨天突然想到有一种可能(天知道这已经是我想到的第几种可能了!),就很兴奋的想去写,不过到底没能写成,因为我公公需要再做一次ct。
  上一次他做ct,精神状态很好,我们都很高兴,这一次他都拆了有创呼吸机了,只是戴了个鼻夹,却精神一般,一直到做完ct,快要把他推回去的时候,他给自己的三妹妹说,想看q7一眼,然后我们纷纷感叹,虽然我们都在,但他老人家最想看的原来并不是我们啊。
  于是给q7的老师打电话,说了情况,老师很爽利的答应了。
  到了下午三点半,我已经赶到了学校门口。
  icu是下午四点以后让进家属,具体时间不定。
  q7的学校到医院,大概是二十分钟左右。
  我带他过去的时候还不到四点,还没让进人。
  我下楼上了个洗手间,再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我婆婆给q7穿好了衣服——他们发一件蓝色的罩衣,是每个进icu的都有的,穿了之后并不收回,之后就是每天进去的时候穿,然后需要戴鞋套、口罩,其他就没什么要求了,倒也不是完全无菌的。
  早上的时候,我们已经同主治医生说好了。医生听说我公公想看看孙子,说可以,这不是什么事儿,但到了下午,这个医生不在,护士们就不放行了。
  最后就是我进去的。
  早先看影视剧里,icu就是一个单独的房间,淮河医院这里并不是这样。
  有几个单独的小房间,但也有一大间,躺了好几个病人。
  我公公在最靠外的床上,我去的时候正眼巴巴的往门外边看——他们还不能怎么挪动身体,只能转动头部。
  看到我,明显的有些失望。
  我告诉他,q7带过来了,就在外面,但进不来,不过只要他情况稳定,明天就能出来了,到时候我们再把q7带过来。
  他说能不能让q7到门边,让他看一眼。
  这事还需要主治医生同意,我就给我小叔子打电话,想问他那里有没有主治医生的电话,但立刻就有医生来制止我,说这里不能打电话,这次只有算了。
  在没进icu之前,我公公曾经特意提出,绝对不能带小孩过去,让我也少过去,说这里环境不好,但这一次,应该是真的被吓了一跳,生死轮回上走一遭,或者说切身的感受到了死亡,就想多看看这个大孙子了。
  这一篇,真的是断断续续的写的,下面的这些文字,已经是周日来写的了。(现在已经是13号了t t)
  在周四的时候,我进了icu,周五的时候,我公公从重症转了出来,医生说这是很少见的,很少有进了重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恢复这么好的。
  但其实,他进重症,在我们这些家属看来,也是不短了。
  九月一号早上进去的,九月十一号下午出来的。
  十天半。
  不过对比其他人,大概是属于快的吧。
  他进去的时候,应该是重症最紧张的时候,还临时加了一张床,后来说这幸亏是淮河医院的北院,如果是南院,那边是一张床也不给加的。
  人生真是一个比较级。
  早先觉得癌症是最可怕的,后来觉得癌症医生还给治疗就行,再后来就是能进重症也是好的。
  早先经常有文章说重症没有意义,当时看了也觉得好像是这样的,如果人遭那么大的罪,生命的意义和尊严又在哪里?
  而现在我的感受是,重症监护室出现了,而且可以说任何一个正经的三甲医院都有,那是有他的意义的。
  比如我公公,在里面住了十天,然后就稳定了下来,如果没有,那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呼吸机,他的血氧饱含量很难恢复上来,那对心肺的损伤恐怕要比现在严重的多。
  现在他出来了,胃管也拔了,意识清楚,嗓子因为插管有些受损,说话沙哑(应该还有这十多天他都是鼻饲而不是用口腔吃喝的关系),但说话条理清楚,脑子灵活。
  让我们带好q7,说这是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又一次提出,让q7少到医院了。
  唔,还有一件事,也很有意思,那就是他说物理学很快会有很大变化,他说他在重症的时候,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十字路口,来来往往都是人,有人往这边走,有人往那边走。
  然后说,在零点交接的时候,世界是不一样的。
  都说濒死体验会有特殊感受,这算是他老人家的第一手资料了——他是老党员,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者,是能和我婆婆吵架都用上党性的,噗~我觉得要不是真的有感受,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
  唔,实话实说,我听了突然觉得安心不少,知道我们的灵魂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放,死亡好像也变得不是那么痛苦了。
  这一章,因为各种事情,分了四次事情来写,被各种打断,不过icu的故事挺多,虽然我在那里的时间并不长,却是颇多感受o(* ̄︶ ̄*)o
  ※※※※※※※※※※※※※※※※※※※※
  每天好像也没干什么,但时间就是没了,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