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游戏 > 两球成名 > 第218章 平淡
  足球比赛不是田径比赛,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带球速度超过自己的无球奔跑速度,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人没有球跑的快,地球人都知道,阿猫阿狗也喜欢。
  那一支被称为“快”的球队,为什么快?
  对阵法国队,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抛了出来。孙老头说的既明确又含糊,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样一种态度:自己去感受。
  衡量一位球员快不快要更简单一些,第一个标准明显是绝对速度,百米11秒以内算是世界顶尖快马的水准,但那是成年队,目前这个年龄段能在12秒以内就算顶尖了。法国队这些家伙可能只有阿内尔卡稳稳达标,其它人从资料来看比较悬。这一项比较起来的话,国少队完全不输给对手。
  第二项标准也很容易测量——脚下频率。但这种东西明显是南美球员,小个子球员更擅长。法国队这些家伙和他们的场上对手相差无几。
  第三项比较复杂,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结合球,或者说成处理球的能力,这就包括了观察,思考,作出反应,完成动作这一系列过程在里面。
  答案已经明了,个人比较的话,差距在处理球的能力上。
  顺便,也能给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顶尖球员的球感,已经把皮球当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无球状态下的极限冲刺,并不是身体最舒服的状态。
  就像在百米跑道上给博尔特一个皮球,他能跑出的结果一样。虽然这家伙自称球感很好,一直嚷嚷着要去曼联试训。
  不过,从场上已经过去的十分钟比赛来看,个人技术的差距,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这也很正常,欧洲球员的球感,除了最顶尖的那一批人,其它的家伙其实并没有超出亚洲同行多少。一对一防守的话,胜率并不夸张。
  十分钟的比赛里,国少的队员们没觉得有多么紧张激烈。相反,对手那过于亢奋的表现欲望给了他们很多的思考观察时间,以及不错的反击机会。
  朱广护对弟子们这十分钟的表现很满意,起身吆喝两句后继续稳坐教练席。一旁,是今天有些神叨叨的孙老头,还在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
  电视解说还是老搭档,孙振平和年维四。此时两人谈论的内容和语气也很轻松,一致看好国少队目前不急不躁的场上发挥。
  看台上的大佬们一个个稳坐钓鱼台,神色轻松。阎事铎没像往常一样坐在人堆中,选择坐在了他们的最边边上,一脸沉思。
  薛明和苏瑞敏当然明白他的态度所在,此时也没有贸然进谏,只是看他的眼神有些别扭。像是在看一个纯粹的异类一般,不理解,也不敢招惹。
  女足姑娘们明显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语气夸张的在那叹息:“哎呀,法国队这些个娃儿踢的很一般嘛!”
  “硬是,拿球就晓得自己带,哪儿人多往哪儿冲,都把自己当成马拉多纳了嘛!”
  “那个是阿根廷的,他们的偶像肯定是齐达内!”
  “娟妹一点儿都不紧张嘛,好厉害哦,齐达内和马拉多纳都分得清楚!”
  ————
  对手表现如此稀松平常,少年们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刚刚在禁区外接尤墨头球回点,完成一脚质量不错的远射后,李京羽那心中的小火苗腾的一下点燃了,声音很有煽动性:“法国佬不行啊,大治你压上坚决一点!”
  隋东谅在另一边听见了,远远的附合,“张然多给我脚下,前场压力不是很大!”
  两人的心思差不多,之前的想法也一样。都有战争情结的两个家伙,虽然道理懂的透彻,但火气却一直压不下来,表现的欲望也明显超过其它人一截。
  不过另外两个被点名的家伙,就没有那么迫切了。孙治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是绝对不会犯二的(嗯,这句好像有语病),张然更珍惜得来不易的首发机会,不会冒着风险坚持送脚下。
  看着孙治无动于衷的样子,大羽依然很执着,“大治,咱这比赛可比新闻联播收视率高,你爹估计也在看呢!还有你娘!”
  “还有你大爷!”孙治才不跟他客气,还击很是犀利。
  大羽悻悻然放弃前不忘表达恶意:“你们屯的人看你这么怂,要把你逐出村籍了!”
  孙治对这货的骂街水平不屑一顾,“镜头在场地边上呢,你想显摆的话脱了裤子去那晃一圈,全国人民都会记住你的!”
  隋东谅抬头看了眼张然,只收获了个苦笑的表情,也没说什么,摇摇头转身加速往前冲,眼睛里只有蹦跳着的黑白精灵。
  ————
  小插曲并没有改变什么,各人的心情甚至都没有变化。
  场上局面却有改变了!
  虽然是少年队,虽然被晚场的兴奋效果暂时迷住了心神,但如果十多分钟以后还收不住,那就枉称顶尖强队了。
  所谓顶尖,其它一概不论,高水平的比赛积累是肯定不少的。在这种对手不强,自身过于兴奋的状况下,宝贵的比赛经验开始发挥作用了。
  就像一台过热的智能发动机一样,自动纠错程序已经起动,各个环节开始自我调整,运转速度开始提升了!
  压力,随之而来!
  场上比赛第十五分钟,节奏先快后慢,最后再缓缓加速的法国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一直努力把节奏拉慢的国少队,准备还算充分,但每个防守队员头上迅速增多的汗水,和一脸凝重的表情,一片寂静的紧张氛围,无声的诉说着他们承受的压力!
  问题,转向下一阶段,球员并不快,一支球队的“快”是从何而来?
  孙本亮欠了欠身子,坐正了些,头却歪着,面无表情的看着场上,只有紧紧抿住的嘴角和微微颤抖的拳头,暴露了他不太平静的心情。
  朱广护已经站在场边了,不停的大声叫喊,布置着什么。但场上队员们却没有时间回头看他,一个个眼睛紧盯着忽然觉得有些飘忽的皮球,一刻也不敢停下!
  这种状况下,还能有人,还能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吗?
  这种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带到场上的感觉,除了两个人以外,场上的其它人都没怎么经历过,或者经历过,但没有这么强,这么深刻。
  是的,现在这种状况,像极了s省队和辽省队那场决赛的上半场比赛!
  心中的弦绷紧的紧紧的,脑子里不知道是在高速运转中还是已经停止运转了,反正是没办法用来注意其它的东西了。腿并没有发软,甚至呼吸都没有觉得太难过,唯一觉得不正常的地方,就是脑袋。
  嗯,没错,你们已经知道答案了。
  注意力!
  或许,解决方案你们也还记得。
  用燃烧自己的办法,用个人表演还以颜色!
  现在,需要这么做吗?或者,这么做能行吗?
  ————
  自己去感受!
  卢伟心里很清楚的记着这句话,面对着尤墨探询的目光,没有表示。
  心中稍微考量了一下之后,继续把精力和体力投入到防守当中去。招呼着不太情愿的李京羽和隋东谅,一起努力弥补后场那看似水泄不通,其实漏洞百出的防线。
  孙老头的用意何在?
  答案其实很简单。
  这不是决赛,这支球队路还长的很。
  卢伟的考量,只是思考了下两人表演压制住对手的可能性。
  那种疯狂的频率,完美的配合,常人难以想象的默契,既使是巴西队,也能被吓一跳。
  但效果呢?
  仅仅是吓一跳?!
  或者说,像喀麦隆队那种崇尚个人表演的球队一样,被刺激之后反而变得更加活力四射,灵感迸发?
  答案确实充满变数。从欧洲球员的常规特点来判断,短时间内应该是能压制住他们的。但时间很难估计,能不能破门得分就更难预料了。
  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一旦把对手的胃口打开后,下半场怎么办?
  或者想的更远一些,下一场比赛的对手会有怎样的防范?
  思考进行到这里,结论也就呼之欲出了。
  老办法,不智!
  既然没必要,既然不合理。那问题如何解决?
  仅仅依靠坚持?仅仅指望意志力?
  明显不行!赛前准备再充分也不行!
  原因其实已经被孙老头说过了:这种“快”,场下体会不到!
  没经历过的严峻考验下,怎么可能指望每个人的神经都如此坚韧?!
  ————
  上半场35分钟不到,比分没有改写,但李建那件黄黑相间的守门员服上,已经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了。
  比赛前,体育馆的管理员按惯例,在下午六点钟的时候给草坪浇了遍水,小禁区附近是重点照顾对象,现在已经变得泥泞不堪。
  11脚射门,5脚球门范围以内,6个角球,1个进球因为冲撞守门员在先,被判无效。
  8次犯规,3张黄牌,0射门,0角球,一次越位。
  这是两支球队在20分钟时间交出的成绩单,学霸与学渣的属性一目了然。
  李贴的心里,忽然涌起了个怪异的念头,越不去想,就越挥之不去:比赛,能在这个时候结束的话,该多好!
  这种罪大恶极的念头,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吓了他一跳。但慢慢的,反复出现在脑子里之后,就麻木了。
  眼皮子老是往下耷拉,得用点力,才能把眼睛睁开一些。跑动距离已经接近5千米的家伙,身体的负荷也很大,呼吸中带了点点的哮鸣音。
  李建仍然在大声叫喊着,只是声音已经有些嘶哑。能听见他在吼些什么的人,也越来越少。
  尤墨抬起头,默默的看着那个挥汗如雨的疲惫身影。
  卢伟仿佛察觉到了注视自己的目光,把头转过去,把目光对上。
  “好了吗?”闲散中拉长的声音听着有些悠扬。
  “好了啊。”平淡的语气和这平淡的问答一样,让人直犯瞌睡。